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4709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热泵系统,微通道换热器包括:集流管(1)和内插管(2),所述内插管(2)插入所述集流管的内腔(10)、且能将流体导入所述集流管(1)的内腔中或将所述集流管(1)的内腔中的流体通过所述内插管(2)导出,且所述内插管(2)伸进所述内腔中的部分弯折并朝上延伸,且在所述内插管(2)的自由端或靠近自由端的管段形成为渐缩管段(21),使得所述渐缩管段(21)形成为由下至上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的管段,且所述自由端上设置有多个喷射孔(22)。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冷媒的流动速度,加大冷媒在喷射孔喷出后的混合充分程度,有助于改善气液两相制冷剂容易分层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热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
,具体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微通道换热器是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充注量少等优点。微通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进口一般为气液两相,而传统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没有分流措施,进入集流管后气液两相分层现象明显,导致进入扁管的制冷剂分配不均匀,换热器换热性能较差。专利CN203798032U提供了一种集流管带均匀过流孔的内插管的微通道换热器,并设置多个分割板,将从内插管的过流孔流出的制冷剂均匀流入到分割板之间形成的空间内,用于提高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但该方案的内插管结构为直圆管,虽然能对进口的气液两相的制冷剂有一定的分流改善效果,但出口制冷剂依然存在着分层的可能。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微通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进口一般为气液两相,进入集流管后气液两相分层现象明显,导致进入扁管的制冷剂分配不均匀,换热器换热性能较差等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热泵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集流管(1)和内插管(2),所述内插管(2)插入所述集流管的内腔(10)、且能将流体导入所述集流管(1)的内腔中或将所述集流管(1)的内腔中的流体通过所述内插管(2)导出,且所述内插管(2)伸进所述内腔中的部分弯折并朝上延伸,且在所述内插管(2)的自由端或靠近自由端的管段形成为渐缩管段(21),使得所述渐缩管段(21)形成为由下至上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的管段,且所述自由端上设置有多个喷射孔(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流管(1)和内插管(2),所述内插管(2)插入所述集流管的内腔(10)、且能将流体导入所述集流管(1)的内腔中或将所述集流管(1)的内腔中的流体通过所述内插管(2)导出,且所述内插管(2)伸进所述内腔中的部分弯折并朝上延伸,且在所述内插管(2)的自由端或靠近自由端的管段形成为渐缩管段(21),使得所述渐缩管段(21)形成为由下至上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的管段,且所述自由端上设置有多个喷射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由端为第一直管段(23),多个所述喷射孔(22)开设于所述第一直管段(23)的周壁上且与其内部连通,同时所述第一直管段(23)的顶端上也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喷射孔(22);所述渐缩管段(21)的上端与所第一直管段(23)连接,二者内部连通,和/或所述渐缩管段(21)为外壁光滑曲面过渡的喷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流管(1)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包括多个所述内腔(10),且多个所述内腔(10)上下依次相接布置,所述集流管(1)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11),相邻所述内腔(10)通过所述隔板(11)进行分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内腔(10)中均设置一个所述内插管(2)。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吴迎文杨瑞琦马腾飞郭忠玉王雪东康宁尹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