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杨倩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清洁型铣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29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清洁型铣床,包括底座板、第一清洁腔道结构、第二清洁腔道结构和清洁结构,底座板的上端配合设有铣床本体,铣床本体纵向支块的上端设有工作板,工作板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底座板的前侧设有清洁箱,第一清洁腔道结构配合设置于工作板的内部,第二清洁腔道结构配合设置于工作板的后侧,该自动清洁型铣床,操作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及时高效负压吸进灰渣残屑,保证产生的灰渣残屑全部彻底吸走清洁,便于收集并统一处理,净化了工作环境,避免产生的灰渣残屑不及时清洁堵塞或污染加工配件情况的发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清洁效率,保证清洁质量,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清洁型铣床
本技术涉及铣削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自动清洁型铣床。
技术介绍
铣床主要指用铣刀对工件多种表面进行加工的机床,通常铣刀以旋转运动为主运动,工件和铣刀的移动为进给运动,它可以加工平面、沟槽,也可以加工各种曲面、齿轮等,随着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剧,数控编程开始广泛应用与于机床类操作,极大的释放了劳动力,数控编程铣床将逐步取代人工操作,对员工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当然带来的效率也会越来越高,但铣床在铣削加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灰渣残屑,这类灰渣残屑不及时处理,会堵塞或污染加工配件,这就需要及时做出清洁处理,传统的清洁操作大都人为完成,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即使少数专门的清洁设备也存在诸多问题,操作繁琐,不能够及时高效负压吸进灰渣残屑,无法保证产生的灰渣残屑全部彻底吸走清洁,清理的灰渣残屑不便于收集并统一处理,进而工作环境难以得到保障,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折扣,清洁效率低下,清洁质量不佳,无形中增加了人员的工作负担,因此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自动清洁型铣床的实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清洁型铣床,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净化了工作环境,避免产生的灰渣残屑不及时清洁堵塞或污染加工配件情况的发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清洁效率,保证清洁质量,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清洁型铣床,包括底座板、第一清洁腔道结构、第二清洁腔道结构和清洁结构;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上端配合设有铣床本体,铣床本体中纵向支块的上端设有工作板,工作板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底座板的前侧设有清洁箱;第一清洁腔道结构:所述第一清洁腔道结构配合设置于工作板的内部;第二清洁腔道结构:所述第二清洁腔道结构配合设置于工作板的左侧,且与工作板的内部空腔相通;清洁结构:所述清洁结构配合设置于清洁箱的内部;其中:还包括输尘软管、密封圈、箱门、控制开关组,所述工作板底端的出尘口通过输尘软管与清洁箱上部前端的进尘渣口相连,清洁箱的前侧为开口机构,密封圈配合设置于清洁箱的前侧,箱门通过铰链配合铰接于清洁箱前端开口的左侧,控制开关组设置于底座板的前侧,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铣床本体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操作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及时高效负压吸进灰渣残屑,保证产生的灰渣残屑全部彻底吸走清洁,便于收集并统一处理,净化了工作环境,避免产生的灰渣残屑不及时清洁堵塞或污染加工配件情况的发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清洁效率,保证清洁质量,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清洁腔道结构包括条形吸尘渣口、直角凸条和灰渣出口,所述条形吸尘渣口均匀设置于工作板的上部,且均与工作板的内部空腔相通,直角凸条配合设置于工作板内部底端左右两侧的夹角处,灰渣出口配合设置于工作板的底部,且与工作板的内部空腔相通,灰渣出口与输尘软管的上端相连,实现底部的灰渣残屑的快速吸入,保证清洁的彻底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清洁腔道结构包括矩形腔板、斜形腔板和吸尘渣口,所述矩形腔板配合设置于工作板的后侧,且与工作板的内部空腔相通,斜形腔板配合设置于矩形腔板上端进尘渣口处,且与工作板配合设置,吸尘渣口均匀设置于斜形腔板的右板壁上,且均与斜形腔板相通,实现侧面的灰渣残屑的吸入,保证清洁的彻底性。进一步的,所述清洁结构包括外置管、吸风机、滤网板和过滤棉,所述外置管对称设置于清洁箱左右两侧后端的圆口处,吸风机通过安装架配合设置于外置管的内部,滤网板自前至后倾斜设置于清洁箱的内部,滤网板位于外置管的前方,滤网板位于清洁箱上部进尘渣口的后方,过滤棉配合设置于滤网板的前侧,吸风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实现高效负压吸进灰渣残屑,提供阻隔存储,便于清洁处理。