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580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为输送管道阀门的阀杆和填料压盖连接处的微泄露密封装置,通过双层轴向密封套设于填料压盖与阀杆上,增加填料压盖与阀杆处的微泄漏密封处理,双层轴向密封套分为第一内套和第一外套,在填料压盖上方设有与阀杆配合的第一内套,第一外套套设旋紧在第一内套上形成一个整体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旋转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向填料压盖压紧,使之间的橡胶垫圈或软性密封材料受压变形,充填在阀杆与填料压盖的缝隙间,达到了密封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向密封的微漏处理
,尤其涉及阀杆的轴向密封的微漏领域。
技术介绍
在响应国家蓝天计划的同时,各行各业的专家对轴向密封技术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有毒有害挥发性有机物(OHAPs)微漏进行攻克,因为轴向密封大量使用的地方因工作周期较长和停工费用超高等限制性原因,导致无法在出现泄漏时立即停工进行处理,只能是进行补漏处理,以石化企业为例,至少是以季度来作为工作周期,其中国内外均有不同途径的方法来进行泄漏处理。但都因为其结构的特殊性、复杂性,导致处理成本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阀门的开关是通过阀杆来驱动的,传统阀门的阀体和阀杆之间的密封,是通过填料压盖压紧填料实现,但是长期使用过后,会出现微漏,特别是阀杆处的密封大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针对阀杆的光杆和丝杆的两种情况,一种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也分设有两种技术方案,第一种为全段阀杆均为丝杆:所述双层轴向密封套分为第一内套和第一外套,第一内套由两块第一契块拼接成环形套体,第一内套外形为倒“T”型圆柱状,第一内套下半部分设有喇叭口型斜向槽,第一契块的一侧边均设有方形凹槽,另一侧边均设有与方形凹槽配合的方形凸块,所述第一内套内圈车加工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内套外圈车加工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内套通过第二螺纹配合旋接有第一外套,所述第一外套由两块第二契块拼接成环形套体,第一外套内圈车加工有与第二螺纹配合的第三螺纹,所述第二契块的一侧边均设有“T”型凹槽,另一侧边设有与“T”型凹槽配合的“T”型凸块,将两块第二契块交叉相错的套于阀杆后,通过“T”型凹槽和凸块进行横向卡接,拼接成第一外套环形套体后套设旋紧在第一内套上。进一步的,第一螺纹为与阀杆匹配的梯形螺纹。进一步的,第一外套外圈设有扳手卡位。进一步的,第一内套下半部分内侧设有喇叭口型斜向槽。进一步的,所述喇叭口型斜向槽内部套设有橡胶圈,第一内套喇叭口型斜向槽压于橡胶圈上面,橡胶圈底面压于填料压盖顶面,橡胶圈在喇叭口型斜向槽面与填料压盖之间的挤压下变形,将填料压盖与阀杆(1)之间的缝隙填满。第二种为阀杆下半段有一定长度的光杆:增设有第二内套和第二外套,第二内套呈圆柱形,第二内套外侧壁加工有与第一内套相同的第二螺纹,第二外套内测壁加工有与第一外套相同的第三螺纹,第二外套通过第三螺纹旋紧于第二内套上半段,第二内套和第二外套加工有对应的螺栓孔,并通过螺栓固定在阀杆上,第一外套上半部分通过第三螺纹旋紧于第二内套下半段。其中,第二外套外圈设有与第一外套相同的扳手卡位。原理:第一种为阀杆均为丝杆时:将两块第一契块套于阀杆后,通过方形凸块和方形凹槽一一对应相扣,形成第一内套整体通过第一螺纹与阀杆旋接,旋接后的第一内套与阀杆配合后限制了上下位移和向轴心方向的位移,只能朝两侧分开;将两块第二契块交叉相错的套于阀杆后,通过“T”型凹槽和凸块进行横向卡接,形成第一外套整体,通过第一契块第二螺纹与第二契块的第三螺纹旋紧形成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整体,并对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整体顺着阀杆梯形螺纹进行旋紧,旋紧后的第一外套限制了第一内套存在的可以向两侧分开的位移,使得第一内套完全稳定的旋紧在阀杆和第一外套内部,不会产生位移,再者第一外套本身的“T”型凹槽和凸块限制了第一外套的上下和两侧的位移,在与第一内套旋紧的同时,第一外套也限制了水平轴向的位移,使得第一内套和第一外套稳定的旋紧在阀杆上,第一内套的喇叭口型斜向槽内部套设有橡胶圈填充,在旋紧压力下,橡胶圈将相喇叭口型斜向槽内部填实,消除阀杆处出现微漏现象。第二种为阀杆下半段有部分光杆时,在第一外套和第一内套的基础上增设有第二内套和第二外套,第二外套旋紧在第二内套的上半段,并通过螺栓贯穿第二外套和第二内套的螺丝孔固定在阀杆上,其中第一外套上半端旋紧在第二内套的下半段,第一外套的下半端旋紧在第一内套上,因为第二内套和第二外套已经通过螺栓及螺丝孔配合固定在阀杆的情况下,通过扳手卡位配合扳手旋转第一外套使得第一外套向下旋转,并带动第一内套的下半部向下施压,施压后橡胶圈将相喇叭口型斜向槽内部填实,消除阀杆处出现微漏现象。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相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阀杆处微漏实现了处理快、方便、快捷,而且效果好;微漏处理操作简单,成本低,符合环保要求;再者因为阀杆分为全丝杆和部分光杆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也有针对性的攻克。