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拌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92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拌合装置包括底板、搅拌筒体、电机和激振器,所述底板的底部连接支撑柱,所述搅拌筒体的内部活动卡接主轴,所述主轴上连接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一端连接搅拌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底板的上端连接有搅拌筒体,在搅拌筒体内活动卡接有主轴和副轴,在主轴和副轴上连接有多个搅拌杆,搅拌杆的一端连接有搅拌块,搅拌块与搅拌筒体内壁接触,多个搅拌杆为交错分布,在转动的过程中可对物料进行充分搅拌,搅拌筒体的一端与激振器连接,激振器可将泥浆充分填入原料空隙之中,保证原料的黏合效果,有效避免日后裂缝的产生,加工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拌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拌合装置,属于振动拌合

技术介绍
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半刚性材料,以其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刚度大、水稳性好等特点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中被广泛应用。水泥稳定碎石是以级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其压实度接近于密实度,强度主要靠碎石间的嵌挤锁结原理,同时有足够的灰浆体积来填充骨料的空隙。它的初期强度高,并且强度随龄期增加而很快结成板体,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较好。目前国内外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已较成熟,虽然其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施工工艺较简单,但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要求高,施工质量难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拌合装置。(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其包括底板、搅拌筒体、电机和激振器,所述底板的底部连接支撑柱,所述搅拌筒体的内部活动卡接主轴,所述主轴上连接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一端连接搅拌块,所述搅拌筒体的内部活动卡接副轴,所述主轴的一端连接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传动链连接,所述副轴的一端连接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通过传动链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搅拌筒体的一侧上端连接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连接水泥口,所述水泥口的一侧连接进水口,所述电机的一侧连接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与主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搅拌筒体的一侧底部连接出料口,所述搅拌筒体的一侧连接激振器,所述底板的一侧连接扶梯。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连接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优选的,所述搅拌筒体内设置弧形搅拌槽,所述搅拌筒体与主轴和副轴活动卡接。优选的,所述主轴上连接有多个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一端连接有弧形的搅拌块,所述搅拌块的一侧与搅拌筒体接触连接。优选的,所述主轴和副轴上均连接有搅拌杆,所述主轴和副轴上的搅拌杆为交错设置,所述主轴和副轴为同步运转。优选的,所述进料口、水泥口和进水口的底端为同一混合入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口径大于水泥口和进水口。优选的,所述搅拌筒体的底侧一端连接有倾斜的出料口,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拌合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装置通过在底板的上端连接有搅拌筒体,在搅拌筒体内活动卡接有主轴和副轴,在主轴和副轴上连接有多个搅拌杆,搅拌杆的一端连接有搅拌块,搅拌块与搅拌筒体内壁接触,多个搅拌杆为交错分布,在转动的过程中可对物料进行充分搅拌,搅拌筒体的一端与激振器连接,激振器可将泥浆充分填入原料空隙之中,保证原料的黏合效果,可有效避免日后裂缝的产生,加工制作效果好。(2)该装置通过在主轴和副轴的一端分别连接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通过传动链连接,保证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在转动过程中的同步运转,电机通过减速器连接主轴,带动主轴的运转,通过进料口、水泥口和进水口将多种原料进行一处混合,便于多种原料的充分的混合,混合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轴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处截面连接示意图。