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侧板和固定孔,所述固定侧板对称设置于底座板的前后侧底端,固定孔均匀设置于固定侧板的上部,提供快速安装与牢靠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自动清洁型铣床,具有以下好处:1、将待铣削加工的工件放置工作板上端并固定,通过控制开关组调控,全方位进行铣削加工作业,在铣削的过程中,难免产生灰渣残屑,外置管内吸风机运转,产生清洁箱内外空气压力差,进而通过条形吸尘渣口将产生的灰渣残屑吸进工作板的内部空腔中,也可以经斜形腔板右板壁上均匀分布的吸尘渣口吸进,经矩形腔板吸进工作板的内部空腔中,之后灰渣残屑通过灰渣出口输出,进而保证产生的灰渣残屑全部彻底吸走清洁,提高清洁效率,保证清洁质量。2、灰渣残屑经输尘软管吸进清洁箱的内部,在滤网板和过滤棉的过滤隔离作用下,阻挡在清洁箱内部的滤网板和过滤棉前方,便于收集并统一处理,净化了工作环境,避免产生的灰渣残屑不及时清洁堵塞或污染加工配件情况的发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3、通过螺栓将固定侧板上部均匀分布的固定孔与安装部位连接,实现装置的安装固定,定期打开箱门对收集的灰渣残屑统一规范处理,密封圈保证箱门与清洁箱连接处的密闭性,避免灰渣的肆意泄漏,操作方便,清洁处理便捷,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工作板内部剖视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清洁结构内部剖视平面示意图。图中:1底座板、2铣床本体、3工作板、4第一清洁腔道结构、41条形吸尘渣口、42直角凸条、43灰渣出口、5第二清洁腔道结构、51矩形腔板、52斜形腔板、53吸尘渣口、6清洁箱、7清洁结构、71外置管、72吸风机、73滤网板、74过滤棉、8输尘软管、9密封圈、10箱门、11控制开关组、12固定侧板、13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清洁型铣床,包括底座板1、第一清洁腔道结构4、第二清洁腔道结构5和清洁结构7;底座板1:底座板1提供底部支撑,底座板1的上端配合设有铣床本体2,铣床本体2为铣削加工机械本体,铣床本体2中纵向支块的上端设有工作板3,工作板3提供铣削加工平台支撑,也为内部结构的设置提供空间支撑,工作板3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底座板1的前侧设有清洁箱6,提供灰尘残渣存储及内部结构安放的空间;第一清洁腔道结构4:第一清洁腔道结构4配合设置于工作板3的内部,第一清洁腔道结构4包括条形吸尘渣口41、直角凸条42和灰渣出口43,直角凸条42保证内部灰渣残屑能够顺利滑落至灰渣出口43中排出,条形吸尘渣口41均匀设置于工作板3的上部,且均与工作板3的内部空腔相通,直角凸条42配合设置于工作板3内部底端左右两侧的夹角处,灰渣出口43配合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清洁型铣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板(1)、第一清洁腔道结构(4)、第二清洁腔道结构(5)和清洁结构(7);/n所述底座板(1)的上端配合设有铣床本体(2),铣床本体(2)中纵向支块的上端设有工作板(3),工作板(3)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底座板(1)的前侧设有清洁箱(6);/n所述第一清洁腔道结构(4)配合设置于工作板(3)的内部;/n所述第二清洁腔道结构(5)配合设置于工作板(3)的左侧,且与工作板(3)的内部空腔相通;/n所述清洁结构(7)配合设置于清洁箱(6)的内部;/n其中:还包括输尘软管(8)、密封圈(9)、箱门(10)、控制开关组(11),所述工作板(3)底端的出尘口通过输尘软管(8)与清洁箱(6)上部前端的进尘渣口相连,清洁箱(6)的前侧为开口机构,密封圈(9)配合设置于清洁箱(6)的前侧,箱门(10)通过铰链配合铰接于清洁箱(6)前端开口的左侧,控制开关组(11)设置于底座板(1)的前侧,控制开关组(11)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铣床本体(2)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11)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清洁型铣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板(1)、第一清洁腔道结构(4)、第二清洁腔道结构(5)和清洁结构(7);
所述底座板(1)的上端配合设有铣床本体(2),铣床本体(2)中纵向支块的上端设有工作板(3),工作板(3)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底座板(1)的前侧设有清洁箱(6);
所述第一清洁腔道结构(4)配合设置于工作板(3)的内部;
所述第二清洁腔道结构(5)配合设置于工作板(3)的左侧,且与工作板(3)的内部空腔相通;
所述清洁结构(7)配合设置于清洁箱(6)的内部;
其中:还包括输尘软管(8)、密封圈(9)、箱门(10)、控制开关组(11),所述工作板(3)底端的出尘口通过输尘软管(8)与清洁箱(6)上部前端的进尘渣口相连,清洁箱(6)的前侧为开口机构,密封圈(9)配合设置于清洁箱(6)的前侧,箱门(10)通过铰链配合铰接于清洁箱(6)前端开口的左侧,控制开关组(11)设置于底座板(1)的前侧,控制开关组(11)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铣床本体(2)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11)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清洁型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洁腔道结构(4)包括条形吸尘渣口(41)、直角凸条(42)和灰渣出口(43),所述条形吸尘渣口(41)均匀设置于工作板(3)的上部,且均与工作板(3)的内部空腔相通,直角凸条(42)配合设置于工作板(3)内部底端左右两侧的夹角处,灰渣出口(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杨倩周庆兵
申请(专利权)人:黎杨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