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沉渣厚度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包括:一支架,至少一轨道,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至少一定位器,所述定位器滑动架设在所述轨道上;一尖底测锤,所述尖底测锤包括一尖底锤头和第一尾翼,所述第一尾翼固定设置在尖底锤头的上方;一平底测锤,所述平底测锤包括一平底锤头和第二尾翼,所述第二尾翼固定设置在平底锤头的上方;二带标尺测绳,各所述带标尺测绳的一端分别与尖底测锤以及平底测锤相连,检测时,所述带标尺测绳的另一端从下方穿过所述定位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大大提高沉渣厚度测定的稳定性和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渣厚度检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检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沉渣厚度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工程上,灌注桩成孔后,灌注混凝土前,需要进行孔底沉渣厚度的检测,而沉渣厚度直接影响灌注桩的承载能力。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探针法、电阻率法、测锤法。前两种方法检测相对复杂,成本较高,主要用于第三方检测。测锤法检测原理是:通过平底测锤下行到沉渣上表面的深度和孔深进行比较,其差值即为沉渣厚度。该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效率高。但现有的利用测锤法对灌注桩成孔沉渣厚度的检测存在以下缺点:1、没有定位装置:灌注桩成孔的沉渣厚度不是均匀的,规范要求对中心点和周边若干点进行检测,而目前使用的重锤,没有定位装置,一般只能凭手感,在中心位置附近进行初步检测,准确率低、可重复性差;2、重锤摇摆、旋转严重,姿态不稳定:由于上层泥浆的作用,重锤提升一定高度,下落时,会旋转、摆动,从而偏离原定位置;3、没有倾角测试装置:落入沉渣层时姿态可能是倾斜的,从而不能准确记录检测深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沉渣厚度检测设备,可大大提高沉渣厚度测定的稳定性和准确度。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沉渣厚度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包括:一支架;至少一轨道,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至少一定位器,所述定位器滑动架设在所述轨道上;一尖底测锤,所述尖底测锤包括一尖底锤头和第一尾翼,所述第一尾翼固定设置在尖底锤头的上方;一平底测锤,所述平底测锤包括一平底锤头和第二尾翼,所述第二尾翼固定设置在平底锤头的上方;二带标尺测绳,各所述带标尺测绳的一端分别与尖底测锤以及平底测锤相连,检测时,所述带标尺测绳的另一端从下方穿过所述定位器。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一倾角仪、第二倾角仪以及倾角显示器,所述第一倾角仪固定在所述尖底测锤上,所述第二倾角仪固定在所述平底测锤上,所述第一倾角仪、第二倾角仪与倾角显示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指南针,所述指南针设置在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轨道上设置有标尺。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器为漏斗状定位器,所述漏斗状定位器的下口直径略大于所述带标尺测绳的直径。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支架上设置有指南针以及漏斗状定位器,且漏斗状定位器还可沿带有标尺的轨道滑动,因此通过调节定位器的位置,可准确对桩孔不同位置进行孔深和沉渣表面深度进行检测;本专利技术的测锤采用仿生学,参考弓箭的稳定原理,带有羽毛状尾翼,从而大幅提高了测锤下落时的稳定性,保证检测过程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测锤内置倾角仪,通过连接导线传递数据至倾角显示器,当倾角过大时,通过拉动带标尺的测绳进行倾角调节从而保证测锤铅垂于孔底,提高了检测准确度。【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尖底测锤检测桩孔深度的效果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平底测锤检测沉渣上表面深度的效果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支架与桩孔配合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尖底测锤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平底测锤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沉渣厚度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包括:一支架1;至少一轨道2,所述轨道2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至少一定位器3,所述定位器3滑动架设在所述轨道2上;一尖底测锤4,所述尖底测锤4包括一尖底锤头41和第一尾翼42,所述第一尾翼42固定设置在尖底锤头41的上方;一平底测锤5,所述平底测锤5包括一平底锤头51和第二尾翼52,所述第二尾翼52固定设置在平底锤头51的上方;二带标尺测绳6,各所述带标尺测绳6的一端分别与尖底测锤4以及平底测锤5相连,检测时,所述带标尺测绳6的另一端从下方穿过所述定位器3。