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桩施工方法及混合桩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混合桩施工方法及混合桩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广州开始建造大量铁道系统,并扩大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冶金、港口、公路等领域。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地质条件符合管桩的使用特点,管桩的需求量猛增,从而迅速形成一个新兴的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年底,全国已有400多家管桩生产企业,生产各类管桩2.5亿米左右,产值达300多亿人民币,同时为管桩行业配套的辅助产品年产值也近250亿元,成为一个富有朝气的新兴产业,目前管桩已占全国水泥制品行业产值的50%左右。在这近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管桩项目先后获建材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管桩已被列为国家级新产品、原建设部重点推广新产品。管桩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同时也有着其适用性。现有的管桩施工方法,主要有静压沉桩法和锤击沉桩法两种,静压沉桩法是用静压反力将管桩压入岩土层,而锤击沉桩法则是靠强大的冲击力冲击管桩顶部将管桩贯入土层中,无论是静压沉桩法还是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预先准备的预制管桩向下插入至土体内预定的受弯区域以下的土壤层中,以在所述预制管桩的上方形成浇筑通道,其中,所述预制管桩的上端为开口端且其内部具有与所述开口端相连通的内通道,所述内通道中设置有靠近所述开口端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分隔所述内通道而形成上通道和下通道;/n通过所述浇筑通道将预先准备的钢筋笼放入到所述隔板上;/n往所述浇筑通道内浇筑混凝土,以填充所述上通道和所述浇筑通道而在所述受弯区域中形成现浇桩。/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混合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预先准备的预制管桩向下插入至土体内预定的受弯区域以下的土壤层中,以在所述预制管桩的上方形成浇筑通道,其中,所述预制管桩的上端为开口端且其内部具有与所述开口端相连通的内通道,所述内通道中设置有靠近所述开口端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分隔所述内通道而形成上通道和下通道;
通过所述浇筑通道将预先准备的钢筋笼放入到所述隔板上;
往所述浇筑通道内浇筑混凝土,以填充所述上通道和所述浇筑通道而在所述受弯区域中形成现浇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预先准备的预制管桩向下插入至土体内预定的受弯区域以下的土壤层中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预制管桩向下插入所述土体内,其中,所述开口端高出地面;
采用预先准备的推杆向下推压所述隔板,直至将所述预制管桩插入至所述受弯区域以下的土壤层中后,取出所述推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道内设置有多根沿所述上通道的内壁周向设置的第一锚筋。
技术研发人员:苗通,熊安书,李元,史海欧,侯建,刘雨龙,王欣欣,赵金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