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694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沉积箱,所述沉积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水箱,所述注水箱的底部贯穿有第一连通管,所述沉积箱的右侧连通有第六连通管,所述底座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杀菌箱。水流通过第二连通管进入透明通管的内腔,通过开启UV灯可对透明通管内部流动的水流进行照射,杀死内部的微生物,透明通管为弯曲设置,照射时间长,杀菌效果好,同时杀菌后的水流通过第五连通管进入除臭箱的内腔,通过加药管向除臭箱内加入活性炭,再开启电机可以使活性炭与水体混合均匀,提高吸附效果,进而提升除臭效果,大大提高了该装置对水体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河湖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的破坏能力大大加强,污染物质的排放力也水涨船高,各地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污染湖泊、黑臭河道、污水坑,这些污水往往体量大,即时流量不稳定,分布范围广泛,没有建设污水处理站的基础条件,特别是一些景观河湖,由于对河湖岸底的过度硬化,破坏了原有的自净化功能,反而使水体水质快速恶化。在利用恶化的水体水质之前,需要使用到水处理装置,然而现有的水处理装置,仅仅是将水体进行沉淀、过滤,不能够对水体中的有害微生物进行灭火,同时水体中含有的异味不能有效去处,为此,提出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沉积箱,所述沉积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水箱,所述注水箱的底部贯穿有第一连通管,所述沉积箱的右侧连通有第六连通管,所述底座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杀菌箱,所述杀菌箱的顶部连通有第二连通管,所述杀菌箱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V灯,所述杀菌箱的左侧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杀菌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透明通管,所述透明通管的顶端与第二连通管相连通,所述透明通管的底端连通有第五连通管,所述第五连通管贯穿杀菌箱并连通有除臭箱,所述除臭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底部贯穿至除臭箱的内腔,所述除臭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除臭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四连通管,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过滤箱的顶部连通有第三连通管。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通管的顶部连通有阻挡网,所述阻挡网的目数为5-10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水泵的抽水端与第六连通管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端与第二连通管相连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除臭箱顶部的右侧连通有加药管,所述过滤箱的右侧连通有出水管。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泵的抽水端与第四连通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与第三连通管相连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层,所述过滤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为无纺布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为玻璃纤维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的目数为50-80目,所述第二过滤层的目数为120-150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杀菌箱正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开关,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UV灯和电机的电性输入端均与开关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水流通过第二连通管进入透明通管的内腔,通过开启UV灯可对透明通管内部流动的水流进行照射,杀死内部的微生物,透明通管为弯曲设置,照射时间长,杀菌效果好,同时杀菌后的水流通过第五连通管进入除臭箱的内腔,通过加药管向除臭箱内加入活性炭,再开启电机可以使活性炭与水体混合均匀,提高吸附效果,进而提升除臭效果,大大提高了该装置对水体处理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沉积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杀菌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除臭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过滤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沉积箱;3、第一连通管;4、注水箱;5、第二连通管;6、杀菌箱;7、电机箱;8、第三连通管;9、过滤箱;10、出水管;11、开关;12、第一水泵;13、第四连通管;14、除臭箱;15、第五连通管;16、固定座;17、第二水泵;18、第六连通管;19、阻挡网;20、UV灯;21、透明通管;22、搅拌叶;23、搅拌轴;24、电机;25、第一过滤层;26、第二过滤层;27、加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沉积箱2,沉积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水箱4,注水箱4的底部贯穿有第一连通管3,沉积箱2的右侧连通有第六连通管18,底座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杀菌箱6,杀菌箱6的顶部连通有第二连通管5,杀菌箱6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V灯20,杀菌箱6的左侧通过固定座16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17,杀菌箱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透明通管21,透明通管21的顶端与第二连通管5相连通,透明通管21的底端连通有第五连通管15,第五连通管15贯穿杀菌箱6并连通有除臭箱14,除臭箱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7,电机箱7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24,电机2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轴23,搅拌轴23的底部贯穿至除臭箱14的内腔,除臭箱1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22,除臭箱14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四连通管13,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9,过滤箱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12,过滤箱9的顶部连通有第三连通管8。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连通管3的顶部连通有阻挡网19,阻挡网19的目数为5-10目,通过以上设置,可以过滤水体中的大型固体垃圾。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水泵17的抽水端与第六连通管18相连通,第二水泵17的出水端与第二连通管5相连通,通过以上设置,可以将沉积箱2中的水抽至杀菌箱6的内腔。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除臭箱14顶部的右侧连通有加药管27,过滤箱9的右侧连通有出水管10,通过以上设置,可以先除臭箱14的加入活性炭。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水泵12的抽水端与第四连通管13相连通,第一水泵12的出水端与第三连通管8相连通,通过以上设置,可以将除臭箱14内的水体抽至开关11的内腔。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过滤箱9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层25,过滤箱9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层26,第一过滤层25为无纺布过滤层,第二过滤层26为玻璃纤维过滤层,第一过滤层25的目数为50-80目,第二过滤层26的目数为120-150目,通过第一过滤层25的设置,可以过滤直径大于50目的固体杂质,通过第二过滤层26的设置,可以过滤直径大于120目的固体杂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杀菌箱6正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开关11,第一水泵12、第二水泵17、UV灯20和电机24的电性输入端均与开关11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水泵12的型号为100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沉积箱(2),所述沉积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水箱(4),所述注水箱(4)的底部贯穿有第一连通管(3),所述沉积箱(2)的右侧连通有第六连通管(18),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杀菌箱(6),所述杀菌箱(6)的顶部连通有第二连通管(5),所述杀菌箱(6)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V灯(20),所述杀菌箱(6)的左侧通过固定座(16)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17),所述杀菌箱(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透明通管(21),所述透明通管(21)的顶端与第二连通管(5)相连通,所述透明通管(21)的底端连通有第五连通管(15),所述第五连通管(15)贯穿杀菌箱(6)并连通有除臭箱(14),所述除臭箱(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7),所述电机箱(7)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24),所述电机(2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轴(23),所述搅拌轴(23)的底部贯穿至除臭箱(14)的内腔,所述除臭箱(1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22),所述除臭箱(14)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四连通管(13),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9),所述过滤箱(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12),所述过滤箱(9)的顶部连通有第三连通管(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沉积箱(2),所述沉积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水箱(4),所述注水箱(4)的底部贯穿有第一连通管(3),所述沉积箱(2)的右侧连通有第六连通管(18),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杀菌箱(6),所述杀菌箱(6)的顶部连通有第二连通管(5),所述杀菌箱(6)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V灯(20),所述杀菌箱(6)的左侧通过固定座(16)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17),所述杀菌箱(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透明通管(21),所述透明通管(21)的顶端与第二连通管(5)相连通,所述透明通管(21)的底端连通有第五连通管(15),所述第五连通管(15)贯穿杀菌箱(6)并连通有除臭箱(14),所述除臭箱(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7),所述电机箱(7)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24),所述电机(2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轴(23),所述搅拌轴(23)的底部贯穿至除臭箱(14)的内腔,所述除臭箱(1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22),所述除臭箱(14)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四连通管(13),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9),所述过滤箱(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12),所述过滤箱(9)的顶部连通有第三连通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3)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仁万骏郭明珠张敏刘洪林周保卫张祯汪露张志来许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