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B组合式盾构接收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465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RATB组合式盾构接收施工工法。本工法施工步骤为S1、在地表对应暗挖段沿着隧道8两侧布置袖阀管,对地表塌陷区和盾构接收段进行注浆;S2、洞内水平超前帷幕注浆;S3、布置降水井1,井管降水;S4、接收端暗挖;S5、设置封堵墙2;S6、封堵墙2施作完成后进行反压回填。本工法范围广、技术先进、安全性能高,可根据不同工况灵活组合工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加固方法与洞门密封装置优势互补,结合紧密,工序衔接连续性好,可靠性高。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盾构接收施工方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RATB组合式盾构接收施工工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更具体而言,涉及RATB组合式盾构接收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长距离的引水隧洞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盾构法施工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水利工程上。随着盾构施工技术的成熟和施工经验的积累,工程安全性有显著提高,但盾构始发与接收依旧是盾构施工的最大风险点。盾构始发接收事故仍旧层出不穷,严重的甚至淹没盾构机及车站、区间,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危及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RATB组合式盾构接收施工工法,该工法对施工段葛总不安全因素分别采用针对性措施,施工技术成熟,多种工艺组合效果佳,提高了施工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RATB组合式盾构接收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地表对应暗挖段沿着隧道两侧布置袖阀管,对地表塌陷区和盾构接收段进行注浆;S2、洞内水平超前帷幕注浆;S3、布置降水井,井管降水;S4、接收端暗挖;...

【技术保护点】
1.RATB组合式盾构接收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地表对应暗挖段沿着隧道两侧布置袖阀管,对地表塌陷区和盾构接收段进行注浆;/nS2、洞内水平超前帷幕注浆;/nS3、布置降水井,井管降水;/nS4、接收端暗挖;/nS5、设置封堵墙;/nS6、封堵墙施作完成后进行反压回填。/n

【技术特征摘要】
1.RATB组合式盾构接收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地表对应暗挖段沿着隧道两侧布置袖阀管,对地表塌陷区和盾构接收段进行注浆;
S2、洞内水平超前帷幕注浆;
S3、布置降水井,井管降水;
S4、接收端暗挖;
S5、设置封堵墙;
S6、封堵墙施作完成后进行反压回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ATB组合式盾构接收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地表对应暗挖段沿隧道两侧布置袖阀管,采用分段后退注浆工艺,对地表塌陷区和盾构接收段进行注浆并形成止水帷幕,结合钢管的微型桩效应,控制隧道开挖影响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ATB组合式盾构接收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标定钻孔,确定角度后进行钻探,每次钻深5~10m后,退钻进行注浆施工,注浆达到设计结束标准后,再钻进5~10m,并进行注浆,如此循环直到钻注到设计深度,施工中可根据地质情况适当调整钻注分段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ATB组合式盾构接收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布置4眼降水井,贯通里程前后布置,两侧各2眼,方形布置,井间距顺隧洞方向10m,隧洞两侧洞壁外5m,降水井深5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ATB组合式盾构接收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对盾构接收段地表注浆加固,对洞内暗挖段机芯全断面帷幕注浆,洞内分成四个区域,按顺序开挖导洞,并施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铁强王林李自力陈乾李扬谢超冀兴俊郝伟邵海超温涛檀方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