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装潢用建筑幕墙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潢
,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内装潢用建筑幕墙。
技术介绍
建筑幕墙指的是建筑物不承重的外墙护围,通常由面板和后面的支承结构组成,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面板的种类有很多大致分为玻璃、金属板、石板、陶瓷板等。公告号为CN20876325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幕墙组件及其碎拼建筑幕墙,包括第一幕墙本体,第一幕墙本体内设有多个第二幕墙本体,相邻的两个第二幕墙本体的的之间设有卡紧机构,相邻两个第二幕墙本体之间通过卡紧机构相连,第二幕墙本体靠近第一幕墙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第一幕墙本体的表面开设有与固定块相对应的第四凹槽,固定块和第四凹槽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螺纹孔通过螺栓紧固。但是这种建筑幕墙组件及其碎拼建筑幕墙施工时需要安装很多的螺栓,使得安装时间较长,当需要拆卸时,又需要将螺栓一一拧下,工序较为复杂,因此需要提供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建筑幕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装潢用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第三支撑机构以及幕墙拼接机构(1),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顶支架(2)以及用于将顶支架(2)与楼板相连的第一连接件(21),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底支架(3)以及用于将底支架(3)固定在地面上的固定件(31),所述第三支撑机构包括立支架(4),所述底支架(3)和顶支架(2)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立支架(4)竖直支撑在底支架(3)和顶支架(2)之间,所述幕墙拼接机构(1)包括安装框(11)以及固定连接在安装框(11)之间的幕墙本体(12),所述幕墙拼接机构(1)通过安装组件(13)安装在底支架(3)、顶支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装潢用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第三支撑机构以及幕墙拼接机构(1),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顶支架(2)以及用于将顶支架(2)与楼板相连的第一连接件(21),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底支架(3)以及用于将底支架(3)固定在地面上的固定件(31),所述第三支撑机构包括立支架(4),所述底支架(3)和顶支架(2)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立支架(4)竖直支撑在底支架(3)和顶支架(2)之间,所述幕墙拼接机构(1)包括安装框(11)以及固定连接在安装框(11)之间的幕墙本体(12),所述幕墙拼接机构(1)通过安装组件(13)安装在底支架(3)、顶支架(2)以及立支架(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装潢用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架(3)和顶支架(2)相对的一侧沿水平方向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32)和第二滑槽(22),所述立支架(4)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两端均固接有滑块(41),两个所述滑块(41)分别滑移连接在第一滑槽(32)和第二滑槽(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装潢用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13)包括插接条(131),所述插接条(131)由两条对称设置的燕尾块固定拼接组成,所述第一滑槽(32)和第二滑槽(22)的横截面积和形状相同,所述安装框(11)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滑槽(32)相同的第三滑槽(111),所述第三滑槽(111)设为燕尾槽,靠近所述底支架(3)的幕墙拼接机构(1)通过插接条(131)与第一滑槽(32)和第三滑槽(111)的配合拼接固定,在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幕墙拼接机构(1)通过插接条(131)和两个相对着的第三滑槽(111)的配合拼接固定,靠近所述顶支架(2)的幕墙拼接机构(1)通过第二滑槽(22)和第三滑槽(111)的配合拼接固定,所述幕墙拼接机构(1)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两边均设有立支架(4),所述幕墙拼接机构(1)与立支架(4)之间通过紧固件(14)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装潢用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14)包括插接柱(141)以及分别固接在插接柱(141)两端的连接块(142)和转动柱(143),所述安装框(11)内沿水平方向延伸开设有供连接块(142)和插接柱(141)穿设的通槽(112),所述立支架(4)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连接块(142)和转动柱(143)相配合的插接槽(42)和沉孔(44),所述插接槽(42)设置在立支架(4)内,且所述立支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城军,吕彤,孙荣亮,邢小忠,杨彩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茂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