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直径分层防砂注水全井反洗井一体化管柱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采井下工艺管柱
,具体地说是一种小直径分层防砂注水全井反洗井一体化管柱及方法。
技术介绍
疏松砂岩油藏是油田开发的主力,在开发中存在储层疏松、易出砂、单井钻遇层多、层间物性差异大等开发难点,分层防砂分层注水工艺技术是保持这类油藏地层能量的一种主要技术手段。目前机械分层防砂分层注水工艺技术主要应用于海上油田,由于其生产套管是7in及以上尺寸的生产套管,井眼尺寸相对较大,主要采用分层挂滤防砂后,再下入匹配的分层注水管柱,可以实现分层防砂、分层注水以及全井反洗井。但对于小直径生产套管(5-1/2in及以下)条件,若采用这种内外双管结构,以5-1/2in套管井为例,其套管内径通常为两种,防砂筛管最大可采用3-1/2inTBG基管,其基管接箍外径内通径为76mm;然而为保障测调配水,现有的配水器外径通常为其外径均大于适合于该套管尺寸可用最大筛管的内径。申请号为201811006392.7的专利申请“一种分层防砂分层注水一体化管柱及其下入”公开了一趟管柱实现分层防砂和分层注水两个功能的工艺管柱,但在此专利申请中,当注水井由于测调、停注、反洗井等工序后,由于地层压力波动易激励地层返吐出砂,砂埋防砂筛管与套管环空,反洗井液流通道会被返吐砂堵塞,无法实现注水工艺需要的定期全井反洗井功能;且配水器与筛管直接串联一体,筛管采用夹壁环空结构,筛管外径大,也无法满足这类小直径生产套管的分层防砂分层注水及全井反洗井要求。申请号为201810883804.9的专利申请“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直径分层防砂注水全井反洗井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以每个油层为一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括生产套管、设于所述生产套管内部的顶部扩张式封隔器和底部扩张式封隔器、以及所述的顶部扩张式封隔器和底部扩张式封隔器之间的防砂注水反洗井单元,所述防砂注水反洗井单元包括内层注水管柱和设于所述内层注水管柱外部的外层防砂管柱;所述子系统逐层叠加可以实现所述一体化管柱的多层分层防砂注水,每个子系统之间共用一个扩张式封隔器;最底层所述子系统的底部扩张式封隔器下端依次连接反洗井阀、打孔筛管和丝堵;/n所述外层防砂管柱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配水器套筒、第一挡砂封隔器、防砂筛管、第二挡砂封隔器、盲管、反洗井出水管和密封筒;所述配水器套筒侧壁上开设反洗井进水孔,所述反洗井出水管的管壁上开设反洗井出水孔;每个子系统中的所述顶部扩张式封隔器下端侧壁的轴向剖面均为Y形分叉结构,所述外层防砂管柱上部与所述Y形分叉结构的外侧分支连接,所述外层防砂管柱下部与底部扩张式封隔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直径分层防砂注水全井反洗井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以每个油层为一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括生产套管、设于所述生产套管内部的顶部扩张式封隔器和底部扩张式封隔器、以及所述的顶部扩张式封隔器和底部扩张式封隔器之间的防砂注水反洗井单元,所述防砂注水反洗井单元包括内层注水管柱和设于所述内层注水管柱外部的外层防砂管柱;所述子系统逐层叠加可以实现所述一体化管柱的多层分层防砂注水,每个子系统之间共用一个扩张式封隔器;最底层所述子系统的底部扩张式封隔器下端依次连接反洗井阀、打孔筛管和丝堵;
所述外层防砂管柱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配水器套筒、第一挡砂封隔器、防砂筛管、第二挡砂封隔器、盲管、反洗井出水管和密封筒;所述配水器套筒侧壁上开设反洗井进水孔,所述反洗井出水管的管壁上开设反洗井出水孔;每个子系统中的所述顶部扩张式封隔器下端侧壁的轴向剖面均为Y形分叉结构,所述外层防砂管柱上部与所述Y形分叉结构的外侧分支连接,所述外层防砂管柱下部与底部扩张式封隔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分层防砂注水全井反洗井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注水管柱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配水器、内油管和密插,所述配水器与所述扩张式封隔器下端的Y形分叉结构的内侧分支固定连接,且容置于所述配水器套筒内部,所述配水器外壁与所述配水器套筒内壁之间设有环空,所述密插插入所述密封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分层防砂注水全井反洗井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器套筒上部的内径均大于所述第一挡砂封、防砂筛管、第二挡砂封隔器、盲管、反洗井出水管和密封筒的内径,便于容置配水器;所述配水器套筒下部内径小于上部内径,便于与第一挡砂封隔器通过油管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分层防砂注水全井反洗井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砂筛管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第一挡砂封隔器和第二挡砂封隔器,所述第一挡砂封隔器位于对应油层的上方,所述第二挡砂封隔器位于对应油层的下方;所述第一挡砂封隔器上端连接配水器套筒,所述配水器套筒侧壁开设反洗井进水孔,所述第二挡砂封隔器与密封筒之间设有反洗井出水管。
5.一种小直径分层防砂注水全井反洗井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管柱下入
底层子系统的外层防砂管柱下入:从下到上依次将丝堵、打孔筛管、反洗井阀,以及底部扩张式封隔器、密封筒、反洗井出水管、盲管、第二挡砂封隔器、防砂筛管、第一挡砂封隔器、配水器套筒的外层防砂管柱连接下入,然后将下入的管柱用吊卡固定于井口;底层子系统的内层注水管柱下入:从下到上依次将密插、内油管、配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星政,马爱民,陈冠羽,陈冠合,刘戬,郑伟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东联石油设备有限公司,冯星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