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介质和空调系统,获取空调系统的当前工作参数;确定所述当前工作参数与基准工作参数之间的相对关系;根据所述相对关系控制压缩机由基准排气温度调节至目标排气温度下工作,和/或控制所述压缩机由基准频率上限调节至目标频率上限下工作。从而使空调系统的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和/或频率上限满足当前连接管长度下的需求,减少冷媒在闪蒸器内的堆积,减少压缩机补气曾晗过程中吸气带液,使空调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介质和空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介质和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在双级压缩系统中,一般喷焓采用闪蒸器的方式,液态制冷剂从冷凝器流出后,经过电子膨胀阀节流后产生一部分气体,并借助闪蒸器从增焓管喷入压缩机,用于压缩机补气增焓。若闪蒸器内液位过高,则容易导致压缩机增焓口吸气带液,从而对压缩机本身及整个空调系统产生影响。在一些场合,由于位置限制,空调系统安装时需要考虑缩短或加长连接管(连接于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管道)以满足需要,而当连接管缩短或加长时,需要改变空调系统中冷媒灌注量,以达到与采用标准连接管时同样的制冷效果。而连接管长度缩短或加长时,若压缩机目标排气或频率上限设定不合理,则可能导致较多的冷媒堆积于闪蒸器内,从而导致压缩机补气增焓过程中吸气带液,进而使空调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中空调系统运行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空调系统运行可靠性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介质和空调系统。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空调系统的当前工作参数;确定所述当前工作参数与基准工作参数之间的相对关系;根据所述相对关系控制压缩机由基准排气温度调节至目标排气温度下工作,和/或控制所述压缩机由基准频率上限调节至目标频率上限下工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根据所述相对关系控制压缩机由基准排气温度调节至目标排气温度下工作,和/或控制所述压缩机由基准频率上限调节至目标频率上限下工作包括:根据所述相对关系控制所述压缩机由所述基准排气温度调节至所述目标排气温度下工作和控制所述压缩机由所述基准频率上限调节至所述目标频率上限下工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前工作参数包括第一当前工作参数及第二当前工作参数;所述步骤确定所述当前工作参数与基准工作参数之间的相对关系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当前工作参数与第一基准工作参数之间的第一相对关系及所述第二当前工作参数与第二基准工作参数之间的第二相对关系;所述步骤根据所述相对关系控制压缩机由基准排气温度调节至目标排气温度下工作,和/或控制所述压缩机由基准频率上限调节至目标频率上限下工作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相对关系及所述第二相对关系控制所述压缩机由所述基准排气温度调节至所述目标排气温度下工作,和/或控制所述压缩机由所述基准频率上限调节至所述目标频率上限下工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当前工作参数为当前连接管的当前温差,所述第二当前工作参数为所述压缩机的当前工作电流;其中,所述当前温差为所述当前连接管的冷媒进口温度与所述当前连接管的冷媒出口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根据所述第一相对关系及所述第二相对关系控制所述压缩机由所述基准排气温度调节至所述目标排气温度下工作,和/或控制所述压缩机由所述基准频率上限调节至所述目标频率上限下工作包括:在所述当前温差减去基准温差的差值小于第一温度值时,且所述当前电流减去基准电流的差值小于第一电流值时,调节所述目标排气温度小于所述基准排气温度,调节所述目标频率上限大于所述基准频率上限;在所述当前温差减去基准温差的差值大于等于第一温度值且小于第二温度值时,且所述当前电流减去基准电流的差值大于等于第一电流值且小于第二电流值时,调节所述目标排气温度等于所述基准排气温度,调节所述目标频率上限等于所述基准频率上限;在所述当前温差减去基准温差的差值大于等于第二温度值时,且所述当前电流减去基准电流的差值大于等于第二电流值时,调节所述目标排气温度大于所述基准排气温度,调节所述目标频率上限小于所述基准频率上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当前工作参数为所述压缩机的当前吸气过热度,所述第二当前工作参数为压缩机的当前工作电流或冷凝器的当前工作温度或所述压缩机的当前工作功率。