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尤其属于一种适用于三元复合驱油水井压裂的尾追固砂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在用尾追树脂液固砂工艺造成井筒附近裂缝闭合失效,导致压裂有效期短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单缝压裂后尾追耐碱覆膜砂,并小排量注入液体增溶剂,在压裂缝端口形成一定强度的可渗滤人工井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防止缝内支撑剂的运移,延长压裂有效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现场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在三元复合驱区块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三元复合驱油水井压裂的尾追固砂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采油工程
,尤其属于一种适用于三元复合驱油水井压裂的尾追固砂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三元复合驱区块树脂液固砂技术工艺流程为:扩散压力后→注清孔液(盐水)→挤注树脂液→注入隔离液→注入含盐酸的固化剂→注入增孔液→压裂下层。因此,三元复合驱区块现有固砂工艺复杂,固砂成本高,其中固砂剂中含有的盐酸为危化品,管控严格,现场施工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三元复合驱油水井压裂的尾追固砂工艺,以解决现有树脂液固砂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三元复合驱油水井压裂施工过程中,具体固砂施工工艺步骤如下:(1)按施工工序表完成层段压裂后,尾追耐碱覆膜砂1.5~3m3,替挤压裂液3~5m3,替挤后扩散压力10~20min;(2)以0.5~0.7m3/min施工排量注入液体增溶剂2~4m3,随后泵入2~4m3压裂液进行替挤,扩散压力20~30min,本层段固砂施工工艺结束;(3)对下一层段固砂施工时,重复步骤(1)~(2),待全井压裂完毕后关井扩散压力90~150min,活动管柱后,上提管柱至未射孔井段以上,再次关井扩散压力180~300min,使用喷嘴放喷排液至井内压力降至3MPa以下,完井后关井48~72h再投产。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工艺所涉及到的化学药剂环保安全,无需特种车辆运输盐酸,施工风险大大降低;(2)工艺只涉及到增溶剂一种化学药剂,固砂工艺流程简单,提高了施工效率;(3)平均单井固砂成本由11.8万元降至5.3万元,降幅达55%,施工成本大大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缝内尾追耐碱覆膜砂示意图;图2为图1局部放大图;图中:1井筒,2耐碱覆膜砂,3普通支撑剂,4压裂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在三元复合驱油水井压裂施工过程中,具体固砂施工工艺步骤如下:(1)按施工工序表完成层段压裂后,尾追耐碱覆膜砂2为1.5~3m3,替挤压裂液3~5m3,替挤后扩散压力10~20min;普通支撑剂3排布在压裂缝4的中前端,耐碱覆膜砂2则集中于压裂缝4的末端,靠近端口位置(图1、2);(2)以0.5~0.7m3/min施工排量注入液体增溶剂2~4m3,随后泵入2~4m3压裂液进行替挤,扩散压力20~30min,本层段固砂施工工艺结束;(3)对下一层段固砂施工时,重复步骤(1)~(2),待全井压裂完毕后关井扩散压力90~150min,活动管柱后,上提管柱至未射孔井段以上,再次关井扩散压力180~300min,使用喷嘴放喷排液至井内压力降至3MPa以下,完井后关井48~72h再投产。表1为根据行业标准SY/T5276-2000《化学防砂人工岩心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及气体渗透率的测定》和SY/T6302-2009《压裂支撑剂充填层短期导流能力评价推荐方法》进行测定的尾追树脂液和耐碱覆膜砂各项指标,检验结果表明耐碱覆膜砂均优于尾追树脂液。表1常规支撑剂和耐碱覆膜砂性能测试结果实施例1:在A井实施尾追耐碱覆膜砂2过程中,按施工工序表完成层段压裂后,尾追耐碱覆膜砂2为1.5m3,替挤压裂液5m3,替挤后扩散压力10min。普通支撑剂3排布在压裂缝4的中前端,耐碱覆膜砂2则集中于压裂缝4的末端,靠近端口位置(图1、2)。以0.6m3/min施工排量注入液体增溶剂3m3,随后泵入3m3压裂液进行替挤,扩散压力30min,本层段固砂施工工艺结束(表2)。对下一层段固砂施工时,重复上述步骤,待全井压裂完毕后关井扩散压力150min,活动管柱后,上提管柱至未射孔井段以上。再次关井扩散压力240min,使用喷嘴放喷排液至井内压力降至3MPa以下,完井后关井60h再投产。表2A井尾追固砂工艺表实施例2:在B井实施尾追耐碱覆膜砂2过程中,按施工工序表完成层段压裂后,尾追耐碱覆膜砂2为3m3,替挤压裂液3m3,替挤后扩散压力20min。普通支撑剂3排布在压裂缝4的中前端,耐碱覆膜砂2则集中于压裂缝4的末端,靠近端口位置(图1、2)。以0.6m3/min施工排量注入液体增溶剂3m3,随后泵入3m3压裂液进行替挤,扩散压力20min,本层段固砂施工工艺结束(表3)。表3B井尾追固砂工艺表固砂施工工艺同实施例1。实施例3:在C井实施尾追耐碱覆膜砂2过程中,按施工工序表完成层段压裂后,尾追耐碱覆膜砂2为2m3,替挤压裂液4m3,替挤后扩散压力15min。普通支撑剂3排布在压裂缝4的中前端,耐碱覆膜砂2则集中于压裂缝4的末端,靠近端口位置(图1、2)。以0.6m3/min施工排量注入液体增溶剂3m3,随后泵入3m3压裂液进行替挤,扩散压力25min,本层段固砂施工工艺结束(表4)。表4C井尾追固砂工艺表固砂施工工艺同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三元复合驱油水井压裂的尾追固砂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1)按施工工序表完成层段压裂后,尾追耐碱覆膜砂1.5~3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三元复合驱油水井压裂的尾追固砂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按施工工序表完成层段压裂后,尾追耐碱覆膜砂1.5~3m3,替挤压裂液3~5m3,替挤后扩散压力10~20min;
(2)以0.5~0.7m3/min施工排量注入液体增溶剂2~4m3,随后泵入2~4m3压裂液进行替挤,扩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万富,王俐超,王飞,张新月,刘向斌,王庆国,孙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