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物顶层防渗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物顶层防渗水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物在构建完成后,顶层楼板外部是需要做防护处理的,该处理包括平整度、隔热层、防水层等部件,保证建筑物顶层不会出现因气候因素导致的过冷或者过热现象的发生,并且保证不会因雨雪天气造成顶层楼板漏水现象的发生。但是,在顶层防水层处理完毕后,随着建筑物使用时间的增长,会出现防水层老化现象的发生。由于目前的顶层防水采用的多为沥青铺设顶层结构实施防渗水作业,但是沥青在使用时间较长后,会出现老化现象的发生,导致失去防渗透的作用。综上所述,传统的建筑物顶层防渗水多采用以堵治渗的方式实施防渗水作业,这种结构使用寿命短,容易受到天气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失去防渗水的作用。另外,传统的房屋顶层结构中,由于阳光直射暴晒造成顶层内部在夏天过热,在冬天由于外部缺少保护层,造成顶层屋内气温较低。传统的方式是在房屋顶层顶板外侧设置保温层,采用保温层的空气隔绝模式实施防晒和保温作业,这种方式实施完成后,多采用扮装结构实施搭设,搭设后,在房屋顶层和保温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物顶层防渗水结构,包括设置在建筑物外墙(19)顶部的外沿防水层(22)以及设置在外沿防水层(22)底部与建筑物顶壁(18)之间的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渗装置包括安装在建筑物顶壁(18)上的槽板(5),槽板(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横板(4),横板(4)下方固定安装有纵向支柱(2),槽板(5)的底部与出水管(6)相连通,出水管(6)与送水管(17)相连通,送水管(17)与排水管(14)相连通,排水管(14)的下方与排污管(15)相连通,排污管(15)与建筑物纵向排水口(20)的顶部相连通,槽板(5)的上方设置有顶部平整板(13),顶部平整板(13)上开设有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顶层防渗水结构,包括设置在建筑物外墙(19)顶部的外沿防水层(22)以及设置在外沿防水层(22)底部与建筑物顶壁(18)之间的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渗装置包括安装在建筑物顶壁(18)上的槽板(5),槽板(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横板(4),横板(4)下方固定安装有纵向支柱(2),槽板(5)的底部与出水管(6)相连通,出水管(6)与送水管(17)相连通,送水管(17)与排水管(14)相连通,排水管(14)的下方与排污管(15)相连通,排污管(15)与建筑物纵向排水口(20)的顶部相连通,槽板(5)的上方设置有顶部平整板(13),顶部平整板(13)上开设有漏水孔(18),外沿防水层(22)的内侧底部与横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顶层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沿防水层(22)的截面为N字形槽板结构,外沿防水层(22)的下方中部设置有建筑物外墙卡槽(23),建筑物外墙(19)的顶部卡接在建筑物外墙卡槽(23)内,在槽板(5)两侧的横板(4)的顶部外侧均设置有顶部限位连接块(9),在外沿防水层(22)的内侧底部设置有与顶部限位连接块(9)相配合的外沿防水层连接限位槽(21),顶部限位连接块(9)卡接在外沿防水层连接限位槽(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顶层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板(5)为半圆形槽板结构,槽板(5)的顶部为开口结构,槽板(5)的两侧均设置有槽板端部挡板(25),在槽板(5)的槽底开设有出水孔(16),出水孔(16)的底部与出水管(6)的顶部相连通,出水管(6)垂直设置在槽板(5)的底部,出水管(6)的底部与送水管(17)的顶部相连通,送水管(17)水平设置在槽板(5)的底部,送水管(17)的一端为密封结构,送水管(17)的另一端与排水管(14)的侧面相连通,排水管(14)的安装方向与送水管(17)的安装方向在同一平面相互垂直,排水管(14)的底部与排污管(15)的顶部相连通,排污管(15)的安装方向与排水管(14)的安装方向相互垂直,排污管(15)的底部套装在建筑物纵向排水口(20)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顶层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板(4)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槽板(5)固定安装在两块横板(4)之间,槽板(5)与两块横板(4)为一体结构,在槽板(5)一侧的横板(4)的侧面设置有横板连接卡槽(7),在槽板(5)另一侧的横板(4)的侧面设置有与横板连接卡槽(7)相配合的横板连接卡块(8),横板连接卡槽(7)为长方形槽状结构,横板连接卡块(8)的形状为长方形块状结构,横板连接卡块(8)的长度与横板连接卡槽(7)长度相等,横板连接卡块(8)的宽度与横板连接卡槽(7)的深度相等,横板连接卡块(8)的厚度与横板连接卡槽(7)的槽宽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顶层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支柱(2)为圆柱形结构,在纵向支柱(2)的底部外侧开设有纵向支柱外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泉,焦涛,井朋光,袁新华,邱延昌,王合辉,吴敏刚,郭洋洋,吕晨洋,刘俊凯,彭传淼,李品,陈凯,刘连义,
申请(专利权)人:泰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