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97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护坡结构,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边坡和构筑在边坡上的多个防护格,所述防护格呈中部镂空设置,所述防护格底部一端端部设置有凸起,所述边坡上横向设置有多排与凸起配合的安装槽,所述防护格的一侧设置有向外凸出的连接块、相对侧设置有用于安装相邻防护格上对应连接块的连接槽,所述防护格四个为一组,所述防护格侧角边沿防护格高度方向开设有圆弧形凹槽,每组所述防护格间的圆弧形凹槽拼接形成仅有一锚孔,所述锚孔内安装有锚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连接块和连接槽的配合将各防护格相连接,并通过四个防护格边角圆弧形凹槽配合形成的锚孔来安装锚杆,将防护格与边坡间建立连接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护坡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生态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河道护岸工程多数采用混凝土结构、浆砌石或干砌石结构和铅丝石笼、钢筋石笼对土质河岸受水流冲蚀严重的部位进行衬砌保护形成刚性护岸。其中,混凝土结构和浆砌石结构护岸,耐冲蚀型好,技术成熟,应用较为广泛。锚索是通过外端固定于坡面,另一端锚固在滑动面以内的稳定岩体中、且穿过边坡滑动面的预应力钢绞线,直接在滑面上产生抗滑阻力,增大抗滑摩擦阻力,使结构面处于压紧状态,进而达到坡面结构的作用。公告号为CN20687346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边坡绿化防护结构,包括防护架及绿化袋;防护架包括多根横板及多根纵杆,横板上设有与纵杆相配合的安装孔,多根横板与多根纵杆之间形成多个防护格,绿化袋设置于防护格内,且绿化袋与防护格相配合;绿化袋包括袋体及绿化土壤,绿化土壤填充于袋体内部,袋体的外侧设有与防护架相配合的固定件;横板的宽度与绿化袋的厚度相配合。上述专利中利用横板和纵杆间紧固螺栓进行连接,进而形成各个防护格,同时在防护格内设置绿化袋进行配合,但是上述结构在各个防护格间均设置有紧固螺栓,而采用上述结构对于整个边坡工程的进行需要在每个防护格上进行紧固螺栓的安装,且无法借助机器进行安装工作,只能人工进行紧固螺栓的安装,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工人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将横杆和竖杆间连接紧固螺栓的方式改为模块化的模板,利用模板间配合连接减少螺栓的数量且具有施工便利且结构牢固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包括边坡和构筑在边坡上的多个防护格,所述防护格呈中部镂空设置,且所述防护格的一侧设置有向外凸出的连接块、相对侧设置有用于安装相邻防护格上对应连接块的连接槽,所述防护格四个为一组,所述防护格的一个侧角边沿防护格高度方向开设有圆弧形凹槽,同一所述防护格间的四个圆弧形凹槽拼接形成一锚孔,所述锚孔内安装有一锚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护格中部镂空设置便于进一步对边坡整体布局作相应调整,中空区域可设置绿化等,同时各防护格之间通过卡接配合进行安装,同时防护格以四个为一组,每组防护格的侧角边拼接形成的锚孔用于安装锚杆,加固各组防护格与边坡间的连接关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锚杆一端穿过锚孔并扎入边坡、另一端端部处设置有垫板,所述圆弧形凹槽上端面与防护格上端面间设置有一沉槽,一组所述防护格间的沉槽配合形成一沉孔,所述垫板抵接在所述沉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一组防护格间的沉槽拼接形成提供锚杆端部抵接的沉孔,将锚杆与防护格间建立受力关系,锚杆在进行锚固的时候对防护格产生锚固力,同时一组防护格中仅需设置一根锚杆即可将一组防护格与边坡建立连接关系,减少锚杆设置的同时不影响整体防护格的连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格底部一侧边缘设置有凸起,所述边坡上横向设置有多排与凸起配合的安装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横向设置的安装槽与连接块的配合将防护格的重力分量通过安装槽提供的作用力进行抵消,进而为防护格在边坡上的安装提供便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格中部镂空处设置有绿化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变了传统护坡的设置方式,将工程护坡和植物护坡相结合,利用在工程护坡具有结构稳定强度高的基础上,应用植物护坡增强护坡对水土的稳固作用,有效地利用了工程护坡和植物护坡的优势,在较大程度上优化了传统护坡易发生水土流失的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格侧面开设有多个贯穿防护格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护格侧面开设的通孔使得各防护格之间可以进行水分、空气以及养料的流通,使得部分防护格