图中:1底板、2支撑柱、3搅拌筒体、4主轴、5搅拌杆、6搅拌块、7副轴、8主动齿轮、9传动链、10从动齿轮、11进料口、12水泥口、3进水口、14减速器、15电机、16出料口、17激振器、18扶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拌合装置,其包括底板1、搅拌筒体3、电机15和激振器17,底板1的底部连接支撑柱2,搅拌筒体3的内部活动卡接主轴4,主轴4上连接搅拌杆5,搅拌杆5的一端连接搅拌块6,搅拌筒体3的内部活动卡接副轴7,主轴4的一端连接主动齿轮8,主动齿轮8与传动链9连接,副轴7的一端连接从动齿轮10,从动齿轮10通过传动链9与主动齿轮8连接,搅拌筒体3的一侧上端连接进料口11,进料口11的一侧连接水泥口12,水泥口12的一侧连接进水口13,电机15的一侧连接减速器14,减速器14与主轴4的一端连接,搅拌筒体3的一侧底部连接出料口16,搅拌筒体3的一侧连接激振器17,底板1的一侧连接扶梯18。底板1的底部连接有多个支撑柱2,支撑柱2的底部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通过多个支撑柱2对底板1进行稳定支撑。搅拌筒体3内设置弧形搅拌槽,搅拌筒体3与主轴4和副轴7活动卡接,搅拌筒体3内的弧形搅拌槽与主轴4和副轴7运动相匹配,避免影响主轴4和副轴7的相应运动。主轴4上连接有多个搅拌杆5,搅拌杆5的一端连接有弧形的搅拌块6,搅拌块6的一侧与搅拌筒体3接触连接,通过多个搅拌杆5进行内部原料的搅拌混合,通过一端的搅拌块6增加搅拌效果,让原料更加充分的混合。主轴4和副轴7上均连接有搅拌杆5,主轴4和副轴7上的搅拌杆5为交错设置,主轴4和副轴7为同步运转,通过主轴4和副轴7为同步运转带动多个交错分布的搅拌杆5,进行多处交错搅拌,增加搅拌效率。进料口11、水泥口12和进水口13的底端为同一混合入口,进料口11设置口径大于水泥口12和进水口13,通过进料口11、水泥口12和进水口13将多种原料进行一处混合,便于后续的工序操作。搅拌筒体3的底侧一端连接有倾斜的出料口16,电机15与外部电源连接,倾斜的出料口16进行出料,出料快速便捷,通过电机15进行动力的传输。综上所述,该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拌合装置,使用时在底板1的上端连接有搅拌筒体3,在搅拌筒体3内活动卡接有主轴4和副轴7,在主轴4和副轴7上连接有多个搅拌杆5,搅拌杆5的一端连接有搅拌块6,搅拌块6与搅拌筒体3内壁接触,多个搅拌杆5为交错分布,在转动的过程中可对物料进行充分搅拌,搅拌筒体3的一端与激振器17(BMF5000/15)连接,激振器17可将泥浆充分填入原料空隙之中,保证原料的黏合效果,可有效避免日后裂缝的产生,加工制作效果好,在主轴4和副轴7的一端分别连接有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10,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10通过传动链9连接,保证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10在转动过程中的同步运转,电机15通过减速器(14K127R77)连接主轴4,带动主轴4的运转,通过进料口11、水泥口12和进水口13将多种原料进行一处混合,便于多种原料的充分的混合,混合效果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拌合装置,其包括底板(1)、搅拌筒体(3)、电机(15)和激振器(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连接支撑柱(2),所述搅拌筒体(3)的内部活动卡接主轴(4),所述主轴(4)上连接搅拌杆(5),所述搅拌杆(5)的一端连接搅拌块(6),所述搅拌筒体(3)的内部活动卡接副轴(7),所述主轴(4)的一端连接主动齿轮(8),所述主动齿轮(8)与传动链(9)连接,所述副轴(7)的一端连接从动齿轮(10),所述从动齿轮(10)通过传动链(9)与主动齿轮(8)连接,所述搅拌筒体(3)的一侧上端连接进料口(11),所述进料口(11)的一侧连接水泥口(12),所述水泥口(12)的一侧连接进水口(13),所述电机(15)的一侧连接减速器(14),所述减速器(14)与主轴(4)的一端连接,所述搅拌筒体(3)的一侧底部连接出料口(16),所述搅拌筒体(3)的一侧连接激振器(17),所述底板(1)的一侧连接扶梯(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拌合装置,其包括底板(1)、搅拌筒体(3)、电机(15)和激振器(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连接支撑柱(2),所述搅拌筒体(3)的内部活动卡接主轴(4),所述主轴(4)上连接搅拌杆(5),所述搅拌杆(5)的一端连接搅拌块(6),所述搅拌筒体(3)的内部活动卡接副轴(7),所述主轴(4)的一端连接主动齿轮(8),所述主动齿轮(8)与传动链(9)连接,所述副轴(7)的一端连接从动齿轮(10),所述从动齿轮(10)通过传动链(9)与主动齿轮(8)连接,所述搅拌筒体(3)的一侧上端连接进料口(11),所述进料口(11)的一侧连接水泥口(12),所述水泥口(12)的一侧连接进水口(13),所述电机(15)的一侧连接减速器(14),所述减速器(14)与主轴(4)的一端连接,所述搅拌筒体(3)的一侧底部连接出料口(16),所述搅拌筒体(3)的一侧连接激振器(17),所述底板(1)的一侧连接扶梯(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拌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连接有多个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底部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山王鹏王军超屈武冲李晶郭保柱梅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第一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