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水水质软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687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给水水质软化装置,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软化筒、水箱和第二软化筒,第一软化筒周侧面贯穿固定有进水管和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一软化筒一端固定有第一挡板,第一软化筒周侧面固定有固定板,第一软化筒内壁固定有电容吸附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推杆带动清洁柱移动,使得清洁柱内部的振动电机与其上的若干清洁块相互配合对电容吸附机构上的两金属板进行有效清洁,同时气泵向水箱中通气,使得推板将水箱中的氯化钠溶液送入第二软化筒中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有效的清洁,通过上述方式,使得该处理装置在长时间使用时对硬水处理效果更好,清洁操作更加的简单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给水水质软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给水水质软化装置。
技术介绍
水是人类生存的必备物质之一,也是人体的主要构成成分之一。自然界中的饮用水分为软水、硬水,凡不含或含有少量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水,反之称为硬水。在自然水中,远离城市未受污染的雨水、雪水属于软水;泉水、溪水、江河水、水库水,多属于暂时性硬水;部分地下水属于高硬度水。人类长时间饮用硬水会引发多种疾病,且会导致器官逐渐衰竭,并伴随结石的产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硬水的处理技术不断的创新,由此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硬水软化装置辅助供水进行处理,从而降低硬水对人体的危害,使得人们生活更加的舒适健康。但是,现有的硬水处理装置中对硬水的处理结构较为单一,不能有效保证硬水的处理质量,使得处理后的硬水安全性较低,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同时,现有的硬水处理装置不便于对硬水处理机构进行清洁,使得硬水处理机构的使用效果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变差,且硬水处理机构清洁过程较为复杂,清洁过于费力,不利于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给水水质软化装置,包括第一软化筒(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16)和第二软化筒(20),所述第一软化筒(1)周侧面贯穿固定有进水管(2)和排污管(4),所述排污管(4)上设有第一阀门(5),所述第一软化筒(1)一端固定有第一挡板(3),所述第一软化筒(1)周侧面固定有固定板(6),所述第一软化筒(1)内壁固定有电容吸附机构(8),所述固定板(6)一表面固定有电推杆(9),所述电推杆(9)一端固定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一表面固定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另一端贯穿第一挡板(3)一表面且固定有清洁柱(12),所述清洁柱(12)内部设有振动电机,所述清洁柱(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水水质软化装置,包括第一软化筒(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16)和第二软化筒(20),所述第一软化筒(1)周侧面贯穿固定有进水管(2)和排污管(4),所述排污管(4)上设有第一阀门(5),所述第一软化筒(1)一端固定有第一挡板(3),所述第一软化筒(1)周侧面固定有固定板(6),所述第一软化筒(1)内壁固定有电容吸附机构(8),所述固定板(6)一表面固定有电推杆(9),所述电推杆(9)一端固定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一表面固定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另一端贯穿第一挡板(3)一表面且固定有清洁柱(12),所述清洁柱(12)内部设有振动电机,所述清洁柱(12)周侧面固定有若干清洁块(13);
所述第一软化筒(1)另一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14),所述连接管(14)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入水管(15),所述第二软化筒(20)两端均固定有第二挡板(21),所述入水管(15)另一端贯穿一第二挡板(21)一表面且固定连通有布水球(22),另一所述第二挡板(21)一表面贯穿固定有出水管(23),所述出水管(23)一端固定连通有集水球(24),所述布水球(22)外壁和集水球(24)外壁均开有若干通水孔;
所述第二软化筒(20)内部填充有离子交换树脂(25),所述水箱(16)一表面固定有气泵(17),所述气泵(17)出气口一端贯穿水箱(16)一表面且延伸至水箱(16)内部,所述水箱(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耿生陈世民陈秋元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