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的第一内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的第一外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的第一外套拼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的橡胶圈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的第二内套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的第二外套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适合实施例二的第一外套加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阀杆1为螺纹,参考图1至图5,一种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为输送管道阀门的阀杆1和填料压盖4连接处的密封装置,通过填料压盖4压紧填料2实现与阀杆1进行密封,双层轴向密封套设于填料压盖4上,双层轴向密封套分为第一内套5和第一外套6,第一内套5由两块第一契块7拼接成环形套体,第一契块的一侧边均设有方形凹槽8,另一侧边均设有与方形凹槽配合的方形凸块10,第一内套5内圈车加工有阀杆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第一内套5外圈车加工有第二螺纹,第一内套5通过第二螺纹配合旋接有第一外套6,第一外套6由两块第二契块11拼接成环形套体,第一外套6内圈车加工有与第一内套5第二螺纹配合的第三螺纹,第二契块的一侧边均设有“T”型凹槽12,另一侧边设有与“T”型凹槽配合的“T”型凸块13,将两块第二契块11交叉相错的套于阀杆后,通过“T”型凹槽12和凸块13进行横向卡接,拼接成第一外套环形套体后套设旋紧在第一内套5上。第一螺纹为与阀杆匹配的梯形螺纹。第一内套5外形为倒“T”型圆柱状,第一内套下半部分设有喇叭口型斜向槽14。喇叭口型斜向槽内部套设有橡胶圈15,第一内套喇叭口型斜向槽14压于橡胶圈上面,橡胶圈15底面压于填料压盖4顶面,橡胶圈在喇叭口型斜向槽面14与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为输送管道阀门的阀杆(1)和填料压盖(4)连接处的密封装置,填料(2)上方通过填料压盖(4)与阀杆(1)进行固定且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轴向密封套分为第一内套(5)和第一外套(6),在填料压盖上方设有与阀杆螺纹配合的第一内套(5),第一内套由两块第一契块(7)拼接成环形套体,第一契块的一侧边均设有方形凹槽(8),另一侧边均设有与方形凹槽配合的方形凸块(10),所述第一内套(5)内圈车加工有与阀杆螺纹配合第一螺纹,所述第一内套(5)外圈车加工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内套(5)通过第二螺纹配合旋接有第一外套(6),所述第一外套由两块第二契块(11)拼接成环形套体,第一外套内圈车加工有与第二螺纹配合的第三螺纹,所述第二契块的一侧边均设有“T”型凹槽(12),另一侧边设有与“T”型凹槽配合的“T”型凸块(13),将两块第二契块(11)交叉相错的套于阀杆后,通过“T”型凹槽(12)和凸块(13)进行横向卡接,拼接成第一外套环形套体后套设旋紧在第一内套(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为输送管道阀门的阀杆(1)和填料压盖(4)连接处的密封装置,填料(2)上方通过填料压盖(4)与阀杆(1)进行固定且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轴向密封套分为第一内套(5)和第一外套(6),在填料压盖上方设有与阀杆螺纹配合的第一内套(5),第一内套由两块第一契块(7)拼接成环形套体,第一契块的一侧边均设有方形凹槽(8),另一侧边均设有与方形凹槽配合的方形凸块(10),所述第一内套(5)内圈车加工有与阀杆螺纹配合第一螺纹,所述第一内套(5)外圈车加工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内套(5)通过第二螺纹配合旋接有第一外套(6),所述第一外套由两块第二契块(11)拼接成环形套体,第一外套内圈车加工有与第二螺纹配合的第三螺纹,所述第二契块的一侧边均设有“T”型凹槽(12),另一侧边设有与“T”型凹槽配合的“T”型凸块(13),将两块第二契块(11)交叉相错的套于阀杆后,通过“T”型凹槽(12)和凸块(13)进行横向卡接,拼接成第一外套环形套体后套设旋紧在第一内套(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为与阀杆匹配的梯形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契块式双层轴向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套(5)外形为倒“T”型圆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起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泉州伊甸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