内的养分、水源不足时能够通过通孔从别处流向该处,增强了各防护格之间相互的关联性和流通性,避免了封闭式的设置对植物生长的限制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格各边缘均设置有用于引导水流的斜面,且相邻两所述防护格间的两斜面形成有一导流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面的设置使得相邻两防护格间形成一导流沟,当降雨量或河水冲到护坡上后无法被各防护格内的土壤和植物吸收时,可以通过导流沟再次回流进入河水中,实现对水源的回收利用,更加贴合实际生态的设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格底部三个相邻侧边设置有锯齿状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格底部锯齿状结构的设置增加了各防护格与边坡间的接触面粗糙程度,进一步增大了防护格与边坡间的摩擦力,使得防护格在边坡的重力分量进一步被摩擦力所抵消,减小重力分量对防护格的影响,起到了防滑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格由混凝土浇筑形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浇筑形成的方形块的结构相较于其他材料具有较好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边坡安装槽的设置减小防护格重力分量的影响,同时利用连接块和连接槽的配合将各防护格相连接,并通过多个防护格边角处圆弧形凹槽配合形成锚孔来安装锚杆,将防护格与边坡间建立连接关系,施工时可利用机器进行模块化安装进而简化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安装槽分布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单个防护格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一组防护格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边坡;2、防护格;3、凸起;4、安装槽;5、连接块;6、连接槽;7、沉槽;8、圆弧形凹槽;9、锚孔;10、锚杆;11、沉孔;12、通孔;13、斜面;14、导流沟;15、锯齿状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包括边坡1和构筑在边坡1上的多个防护格2,防护格2呈中部镂空设置,防护格2的底部一侧边缘处设置有凸起3(参照图3),边坡1上横向设置有多排与凸起3配合的安装槽4,防护格2间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防护格2四个为一组,防护格2的一个侧角边沿防护格2高度方向开设有圆弧形凹槽8,每组防护格2间的四个圆弧形凹槽8(参照图3)拼接形成仅有一锚孔9,锚孔9处安装有锚杆10。参照图3和图4,防护格2的中空区域内种植有绿化层,防护格2的一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连接块5,防护格2设置有连接块5的相对侧设置有用于安装相邻防护格2上连接块5的连接槽6,相邻防护格2通过连接块5卡接进入连接槽6的方式进行关联,防护格2的侧面开设有多个贯穿防护格2侧壁且等间距排列的通孔12(此处不局限于等间距排列这种方式),便于不同防护格2间发生水分、养料和空气的交换。防护格2底部未设置凸起3的三个相邻侧边设置有锯齿状结构15,进一步增大防护格2在边坡1上的摩擦力,减小重力分量对防护格2的影响。参照图3和图4,防护格2以四个为一组进行配合,圆弧形凹槽8上端面与防护格2上端面间设置有一沉槽7,沉槽7呈圆弧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边坡(1)和构筑在边坡(1)上的多个防护格(2),所述防护格(2)呈中部镂空设置,且所述防护格(2)的一侧设置有向外凸出的连接块(5)、相对侧设置有用于安装相邻防护格(2)上对应连接块(5)的连接槽(6),所述防护格(2)四个为一组,所述防护格(2)的一个侧角边沿防护格(2)高度方向开设有圆弧形凹槽(8),同一组所述防护格(2)间的四个圆弧形凹槽(8)拼接形成一锚孔(9),所述锚孔(9)内安装有一锚杆(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边坡(1)和构筑在边坡(1)上的多个防护格(2),所述防护格(2)呈中部镂空设置,且所述防护格(2)的一侧设置有向外凸出的连接块(5)、相对侧设置有用于安装相邻防护格(2)上对应连接块(5)的连接槽(6),所述防护格(2)四个为一组,所述防护格(2)的一个侧角边沿防护格(2)高度方向开设有圆弧形凹槽(8),同一组所述防护格(2)间的四个圆弧形凹槽(8)拼接形成一锚孔(9),所述锚孔(9)内安装有一锚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10)一端穿过锚孔(9)并扎入边坡(1)、另一端端部处设置有垫板,所述圆弧形凹槽(8)上端面与防护格(2)上端面间设置有一沉槽(7),一组所述防护格(2)间的沉槽(7)配合形成一沉孔(11),所述垫板抵接在所述沉孔(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顶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雨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