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群英专利>正文

一种自清堵型地漏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35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清堵型地漏管,包括地漏管本体,所述地漏管本体的上端侧壁设有进水口,所述地漏管本体的内壁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地漏管本体的侧壁固定有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内设置有与进水口连接的弯形管,所述弯形管的下端安装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底部连接有储水桶,所述储水桶的底部与地漏管本体间通过排水管连通,所述安装壳体的底部固定有泵水筒,所述储水桶的底部设有固定有抵杆,所述抵杆的下端贯穿安装壳体并延伸至泵水筒内,所述抵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抵杆位于泵水筒内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活塞,所述泵水筒的底部连接有吸水管与出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够地漏管发生堵塞后,无需借助工具与外力即可实现自动的清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清堵型地漏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漏管
,尤其涉及一种自清堵型地漏管。
技术介绍
目前卫生间内均按有排水系统,一般由地漏、地漏管以及排水总管组成。在日常洗澡过程中,水流中会伴随较多的头发,尤其是女性的头发,通常较长会聚集在地漏处,造成排水缓慢。设置地漏的作用就是将头发等杂物挡住,避免进入地漏管内,但是还会有较多的头发进入内部,并且由于头发的聚集导致排水缓慢,通常会把地漏取下,提高排水效果,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较长的头发会在地漏管内缠绕堆积,最终会造成地漏管的堵塞,清理起来极为麻烦,并且常用的办法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清堵型地漏管,其能够地漏管发生堵塞后,无需借助工具与外力即可实现自动的清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清堵型地漏管,包括地漏管本体,所述地漏管本体的上端侧壁设有进水口,所述地漏管本体的内壁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地漏管本体的侧壁固定有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内设置有与进水口连接的弯形管,所述弯形管的下端安装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底部连接有储水桶,所述储水桶的底部与地漏管本体间通过排水管连通,所述安装壳体的底部固定有泵水筒,所述储水桶的底部设有固定有抵杆,所述抵杆的下端贯穿安装壳体并延伸至泵水筒内,所述抵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抵杆位于泵水筒内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活塞,所述泵水筒的底部连接有吸水管与出水管,所述吸水管、出水管以及排水管内均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地漏管本体内固定有与出水管连接的环形水管,所述环形水管的侧壁周向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出水头。优选地,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固定在地漏管本体内壁上的进水罩,所述进水罩罩设在进水口上,所述进水罩的罩口朝下并安装有挡网。优选地,所述排水管为软管,所述排水管的管径远小于进水口的口径。优选地,所述泵水筒的底部固定有泵气筒,所述泵气筒内设置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延伸至泵气筒内并与第二活塞固定,所述泵气筒的底部连接吸气管与出气管,所述地漏管本体的底部内壁嵌设有与出气管连通的环形气管,所述环形气管的内壁周向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吸气管与出气管内均安装有单向阀。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进水口、波纹管、储水桶以及泵水筒,能够在地漏管发生堵塞后,水进入储水桶内聚集,靠重力下降将清水迅速的挤入环形水管内,最终通过多个倾斜设置的出水头排出,使地漏管内的水形成旋涡状水流,提高流动性,从而实现自动排堵。2、通过设置泵气筒以及环形气管,能够将外界空气泵入地漏管的底部,地漏管的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进一步提高水的流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清堵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清堵型地漏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清堵型地漏管的环形水管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清堵型地漏管的实施例2示意图。图中:1地漏管本体、2环形水管、3进水罩、4挡网、5安装壳体、6弯形管、7波纹管、8储水桶、9排水管、10弹簧、11抵杆、12泵水筒、13吸水管、14第一活塞、15出水管、16泵气筒、17第二活塞、18吸气管、19出气管、20环形气管、21连接杆、22出水头、23进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自清堵型地漏管,包括地漏管本体1,地漏管本体1的上端侧壁设有进水口23,地漏管本体1的内壁安装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固定在地漏管本体1内壁上的进水罩3,进水罩3罩设在进水口23上,进水罩3的罩口朝下并安装有挡网4,水会通过进水罩3大量的涌入进水口23,通过挡网4能够避免杂物进入。