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支撑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381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房屋支撑梁结构,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该房屋支撑梁结构,包括支撑梁本体,所述支撑梁本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护板,且位于支撑梁本体左侧的护板内活动连接有转杆,转杆的前端贯穿护板的正面并固定连接有把手,位于支撑梁本体右侧的护板内固定连接有输水管,且输水管的右侧焊接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内腔与输水管的内腔连通。该房屋支撑梁结构,基于保护机构的设置,在对支撑梁使用炮机及人工破碎时,支撑梁所掉落的混凝土渣块能够被有效捕捉,同时在拆除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能够得到一定控制,避免对现场施工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的同时有效避免了渣块飞溅对人员及设备造成误伤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支撑梁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为一种房屋支撑梁结构。
技术介绍
支撑梁作为房屋建筑的核心骨架,对整体房屋结构起到连接及支撑的作用,相较传统的砖混结构房屋,其具有重量较轻,可缩短施工周期并具有良好稳定性,成本较低的优点,基于混凝土钢筋组成的支撑梁结构充分满足了当前房屋建筑需求。混凝土支撑拆除过程中,用炮机及人工破碎时,由上部破碎的混凝土块必然会掉落下来对主体结构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构件和预留的接茬钢筋有损伤,因此在拆除施工前应先对其采取对应的保护措施,具体措施为在拆除部位以下楼面满铺20厚木模板或竹跳板,以减小破碎后掉落下来混凝土渣块对其造成损伤。这样的拆除保护措施不仅增加了拆除成本,同时延长了拆除施工周期,从而对支撑梁的拆除效率造成了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房屋支撑梁结构,能够在对支撑梁进行拆除时有效保护下方楼面保证拆除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支撑梁拆除效率。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房屋支撑梁结构,包括支撑梁本体,所述支撑梁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屋支撑梁结构,包括支撑梁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本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护板(2),且位于支撑梁本体(1)左侧的护板(2)内活动连接有转杆(3),转杆(3)的前端贯穿护板(2)的正面并固定连接有把手(4),位于支撑梁本体(1)右侧的护板(2)内固定连接有输水管(5),且输水管(5)的右侧焊接有进水管(6),进水管(6)的内腔与输水管(5)的内腔连通,转杆(3)与输水管(5)之间设置有保护机构(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支撑梁结构,包括支撑梁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本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护板(2),且位于支撑梁本体(1)左侧的护板(2)内活动连接有转杆(3),转杆(3)的前端贯穿护板(2)的正面并固定连接有把手(4),位于支撑梁本体(1)右侧的护板(2)内固定连接有输水管(5),且输水管(5)的右侧焊接有进水管(6),进水管(6)的内腔与输水管(5)的内腔连通,转杆(3)与输水管(5)之间设置有保护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支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机构(7)包括网体(71)、吊绳(72)、吊环(73)、缓冲件(74)和抑尘件(75),所述网体(71)的左侧绕接在转杆(3)上,且网体(71)的右侧插接在输水管(5)的左侧内,网体(7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呈排状设置的吊绳(72),且吊绳(7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吊环(73),吊环(73)与支撑梁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网体(71)内呈等距阵列状固定连接有若干缓冲件(74)与抑尘件(7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支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体(71)的网孔呈正方形状,且网体(71)表面所采用的材料为竹束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浩琦刘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苑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