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半导体制冷的换热装置及空调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半导体制冷的换热装置及空调。
技术介绍
半导体制冷又称电子制冷,或者温差电制冷,它利用特种半导体材料构成的P-N结,形成热电偶对,产生珀尔帖效应,具体来讲:当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电偶对时,在这个电路中接通直流电流后,就能产生能量的转移,电流由N型元件流向P型元件的接头吸收热量,成为冷端;由P型元件流向N型元件的接头释放热量,成为热端。能量转移大小是通过电流的大小以及半导体材料N、P的元件对数来决定。利用半导体材料与室内换热器,改变制冷原理,理论上可作为一体式,取消外机。但是由于半导体自身存在电阻,当电流经过半导体时就会产生热量,从而会影响热传递。只有将热面热量及时高效地散发掉,才能得到冷面高效的制冷量,半导体换热器热端散热效果越好,制冷效率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半导体制冷的换热装置及空调,解决了现有半导体制冷效果差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换热器(10),所述内换热器(10)为环状;/n半导体制冷装置(20),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20)具有冷端和热端,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20)的热端贴设在所述内换热器(10)的外周壁上;/n外换热器(30),所述外换热器(30)为环状,所述外换热器(30)套设在所述内换热器(10)上,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20)的冷端贴设在所述外换热器(30)的内周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换热器(10),所述内换热器(10)为环状;
半导体制冷装置(20),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20)具有冷端和热端,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20)的热端贴设在所述内换热器(10)的外周壁上;
外换热器(30),所述外换热器(30)为环状,所述外换热器(30)套设在所述内换热器(10)上,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20)的冷端贴设在所述外换热器(30)的内周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换热器(10)的内周壁围成散热通道(11),所述散热通道(11)内设置有第一风机(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换热器(10)的内周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散热片(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换热器(10)内壁上设置有储水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换热器(30)外周上设置有散热片(50),所述散热片(50)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片(50)所在平面与所述外换热器(30)轴线形成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片(50)为多组,同一组内的散热片(50)沿所述外换热器(30)周向间隔设置,多组所述散热片(50)之间沿所述外换热器(30)轴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组的所述散热片(50)一一对应且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
保温层(60),所述保温层(60)设置在所述内换热器(10)与所述外换热器(30)之间,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20)嵌设在所述保温层(60)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国嵩,谢有富,邓朝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