地漏管本体1的侧壁固定有安装壳体5,安装壳体5内设置有与进水口23连接的弯形管6,弯形管6的下端安装有波纹管7,波纹管7的底部连接有储水桶8,储水桶8的底部与地漏管本体1间通过排水管9连通,排水管9为软管,排水管9的管径远小于进水口23的口径,以进水量远大于出水量,储水桶8内的水逐渐增多,重量逐渐提高,大于弹簧10的弹力。安装壳体5的底部固定有泵水筒12,储水桶8的底部设有固定有抵杆11,抵杆11的下端贯穿安装壳体5并延伸至泵水筒12内,抵杆11上套设有弹簧10,抵杆11位于泵水筒12内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活塞14,泵水筒12的底部连接有吸水管13与出水管15,吸水管13、出水管15以及排水管9内均安装有单向阀,地漏管本体1内固定有与出水管15连接的环形水管2,环形水管2的侧壁周向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出水头22,由于多个出水头22倾斜设置,清水快速的进入堵塞的地漏管本体1内,使地漏管本体1内的水流形成旋涡状,提高水流的流动性,从而便于将堵塞物顺着水流排走。本实施例使用时,当地漏管本体1发生堵塞时,水位不停的升高,当升高到进水罩3处时,水会通过进水罩3大量的涌入进水口23,通过挡网4能够避免杂物进入,通过弯形管6进入储水桶8内,由于进水口23的口径远大于排水管9管径,以进水量远大于出水量,储水桶8内的水逐渐增多,重量逐渐提高,大于弹簧10的弹力,从而通过抵杆11带动第一活塞14下移,由于泵水筒12内初始状态下装满清水,第一活塞14下移能够将泵水筒12内的水挤入出水管15,再进入环形水管2内,最终通过多个出水头22排出,由于多个出水头22倾斜设置,清水快速的进入堵塞的地漏管本体1内,使地漏管本体1内的水流形成旋涡状,提高水流的流动性,从而便于将堵塞物顺着水流排走,当地漏管本体1恢复正常时,水位下降,储水桶8停止进水,最终通过排水管9缓慢排入地漏管本体1内,弹簧10的弹力使储水桶8复位,第一活塞14上移,从而将外界清水通过吸水管13吸入泵水筒12内以供下次使用。实施例2: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泵水筒12的底部固定有泵气筒16,泵气筒16内设置有第二活塞17,第一活塞14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杆21,连接杆21的下端延伸至泵气筒16内并与第二活塞17固定,泵气筒16的底部连接吸气管18与出气管19,地漏管本体1的底部内壁嵌设有与出气管19连通的环形气管20,环形气管20的内壁周向设有多个出气孔,吸气管18与出气管19内均安装有单向阀。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活塞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清堵型地漏管,包括地漏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管本体(1)的上端侧壁设有进水口(23),所述地漏管本体(1)的内壁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地漏管本体(1)的侧壁固定有安装壳体(5),所述安装壳体(5)内设置有与进水口(23)连接的弯形管(6),所述弯形管(6)的下端安装有波纹管(7),所述波纹管(7)的底部连接有储水桶(8),所述储水桶(8)的底部与地漏管本体(1)间通过排水管(9)连通,所述安装壳体(5)的底部固定有泵水筒(12),所述储水桶(8)的底部设有固定有抵杆(11),所述抵杆(11)的下端贯穿安装壳体(5)并延伸至泵水筒(12)内,所述抵杆(11)上套设有弹簧(10),所述抵杆(11)位于泵水筒(12)内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活塞(14),所述泵水筒(12)的底部连接有吸水管(13)与出水管(15),所述吸水管(13)、出水管(15)以及排水管(9)内均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地漏管本体(1)内固定有与出水管(15)连接的环形水管(2),所述环形水管(2)的侧壁周向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出水头(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清堵型地漏管,包括地漏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管本体(1)的上端侧壁设有进水口(23),所述地漏管本体(1)的内壁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地漏管本体(1)的侧壁固定有安装壳体(5),所述安装壳体(5)内设置有与进水口(23)连接的弯形管(6),所述弯形管(6)的下端安装有波纹管(7),所述波纹管(7)的底部连接有储水桶(8),所述储水桶(8)的底部与地漏管本体(1)间通过排水管(9)连通,所述安装壳体(5)的底部固定有泵水筒(12),所述储水桶(8)的底部设有固定有抵杆(11),所述抵杆(11)的下端贯穿安装壳体(5)并延伸至泵水筒(12)内,所述抵杆(11)上套设有弹簧(10),所述抵杆(11)位于泵水筒(12)内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活塞(14),所述泵水筒(12)的底部连接有吸水管(13)与出水管(15),所述吸水管(13)、出水管(15)以及排水管(9)内均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地漏管本体(1)内固定有与出水管(15)连接的环形水管(2),所述环形水管(2)的侧壁周向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群英
申请(专利权)人:熊群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