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评价综合管廊消防系统灭火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灭火系统灭火性能的试验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评价综合管廊消防系统灭火性能的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内部敷设有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和燃气等市政管线。作为多管线集合体,综合管廊最大限度的集合了国民经济运行所需的各种资源运输管线,各类管线在综合管廊内部进行立体式布置,在节约地下空间资源的同时,实现了城市资源的综合运输。作为城市的“生命线”和“大动脉”,综合管廊的安全运行关系到国计民生,防控运维过程的各种灾害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据有关机构统计,综合管廊灾害事故中40%是火灾,其中因电力电缆或电缆中间接头发生火灾的概率和风险最大,我国现行综合管廊标准规范要求容纳电力电缆的舱室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目前,国内综合管廊工程较为常用的固定灭火设备主要有细水雾灭火系统、热气溶胶灭火装置和干粉灭火装置等。现行产品标准GA1149《细水雾灭火装置》、GA499.1《气溶胶灭火系统第1部分:热气溶胶灭火装置》、GA602《干粉灭火装置》在评价这些设备的灭火性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评价综合管廊消防系统灭火性能的试验方法,测试设备包括测温传感器(10)、烟气分析仪(8)、风速传感器(9)和摄像机(11),其特征在于,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一)、试验准备:在综合管廊舱室(1)内部利用防火隔墙(2)将综合管廊舱室(1)分隔成长度不小于10m的狭长封闭区间(3),在封闭区间两端的防火隔墙(2)上设置面积不小于0.5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评价综合管廊消防系统灭火性能的试验方法,测试设备包括测温传感器(10)、烟气分析仪(8)、风速传感器(9)和摄像机(11),其特征在于,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试验准备:在综合管廊舱室(1)内部利用防火隔墙(2)将综合管廊舱室(1)分隔成长度不小于10m的狭长封闭区间(3),在封闭区间两端的防火隔墙(2)上设置面积不小于0.5m2的孔洞(5),一侧孔洞(5)处设置额定风量不小于1000m3/h变频风机(4),另一侧孔洞(5)处设置开口调节装置(6),并沿高度方向安装不少于2层且由电缆、光纤、水管、燃气管组成至少一种以上的管线(7)或管线(7)组合,在狭长封闭区间(3)的内部设置测温传感器(10)、烟气分析仪(8)、风速传感器(9)和摄像机(11),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在狭长封闭区间(3)内安装综合管廊消防系统(13),在管线(7)的下方设置热释放速率不小于100Kw的引燃装置(12);
(二)、试验参数确定:①引燃时间t1在1min-10min范围内选择一值,②试验风速V在0m/s-10m/s范围内选择一值,③确定综合管廊消防系统启动条件,启动条件包括预燃时间t2和温度极限W1,预燃时间t2在5min-20min范围内选择一值,温度极限W1在600℃-1200℃范围内选择一值,④确定综合管廊消防系统灭火判定条件,灭火判定条件包括浸渍时间t3和熄灭判定温度W2,浸渍时间在5min-30min范围内选择一值、熄灭判定温度W2在50℃-200℃范围内选择一值;
(三)测试:开启变频风机(4),观察风速传感器(9)测量的反馈风速值是否在试验风速V的±5%以内,若超出误差范围调整变频风机(4)转速和开口调节装置(6)的开口面积直至达到要求,开启引燃装置(12)和摄像机(11),并记录试验开始时间,等达到引燃时间t1后关闭引燃装置(12),当试验过程符合下列任一条件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晋,徐大军,宋文琦,陶鹏宇,邢瑞泽,牛坤,
申请(专利权)人: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