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边坡生态环保型植草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5914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公路边坡生态环保型植草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植草排水沟、排水层、蓄水层和种植层;所述的植草排水沟包括种植槽和排水槽,排水槽设置于种植槽底面的中心位置,种植槽和排水槽的侧面及底面均覆盖土工布;所述的排水层包括粗粒式碎石层和滤管,粗粒式碎石层填充在排水槽内,滤管埋于粗粒式碎石层内;所述的蓄水层采用细粒式碎石层,其铺设于种植槽底面以及粗粒式碎石层上方;所述的种植层包括从下至上设置的种植土层和植生混凝土,种植土层内埋设有吸水绳,且吸水绳的底端延伸至细粒式碎石层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兼具净水、蓄水、排水、供水功能,生态性能突出、不易开裂或变形、施工便捷且造价较低,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路边坡生态环保型植草排水系统
本技术属于公路边坡排水
,尤其涉及一种公路边坡生态环保型植草排水系统,适用于排水沟施工,尤其适用于公路边坡排水沟施工。
技术介绍
公路边坡排水沟最常用是浆砌片石和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存在如下不足:其一,浆砌片石及混凝土结构的排水沟大多无蓄水功能,雨天将雨水快速排出,干旱需浇灌时多采用喷灌、滴灌、洒水车洒水等措施,增加了植被养护成本;其二,浆砌片石及混凝土运输困难,尤其是对于高边坡工程,施工难度较大、造价较高;其三,大面积使用浆砌片石与混凝土会加重城市的“热岛现象”,对环境的破坏作用较大,且从结构退役后的材料回收方面而言,会造成大量垃圾,此外,浆砌片石及混凝土结构的排水沟在美观性方面也较为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排水沟施工运输量大、易加重“热岛现象”、绿化率低、无蓄水功能等问题,提出了公路边坡生态环保型植草排水系统。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公路边坡生态环保型植草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于护坡结构和公路结构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边坡生态环保型植草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于护坡结构(13)和公路结构之间的植草排水沟,以及设置在植草排水沟内的排水层、蓄水层和种植层;所述的植草排水沟包括种植槽(14)和排水槽(15),排水槽(15)设置于种植槽(14)底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的排水层包括粗粒式碎石层(6)和滤管(8),粗粒式碎石层(6)填充在排水槽(15)内,滤管(8)埋设于粗粒式碎石层(6)内;所述的蓄水层采用细粒式碎石层(5),其铺设于种植槽(14)底面以及粗粒式碎石层(6)上方;所述的种植层包括从下至上设于细粒式碎石层(5)上方的种植土层(2)和植生混凝土(1),种植土层(2)内埋设有吸水绳(4),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边坡生态环保型植草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于护坡结构(13)和公路结构之间的植草排水沟,以及设置在植草排水沟内的排水层、蓄水层和种植层;所述的植草排水沟包括种植槽(14)和排水槽(15),排水槽(15)设置于种植槽(14)底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的排水层包括粗粒式碎石层(6)和滤管(8),粗粒式碎石层(6)填充在排水槽(15)内,滤管(8)埋设于粗粒式碎石层(6)内;所述的蓄水层采用细粒式碎石层(5),其铺设于种植槽(14)底面以及粗粒式碎石层(6)上方;所述的种植层包括从下至上设于细粒式碎石层(5)上方的种植土层(2)和植生混凝土(1),种植土层(2)内埋设有吸水绳(4),且吸水绳(4)的底端延伸至细粒式碎石层(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边坡生态环保型植草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生混凝土(1)的上表面呈波浪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林朱凯
申请(专利权)人:闽晟集团城建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