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食用油墨大面积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491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食用油墨大面积印刷装置,其结构包括刮墨机构、印刷机体、底座、升降台、三维平台、可旋转印刷头,印刷机体底部连接有底座,底座上机械连接有升降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保证刮墨刀始终与蚀刻板平行,使得蚀刻板的油墨均匀,有助于提高印刷品图象的均匀度,有利于提高图象的清晰度,避免出现图象色相不均,能对调节后的刮墨刀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刮墨刀在刮墨时出现松动,更利于刮墨刀进行刮墨,能够在刮墨刀每次返回油盘后对粘在刮墨刀上油墨进行刮除,有效防止油墨黏在刮墨刀上,避免油墨粘附在刮墨刀上,避免印刷品图象出现层次并级、发糊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食用油墨大面积印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墨印刷
,具体地说是一种可食用油墨大面积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可食用油墨是可以与食品、药品一起吃进人体内的油墨,一般用于食品、药品或者可食用包装材料的表面印刷,在印刷方式有凹版移印、丝网印刷、喷墨打印和小字符喷码四种,就凹版移印而言,首先需要将油墨喷涂在蚀刻板上,然后用刮刀将多余的油墨刮掉,此过程具有以下缺陷待以改进:1)刮刀大多通过螺钉固定于刀架,在安装时,会因会导致一侧向内微倾,一侧向外微倒,从而刮刀与蚀刻板无法平行,在刮墨时,会导致油墨不均匀,从而出现印刷品图象不均匀,或局部深,或局部浅的问题;2)因可食用油墨由可食用的色料、连接料、溶剂组成,富有较高的粘性,刮刀刮动油墨时,油墨会因黏重而黏在刮刀上,随着刮刀的长时间刮墨,刮刀会累积较多的油墨,从而影响刮刀对多余油墨的刮动,易导致印刷品图象层次并级、发糊等问题的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食用油墨大面积印刷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食用油墨大面积印刷装置,其结构包括刮墨机构(1)、印刷机体(2)、底座(3)、升降台(4)、三维平台(5)、可旋转印刷头(6),所述底座(3)上设印刷机体(2)与升降台(4),所述印刷机体(2)上装有带可旋转印刷头(6)的三维平台(5)及刮墨机构(1),其特征在于:/n所述刮墨机构(1)包括有刮墨刀(10)、刀架(11)、刀墨清除组(12),所述刀架(11)上装有刮墨刀(10)与刀墨清除组(12);/n所述刀架(11)包括有基座(110)、刀夹(111)、转轴(112)、平衡伸缩组(113)、长条开口(114),所述基座(110)开设有长条开口(114)两道,所述基座(110)内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食用油墨大面积印刷装置,其结构包括刮墨机构(1)、印刷机体(2)、底座(3)、升降台(4)、三维平台(5)、可旋转印刷头(6),所述底座(3)上设印刷机体(2)与升降台(4),所述印刷机体(2)上装有带可旋转印刷头(6)的三维平台(5)及刮墨机构(1),其特征在于:
所述刮墨机构(1)包括有刮墨刀(10)、刀架(11)、刀墨清除组(12),所述刀架(11)上装有刮墨刀(10)与刀墨清除组(12);
所述刀架(11)包括有基座(110)、刀夹(111)、转轴(112)、平衡伸缩组(113)、长条开口(114),所述基座(110)开设有长条开口(114)两道,所述基座(110)内固定有带平衡伸缩组(113)的转轴(112),所述平衡伸缩组(113)连接于与刮墨刀(10)配合的刀夹(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食用油墨大面积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夹(111)包括有倒置U型夹(111a)、导向夹座(111b)、永磁铁片(111c),所述U型夹(111a)内设有永磁铁片(111c)的导向夹座(111b),所述导向夹座(111b)与刮墨刀(10)接触,所述倒置U型夹(111a)与平衡伸缩组(11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食用油墨大面积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伸缩组(113)包括有外筒(130)、弹簧(131)、卷线轮(132)、钢丝绳(133)、内杆(134)、固定组(135),所述内杆(134)通过弹簧(131)、固定组(135)与外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