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试剂采样薄层层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4961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试剂采样薄层层析装置,包括用于安装毛细管的毛细管架、X轴向驱动机构、Y轴向驱动结构和试验台架,X轴向驱动机构和Y轴向驱动机构分别用于带动毛细管架在X轴和Y轴方向上移动,毛细管架设置在试验台架上方,试验台架上设有放置试管的试剂试管座、用于放置薄层层析板的托板和位于托板一侧底部的展缸,试验台架上还设置有分别驱动托板旋转和移动的旋转机构和移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拆卸清洗,操作智能化;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减少实验误差;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还可以有效节省薄层层析板的消耗,节约实验成本,避免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试剂采样薄层层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试剂采样薄层层析装置。
技术介绍
薄层层析分析方法是色层分析法的一种,利用各组分物理性质的不同,将多组分混合物进行分离及测定,多用于在实验室中,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进行数量较小的样品的分离。该检测方法需要制备薄层层析板,薄层层析板是一种表面均匀涂铺有吸附剂、载体或其他活性物质的平面板,底板材质可为玻璃板、塑料片、金属片等。目前一般用烧杯盛放展开剂,然后把薄层层析板放在盛有展开剂的烧杯检测,同时再用紫外灯照射薄层层析板观察分析。在高校与企业的实验室中,该过程通常都由实验员完成,实验员每天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层析实验,极大限制了工作效率,实验员在层析实验中,无法保证点板力度、点板时间、薄层层析板浸入展开剂的角度、浸入深度、浸入时间等变量保持一致,导致实验具有额外的变量影响实验数据。综上所诉,可用机器来代替简单重复的人力劳动,减少在层析实验中投入的人力,交由机器替代完成任务,提高实验效率,并且通过软件延时、程序设定,严格控制点板力度,浸入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试剂采样薄层层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毛细管(26)的毛细管架(25)、驱动机构和试验台架(21),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毛细管架(25)移动,所述毛细管架(25)设置在所述试验台架(21)上方,所述试验台架(21)上设有放置试管的试剂试管座(22)、用于放置薄层层析板(40)的托板(18)和位于所述托板(18)一侧底部的展缸(13),所述试验台架(21)上还设置有分别驱动所述托板(18)旋转和移动的旋转机构(11)和移动机构(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试剂采样薄层层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毛细管(26)的毛细管架(25)、驱动机构和试验台架(21),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毛细管架(25)移动,所述毛细管架(25)设置在所述试验台架(21)上方,所述试验台架(21)上设有放置试管的试剂试管座(22)、用于放置薄层层析板(40)的托板(18)和位于所述托板(18)一侧底部的展缸(13),所述试验台架(21)上还设置有分别驱动所述托板(18)旋转和移动的旋转机构(11)和移动机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试剂采样薄层层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X轴向驱动机构和Z轴向驱动机构,所述X轴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座体(2)、第一步进电机(5)和第一滑台(1),所述第一滑台通过丝杠螺母机构沿X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座体(2)上,所述第一步进电机(5)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螺母机构,所述Z轴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座体(7)、第二步进电机(10)和第二滑台(6),第二座体(7)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台(1)上,所述第二滑台(6)通过丝杠螺母机构沿Z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座体(7)上,所述第二步进电机(10)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螺母机构,所述毛细管架(25)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台(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试剂采样薄层层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台(6)的中部设有第二凹型槽,所述第二座体(7)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步进电机(10)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槽中且位于所述第二凹型槽内,所述第二座体(7)上还设有用于连接第二导向杆(8)的第二支撑板(9),所述第二支撑板(9)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座体(7)的两端,所述第二滑台(6)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导向杆(8)上,所述第一滑台(1)的中部设有第一凹型槽,所述第一座体(2)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步进电机(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槽中且位于第一凹型槽内,所述第一座体(2)上还设有用于连接第一导向杆(3)的第一支撑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4)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座体(2)的两端,所述第一滑台(1)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向杆(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试剂采样薄层层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架(25)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安装孔,且相邻两个安装孔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0mm,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夹持装置(27),所述夹持装置(27)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毛细管(26)的毛细管孔,所述夹持装置(27)包括螺纹连接部(28)和位于所述螺纹连接部(28)底部的夹持部(29),所述螺纹连接部(28)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奇林曹宇王丹张天成茆宁丁凯雷卫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