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品位热驱动的混合工质制冷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品位热驱动的混合工质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实现能源高效利用,是国家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总体要求。消耗能源也带来了大量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早在2005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一。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到2016年,中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为8.8吨二氧化碳当量,比G20国家平均值高出17%。而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落后水平,GDP能耗远高于发达国家。因此,在制冷领域高效利用低品位能源有着重大意义。目前,喷射式制冷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且可以广泛地吸收包括太阳能、电厂废热、余热等多种类的低品位热源。但是由于传统的喷射式制冷系统蒸发压力受到限制,无法实现较低的温度。而且,喷射式制冷系统本身的效率就低于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和吸收式制冷系统,而低蒸发温度下的喷射式制冷系统的效率更为低下,无法有效利用低品位热能。公开号为CN102324266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温位的冷变换器。该专利技术包含了高温间室循环和低温间室循环,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品位热驱动的混合工质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射式制冷单元和精馏型制冷单元;/n所述喷射式制冷单元包括发生器(1)、喷射器(2)、第一冷凝器(3)、液封(4)、第一节流装置(5)、蒸发冷凝器(6)和循环泵(7);所述液封(4)工作流体出口依次通过循环泵(7)、发生器(1)、喷射器(2)工作流体入口、第一冷凝器(3)与液封(4)入口连通;所述液封(4)引射流体出口依次通过第一节流装置(5)、蒸发冷凝器(6)冷工质管路、喷射器(2)引射流体入口、第一冷凝器(3)与液封(4)入口连通;/n所述精馏型制冷单元包括压缩机(8)、第二冷凝器(9)、蒸馏柱(10)、蒸发冷凝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品位热驱动的混合工质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射式制冷单元和精馏型制冷单元;
所述喷射式制冷单元包括发生器(1)、喷射器(2)、第一冷凝器(3)、液封(4)、第一节流装置(5)、蒸发冷凝器(6)和循环泵(7);所述液封(4)工作流体出口依次通过循环泵(7)、发生器(1)、喷射器(2)工作流体入口、第一冷凝器(3)与液封(4)入口连通;所述液封(4)引射流体出口依次通过第一节流装置(5)、蒸发冷凝器(6)冷工质管路、喷射器(2)引射流体入口、第一冷凝器(3)与液封(4)入口连通;
所述精馏型制冷单元包括压缩机(8)、第二冷凝器(9)、蒸馏柱(10)、蒸发冷凝器(6)、第二节流装置(11)、第一制冷剂换热器(12)、第三节流装置(13)和蒸发器(14);所述蒸馏柱(10)低沸点组分出口依次通过第一制冷剂换热器(12)热工质管路、第三节流装置(13)与蒸发器(14)入口连通;所述蒸发器(14)出口经过第一制冷剂换热器(12)冷工质管路与压缩机(8)入口连通;所述压缩机(8)出口经过第二冷凝器(9)与蒸馏柱(10)入口连通;所述蒸馏柱(10)高沸点组分出口依次通过蒸发冷凝器(6)热工质管路、第二节流装置(11)与第一制冷剂换热器(12)冷工质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品位热驱动的混合工质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封(4)引射流体出口和喷射器(2)引射流体入口形成第一管路;所述蒸馏柱(10)高沸点组分出口和第一制冷剂换热器(12)冷工质管路形成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在蒸发冷凝器(6)中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品位热驱动的混合工质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柱(10)低沸点组分出口与蒸发器(14)入口形成第三管路;所述蒸发器(14)出口与压缩机(8)入口形成第四管路;所述第三管路和所述第四管路在第一制冷剂换热器(12)中换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品位热驱动的混合工质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剂换热器(12)冷工质管道出口经蒸馏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琪,高如启,杜琳,陈光明,唐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