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一倾角仪43、第二倾角仪53以及倾角显示器7,所述第一倾角仪43固定在所述尖底测锤4上,所述第二倾角仪53固定在所述平底测锤5上,所述第一倾角仪43、第二倾角仪53与倾角显示器7电连接。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指南针8,所述指南针8设置在支架1上。所述轨道2上设置有标尺。所述定位器3为漏斗状定位器,所述漏斗状定位器的下口直径略大于所述带标尺测绳6的直径。本专利技术各结构的作用如下:(1)尖底测锤4:具有尖底锤头41,能刺穿沉渣20及泥浆达桩底,此时带标尺测绳6的标示深度即孔深;具有第一尾翼42,不仅能平衡尖底测锤4,在下落时还能保持尖底测锤4姿态,从而大幅提高了检测过程的稳定性;具有第一倾角仪3,能将测得尖底测锤4倾角传给倾角显示器7,当倾角过大时,应缓慢提拉带标尺测绳6使尖底测锤4趋于铅垂状态;(2)平底测锤5:具有平底锤头51,可落在沉渣20表面,此时带标尺测绳6的标示深度即沉渣表面深度,孔深和沉渣表面深度之差即为检测对象:沉渣厚度;具有第二尾翼52,不仅能平衡平底测锤5,在下落时还能保持平底测锤5姿态,从而大幅提高了检测过程的稳定性;具有第二倾角仪53,能将测得平底测锤5倾角传给倾角显示器7,当倾角过大时,应缓慢提拉带标尺测绳6使平底测锤5趋于铅垂状态;(3)漏斗状定位器:用来定位带有带标尺测绳6的尖底测锤4和平底测锤5,漏斗状定位器下口略大于带标尺测绳6,能很好地控制测锤下落时的定位,同时沿漏斗状定位器上下调整带标尺测绳6时,还可防止测锤移位;(4)带标尺的轨道2:可非常直观地显示漏斗状定位器的移动距离,确定检测位置;(5)指南针8:提供检测方位,一般将轨道方向指向正南或正北。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1、孔深检测:步骤1.1、选用尖底测4锤检测孔深;步骤1.2、将支架1架设在桩孔10上,通过指南针8将轨道2方向指向正南;步骤1.3、将支架1上的漏斗状定位器调整至桩孔10中心位置;步骤1.4、将带标尺测绳6一端穿过漏斗状定位器并放下尖底测锤4,直至孔底,提升尖底测锤4后再次自由下落;步骤1.5、根据倾角显示器7显示的倾角数据判断测锤是否铅垂;若否,则重新提拉带标尺测绳6,直至尖底测锤4铅垂;若是,则读取带标尺测绳6数据,进入下一步;步骤1.6、将漏斗定位器3沿轨道2滑动,并根据标尺调整至需要检测的位置;当需要调整方位时,配合指南针8旋转支架1即可;返回步骤1.4;重复步骤1.4-1.6,直至所有的检测点均检测完毕,将所得带标尺测绳6数据平均,即为平均孔深;也可单独检测每个位置的孔深。2、沉渣表面深度检测:步骤2.1、选用平底测锤测5试沉渣表面深度;余下步骤同孔深检测步骤;得到沉渣表面深度。3、将平均孔深减去平均沉渣表面深度,即为平均沉渣厚度;也可将对应点的孔深减去沉渣表面深度,即为每个点的沉渣厚度。本专利技术的支架1上设置有指南针8以及漏斗状定位器,且漏斗状定位器还可沿带有标尺的轨道2滑动,因此通过调节定位器3的位置,可准确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渣厚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包括:/n一支架;/n至少一轨道,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支架上;/n至少一定位器,所述定位器滑动架设在所述轨道上;/n一尖底测锤,所述尖底测锤包括一尖底锤头和第一尾翼,所述第一尾翼固定设置在尖底锤头的上方;/n一平底测锤,所述平底测锤包括一平底锤头和第二尾翼,所述第二尾翼固定设置在平底锤头的上方;/n二带标尺测绳,各所述带标尺测绳的一端分别与尖底测锤以及平底测锤相连,检测时,所述带标尺测绳的另一端从下方穿过所述定位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渣厚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包括:
一支架;
至少一轨道,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至少一定位器,所述定位器滑动架设在所述轨道上;
一尖底测锤,所述尖底测锤包括一尖底锤头和第一尾翼,所述第一尾翼固定设置在尖底锤头的上方;
一平底测锤,所述平底测锤包括一平底锤头和第二尾翼,所述第二尾翼固定设置在平底锤头的上方;
二带标尺测绳,各所述带标尺测绳的一端分别与尖底测锤以及平底测锤相连,检测时,所述带标尺测绳的另一端从下方穿过所述定位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渣厚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峰,黄阳,黄君一,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