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距同步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427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送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定距同步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右支架、主动轴和第一右传动辊,所述第一右支架的内部与主动轴的表面活动连接。该定距同步输送装置,通过设置传动轮、第一右传动辊、第一皮带、电机等,启动电机,第一皮带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轮转动,由于传动轮表面设有齿推杆,第一右传动辊的内部开设有齿槽,齿推杆通过带动齿槽进而带动第一右传动辊转动,齿槽等距分布,每次第一右传动辊转动一定的距离,需要传动轮转动相同的圈数,实现了等距传送的目的,且电机无需暂停,解决了普通电机频繁启停对电机寿命严重损耗,采用先进的步进电机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距同步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送装置
,具体为一种定距同步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的输送装置多为电机驱动传送,一些生产线需要高频率的开启,关闭电机,实现生产线的运行与暂停,以此来满足一条生产线进行一种产品的多次组装,这对与电机的寿命具有很大的损耗,若采用先进的步进电机,将会使生产线的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定距同步输送装置,具备可在普通电机一直运行的情况下,不停止电机使得生产线进行定距,同步传动等优点,解决了普通电机频繁启停对电机寿命严重损耗,采用先进的步进电机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可在普通电机一直运行的情况下,不停止电机使得生产线进行定距,同步传动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定距同步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右支架、主动轴和第一右传动辊,所述第一右支架的内部与主动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主动轴的表面与第一右传动辊的内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右支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表面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距同步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右支架(1)、主动轴(2)和第一右传动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右支架(1)的内部与主动轴(2)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主动轴(2)的表面与第一右传动辊(3)的内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右支架(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传动轴(5),所述传动轴(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轮(6),所述传动轴(5)的后端活动连接有第一皮带(18),所述第一皮带(18)远离传动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9),所述电机(19)的正面与第一右支架(1)的背面固定连接;/n所述主动轴(2)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皮带(7),所述第二皮带(7)远离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距同步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右支架(1)、主动轴(2)和第一右传动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右支架(1)的内部与主动轴(2)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主动轴(2)的表面与第一右传动辊(3)的内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右支架(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传动轴(5),所述传动轴(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轮(6),所述传动轴(5)的后端活动连接有第一皮带(18),所述第一皮带(18)远离传动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9),所述电机(19)的正面与第一右支架(1)的背面固定连接;
所述主动轴(2)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皮带(7),所述第二皮带(7)远离主动轴(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延伸支架(8)内部的转轴,所述第一延伸支架(8)的右侧与第一右支架(1)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延伸支架(8)内部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9),所述传动齿轮(9)的表面啮合有从动齿轮(10),所述从动齿轮(10)的内孔固定连接有第二延伸支架(11)内部的转轴,所述第二延伸支架(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左支架(13),所述第一左支架(1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从动轴(14),所述从动轴(14)的前端与第二延伸支架(11)内部的转轴通过第三皮带(15)连接,所述第三皮带(15)与从动轴(14)活动连接,且第三皮带(15)远离从动轴(14)的一端与第二延伸支架(11)内部转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从动轴(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左传动辊(1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浩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清雅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