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上临时工程桩基防冲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上临时工程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上临时工程桩基防冲刷装置。
技术介绍
水上临时工程主要是码头、栈桥和施工平台等结构,其基础多采用预制混凝土桩,钢管桩等,通过打桩设备直接打入河床。结构施工完毕后,桩基局部冲刷是影响桩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因素。圆柱桩周围的流场结构主要包括圆柱前的下行流、柱前冲击波和圆柱周围水流场的旋涡体系。而涡旋体系中的马蹄形漩涡是局部冲刷形成的主要原因,影响范围约为桩基外径一倍的范围处。为保护水上工程就要对桩基采取冲刷防护措施,主要是在桩柱周围加设抗冲刷装置。现有抗冲刷装置主要有传统的抛石法、扩大基础、护圈防护、桩体开缝防护和桩前排桩防护等装置结构。但抛石法需大量石材,适于可以就地取材,且水深不大,易于抛投的工程;扩大基础需在河床底部干枯或采用水下围堰施工;护圈的效果与放置高度、护圈的尺寸和护圈的形式有关,设定后不易调节,且对河床防冲刷效果不理想;开缝和桩前排桩护等受水流流向限制,在复杂流域难以实施。上述防冲刷装置一旦施工完毕后,后期维护和回收困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上临时工程桩基防冲刷装置,包括沉入河床的桩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柱上侧悬挂设置有挑梁,桩柱底部套设有与河床固定的喇叭状防护帽体;所述防护帽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帽头,防护帽体与帽头的连接处环绕设置有第一补强板,防护帽体的弯折部外侧环绕设置有第二补强板,防护帽体的内侧竖直设置有围绕桩柱中轴线分布并与桩柱滑动配合的冲泥板,防护帽体的底部环向的固定设置有穿入河床的锚钉;所述帽头为圆环状;所述挑梁两侧通过吊绳连接有套设在桩柱上的圆筒状夯锤;所述夯锤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吊绳的吊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上临时工程桩基防冲刷装置,包括沉入河床的桩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柱上侧悬挂设置有挑梁,桩柱底部套设有与河床固定的喇叭状防护帽体;所述防护帽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帽头,防护帽体与帽头的连接处环绕设置有第一补强板,防护帽体的弯折部外侧环绕设置有第二补强板,防护帽体的内侧竖直设置有围绕桩柱中轴线分布并与桩柱滑动配合的冲泥板,防护帽体的底部环向的固定设置有穿入河床的锚钉;所述帽头为圆环状;所述挑梁两侧通过吊绳连接有套设在桩柱上的圆筒状夯锤;所述夯锤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吊绳的吊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上临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伟亮,高璞,谢朋林,周俊龙,刘晓敏,马慧杰,贾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