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空调系统的当前工作参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当前工作参数与基准工作参数之间的相对关系;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对关系控制压缩机由基准排气温度调节至目标排气温度下工作,和/或控制所述压缩机由基准频率上限调节至目标频率上限下工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模块及第二确定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当前工作参数与第一基准工作参数之间的第一相对关系,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二当前工作参数与第二基准工作参数之间的第二相对关系。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控制设备,所述空调系统设有压缩机,所述控制设备连接所述空调系统的压缩机。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介质和空调系统,根据当前工作参数与基准工作参数的相对关系控制压缩机由基准排气温度调节至目标排气温度下工作,和/或控制压缩机由基准频率上限调节至目标频率上限下工作,从而使空调系统的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和/或频率上限满足当前连接管长度下的需求,减少冷媒在闪蒸器内的堆积,减少压缩机补气曾晗过程中吸气带液,使空调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空调系统的原理图;图6为图5中所示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控制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控制设备是用于实现空调系统工作控制的设备,例如空调系统的控制主板,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0:获取空调系统的当前工作参数;空调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节流机构及室内换热器。具体地,压缩机为双级压缩机,空调系统还包括闪蒸器,液态制冷剂从冷凝器流出后,经过节流机构节流后产生一部分气体,并借助闪蒸器从增焓管喷入压缩机,用于压缩机补气增焓。其中,当前工作参数是指空调系统在当前时刻的工作参数。具体地,控制设备可以采集获得空调系统的当前工作参数。S120:确定当前工作参数与基准工作参数之间的相对关系;其中,基准工作参数为空调系统采用标准连接管(即为连接于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之间的管道)时空调系统的工作参数,在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空调系统的当前工作参数;/n确定所述当前工作参数与基准工作参数之间的相对关系;/n根据所述相对关系控制压缩机由基准排气温度调节至目标排气温度下工作,和/或控制所述压缩机由基准频率上限调节至目标频率上限下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空调系统的当前工作参数;
确定所述当前工作参数与基准工作参数之间的相对关系;
根据所述相对关系控制压缩机由基准排气温度调节至目标排气温度下工作,和/或控制所述压缩机由基准频率上限调节至目标频率上限下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根据所述相对关系控制压缩机由基准排气温度调节至目标排气温度下工作,和/或控制所述压缩机由基准频率上限调节至目标频率上限下工作包括:
根据所述相对关系控制所述压缩机由所述基准排气温度调节至所述目标排气温度下工作和控制所述压缩机由所述基准频率上限调节至所述目标频率上限下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工作参数包括第一当前工作参数及第二当前工作参数;
所述步骤确定所述当前工作参数与基准工作参数之间的相对关系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当前工作参数与第一基准工作参数之间的第一相对关系及所述第二当前工作参数与第二基准工作参数之间的第二相对关系;
所述步骤根据所述相对关系控制压缩机由基准排气温度调节至目标排气温度下工作,和/或控制所述压缩机由基准频率上限调节至目标频率上限下工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关系及所述第二相对关系控制所述压缩机由所述基准排气温度调节至所述目标排气温度下工作,和/或控制所述压缩机由所述基准频率上限调节至所述目标频率上限下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当前工作参数为当前连接管的当前温差,所述第二当前工作参数为所述压缩机的当前工作电流;
其中,所述当前温差为所述当前连接管的冷媒进口温度与所述当前连接管的冷媒出口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根据所述第一相对关系及所述第二相对关系控制所述压缩机由所述基准排气温度调节至所述目标排气温度下工作,和/或控制所述压缩机由所述基准频率上限调节至所述目标频率上限下工作包括:
在所述当前温差减去基准温差的差值小于第一温度值时,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为爽,闫志斌,温静,陈梓杰,潘卫琼,杨秋石,李家旭,郑锴,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