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层气井井间干扰的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层气开采
,特别涉及一种煤层气井井间干扰的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国内外大量煤层气井排采实践以及理论研究表明,井间干扰有助于煤储层的整体降压,扩大解吸区面积,提高气体解吸效率,是实现煤层气稳产高产的有效技术措施。目前,虽然针对煤层气井井间干扰的评价方法较多,然而,其评价结果却与实际情况始终存在较大差异。原因在于现有的评价方法没有考虑煤岩真实水环境对气体解吸的影响,以及煤层中流体流动状态对井间干扰的影响。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更准确的煤层气井间干扰评价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煤层气井井间干扰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煤层气井井间干扰的评价方法,通过考虑煤岩真实水环境对气体解吸的影响,以及煤层中流体流动状态对井间干扰的影响,提高井间干扰评价准确性,以便克服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层气井井间干扰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在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层气井井间干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n步骤一:在评价过程中,考虑煤岩真实水环境对气体解吸的影响,获得描述真实煤岩的气体解吸特征公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层气井井间干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评价过程中,考虑煤岩真实水环境对气体解吸的影响,获得描述真实煤岩的气体解吸特征公式:
式中,V为煤岩的单位体积吸附量,Smw为煤基质中的含水饱和度,P为孔隙流体压力,PL为Langmuir压力常数;
步骤二:根据低渗煤层储层压力与含水饱和度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获取压力分布情况求取煤层的含水饱和度分布,进而量化评价储层内流体流动状态对井间干扰影响,其中,表征煤层中气水两相流动的微分方程组为:
式中,Kw和Kg分别为水相与气相渗透率;Sg和Sw分别为煤层裂隙中的含气饱和度;μg和μw分别为气相和水相粘度;Cg*与Cw*为针对煤层气藏的气相压缩系数与水相压缩系数;其中,
当储层压力高于临界解吸压力时:
当储层压力低于临界解吸压力时:
Cf、Cw、Cg和Cd分别为岩石压缩系数、地层水压缩系数、气体压缩系数与解吸压缩系数;
结合上述步骤一,得出考虑煤岩真实水环境对气体解吸的影响的煤层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气井井间干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结合上述步骤一,得出考虑煤岩真实水环境对气体解吸的影响的煤层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式,包括:采用如下公式计算获得解吸压缩系数Cd:
式中,Psc、Tsc、Zsc为标准状况下的压力、温度与气体压缩因子;T、Z分别是煤储层的温度与气体压缩因子;φ是煤岩裂隙孔隙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层气井井间干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结合上述步骤一,得出考虑煤岩真实水环境对气体解吸的影响的煤层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式,还包括:
根据表征煤层中气水两相流动的微分方程组,得到如下比例公式:
观察可知,上式左侧即为气水两相流度比WGMR,借助煤层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得到该气水两相流度比WGMR数值;
继而结合上述比例公式和气水两相流动关系式:
Sg+Sw=1,以及
解得煤层压力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式如下:
其中,
B=WGMR(Cf+Cg)+Cf+Cw,
C=WGMR+1,
当储层压力高于临界解吸压力时,
A=WGMR(Cf+Cg),
当储层压力低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伟,孙政,闫霞,张雷,王倩,曾雯婷,肖芝华,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