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养殖池循环净水系统,包括一级净水罐、二级净水罐和三级净水罐;所述一级净水罐上开设有进水口,一级净水罐的底部通过第一进水管与二级净水罐的顶部连通,二级净水罐的底部通过第二进水管与三级净水罐的顶部连通;所述三级净水罐的底部连通管有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通过循环水管与一级净水罐的顶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三级净水罐处理后的污水循环抽入一级净水罐的内部进行再次净化,提高污水净化效果,确保污水处理干净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池循环净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养殖池循环净水系统。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当前水产养殖主要以大量消耗资源、牺牲环境利益为代价,其中对水资源的浪费尤为严重,养殖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大量的新鲜水来满足养殖的需要,同时也产生了大量高污染的养殖废水。处理这些废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不妥善处理则会对水环境甚至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水资源的浪费是水利用率低的表现,目前的养殖模式与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建设不符。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养殖池循环净水系统,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池循环净水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养殖池循环净水系统,包括一级净水罐、二级净水罐和三级净水罐;所述一级净水罐上开设有进水口,一级净水罐的底部通过第一进水管与二级净水罐的顶部连通,二级净水罐的底部通过第二进水管与三级净水罐的顶部连通;所述三级净水罐的底部连通管有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通过循环水管与一级净水罐的顶部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一排水管上均设置有水泵。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级净水罐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板,第一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大于第二过滤网的网孔直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板均采用“V”型结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级净水罐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转动安装有若干根旋转轴,旋转轴上安装有螺旋叶,且旋转轴为中空结构,旋转轴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气孔,所述二级净水罐的外侧还固定安装有风机,风机通过进风管与若干旋转轴的内部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级净水罐上开设有加料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排水管还连通有第二排水管,第二排水管上安装有第一开闭阀,所述循环水管上安装有第二开闭阀。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级净水罐位于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板上方均安装有摄像头,一级净水罐的外侧安装有第一显示屏,第一显示屏与摄像头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级净水罐的内部安装有氧气浓度检测器,二级净水罐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显示屏,第二显示屏与氧气浓度检测器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级净水罐的内部还安装有PH检测探头,三级净水罐的外侧安装有第三显示屏,第三显示屏与PH检测探头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一级净水罐、二级净水罐和三级净水罐对污水进行多级净化,确保污水净化彻底,一级净水罐的底部通过第一进水管与二级净水罐的顶部连通,二级净水罐的底部通过第二进水管与三级净水罐的顶部连通,还在三级净水罐的底部连通管有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通过循环水管与一级净水罐的顶部连通,从而将三级净水罐处理后的污水循环抽入一级净水罐的内部进行再次净化,提高污水净化效果,确保污水处理干净彻底。附图说明图1为养殖池循环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养殖池循环净水系统的正视图。图3为养殖池循环净水系统中第一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一级净水罐、101-进水口、102-第一过滤网、103-第二过滤网、104-活性炭过滤板、105-摄像头、106-第一显示屏、2-二级净水罐、201-风机、202-进风管、203-旋转轴、204-氧气浓度检测器、205-驱动电机、206-第二显示屏、3-三级净水罐、301-加料口、302-PH检测探头、303-第三显示屏、4-第一进水管、5-第二进水管、6-第一排水管、7-水泵、8-第二排水管、801-第一开闭阀、9-循环水管、901-第二开闭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请参阅图1和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养殖池循环净水系统,包括一级净水罐1、二级净水罐2和三级净水罐3;所述一级净水罐1上开设有进水口101,用于污水的排入,一级净水罐1的底部通过第一进水管4与二级净水罐2的顶部连通,二级净水罐2的底部通过第二进水管5与三级净水罐3的顶部连通,从而对污水进行多级净化,确保污水净化彻底;所述三级净水罐3的底部连通管有第一排水管6,第一排水管6通过循环水管9与一级净水罐1的顶部连通,用于将三级净水罐3处理后的污水循环抽入一级净水罐1的内部进行再次净化,提高污水净化效果;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水管4、第二进水管5和第一排水管6上均设置有水泵7;所述一级净水罐1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第一过滤网102、第二过滤网103和活性炭过滤板104,第一过滤网102的网孔直径大于第二过滤网103的网孔直径,污水经过第一过滤网102和第二过滤网103后去除大颗粒杂物,随后污水经过活性炭过滤板104,从而对污水进行进一步过滤净化,去除污水中的细小杂物,同时去除污水的臭味;为了提高第一过滤网102、第二过滤网103和活性炭过滤板104的过滤净化效果,所述第一过滤网102、第二过滤网103和活性炭过滤板104均采用“V”型结构;所述二级净水罐2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转动安装有若干根旋转轴203,旋转轴203上安装有螺旋叶,且旋转轴203为中空结构,旋转轴203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气孔,所述二级净水罐2的外侧还固定安装有风机201,风机201通过进风管202与若干旋转轴203的内部连通,用于将外界空气鼓入旋转轴203的内部,进而通过气孔鼓入二级净水罐2的内部,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殖池循环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净水罐(1)、二级净水罐(2)和三级净水罐(3);所述一级净水罐(1)上开设有进水口(101),一级净水罐(1)的底部通过第一进水管(4)与二级净水罐(2)的顶部连通,二级净水罐(2)的底部通过第二进水管(5)与三级净水罐(3)的顶部连通;所述三级净水罐(3)的底部连通管有第一排水管(6),第一排水管(6)通过循环水管(9)与一级净水罐(1)的顶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池循环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净水罐(1)、二级净水罐(2)和三级净水罐(3);所述一级净水罐(1)上开设有进水口(101),一级净水罐(1)的底部通过第一进水管(4)与二级净水罐(2)的顶部连通,二级净水罐(2)的底部通过第二进水管(5)与三级净水罐(3)的顶部连通;所述三级净水罐(3)的底部连通管有第一排水管(6),第一排水管(6)通过循环水管(9)与一级净水罐(1)的顶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池循环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4)、第二进水管(5)和第一排水管(6)上均设置有水泵(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池循环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净水罐(1)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第一过滤网(102)、第二过滤网(103)和活性炭过滤板(104),第一过滤网(102)的网孔直径大于第二过滤网(103)的网孔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殖池循环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102)、第二过滤网(103)和活性炭过滤板(104)均采用“V”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池循环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净水罐(2)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转动安装有若干根旋转轴(203),旋转轴(203)上安装有螺旋叶,且旋转轴(203)为中空结构,旋转轴(203)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气孔,所述二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锐钊,陈森,李涛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活泉宝水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