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局部阴影光伏系统的复合MPPT控制算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5174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局部阴影光伏系统的复合MPPT控制算法;包括以下步骤:S1、引入光伏电池工程数学模型,并计算光强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对模型进行改进;S2、分析光伏阵列在局部阴影下产生多峰现象的原因并输出多峰波形图;S3、根据步骤S2的分析,引入改进0.8倍开路电压法进行多峰极值的初步追踪;S4、在S3的基础上,对粒子群算法的惯性权重系数,自学习因子和社会学习因子变化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型粒子群算法进行最大功率点的精确追踪。本发明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提高了追踪速度,用动态的学习因子和惯性权重系数代替静态值,提高了稳态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局部阴影光伏系统的复合MPPT控制算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局部阴影光伏系统的复合MPPT控制算法。
技术介绍
太阳能清洁无污染,太阳能光伏发电在能源系统中愈发重要。光伏电池造价昂贵,MPPT技术成为提高光伏发电效率的关键技术。然而单个光伏电池输出功率较小,实际中通常采用多个光伏电池串并联组成光伏阵列。实际运行中光伏阵列在天气影响,云层遮挡,灰尘等的影响下,出现局部阴影,使功率特性曲线呈现多峰。传统的MPPT算法,如恒定电压法,扰动观察法,电导增量法等,此时会陷入局部极值,无法追踪到全局最大功率点,因此研究光伏阵列多峰情况下的MPPT技术至关重要。2016年第50期《电力电子技术》中《基于猫群算法的光伏阵列多峰MPPT控制策略》提出一种猫群算法解决最大功率多峰寻优问题,控制简单,参数较少并具有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但是并没有讨论动态阴影下MPPT追踪效果。2010年第38期《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中《基于模糊逻辑双环控制的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算法》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逻辑双环控制算法,该算法结构简单,易于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局部阴影光伏系统的复合MPPT控制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引入光伏电池工程数学模型,并计算光强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对模型进行改进;光伏电池工程数学模型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局部阴影光伏系统的复合MPPT控制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引入光伏电池工程数学模型,并计算光强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对模型进行改进;光伏电池工程数学模型为:



该模型仅需要已知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Uoc以及MPP处的电压Um,电流Im。
S2、分析光伏阵列在局部阴影下产生多峰现象的原因并输出多峰波形图;
S3、根据步骤S2的分析,引入改进0.8倍开路电压法进行多峰极值的初步追踪;光伏P-U特性曲线的极值点处在0.8倍Uoc附近,多峰情况下的则极值点应为0.8Uoc的整数倍,追踪范围设置在0.7Uoc-0.9Uoc以及1.5Uoc-1.7Uoc这两个范围内。
S4、在S3的基础上,对常规粒子群算法中的惯性权重系数,自学习因子和社会学习因子变化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型粒子群算法进行最大功率点的精确追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阴影光伏系统的复合MPPT控制算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修改后的模型为



其中,修正系数a=0.00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圣清李富军郑剑张东辉陈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