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结构以及衣物处理装置,框架结构包括:支撑框架;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支撑框架的前面板及侧面板,所述前面板设有面板安装部,所述前面板适于通过所述面板安装部被安装至所述支撑框架,所述侧面板设有面板覆盖部,所述面板覆盖部适于覆盖所述面板安装部的至少部分表面。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框架结构,通过设置面板安装部以及面板覆盖部,通过面板安装部将前面板安装至支撑框架上,然后通过面板覆盖部覆盖面板安装部的至少部分表面,即面板覆盖部起到遮挡的作用,不仅可以防止面板安装部以及其上的部件外露而影响框架结构的外观,而且可以避免面板安装部以及其上的部件划伤衣物或用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框架结构以及衣物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衣物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框架结构以及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框架结构包括支撑框架以及设在支撑框架上的面板,组装时,需要分别在支撑框架和面板上打孔,然后通过多个螺钉将面板固定在支撑框架上。由于螺钉外露在面板的表面,凸出的螺钉易于与用户接触,可能会刮伤衣物或用户。因而,存在改进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可以避免划伤衣物或用户。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框架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框架结构,包括:支撑框架;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支撑框架的前面板及侧面板,所述前面板设有面板安装部,所述前面板适于通过所述面板安装部被安装至所述支撑框架,所述侧面板设有面板覆盖部,所述面板覆盖部适于覆盖所述面板安装部的至少部分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框架结构,通过设置面板安装部以及面板覆盖部,通过面板安装部将前面板安装至支撑框架上,然后通过面板覆盖部覆盖面板安装部的至少部分表面,即面板覆盖部起到遮挡的作用,不仅可以防止面板安装部以及其上的部件外露而影响框架结构的外观,而且可以避免面板安装部以及其上的部件划伤衣物或用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框架具有框架连接孔,所述面板安装部具有与所述框架连接孔位置对应的面板连接孔,其中,所述面板安装部通过穿设于所述面板连接孔和所述框架连接孔的面板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框架相连,且所述面板覆盖部在覆盖所述面板安装部的至少部分表面时覆盖所述面板连接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连接件包括:面板连接部,所述面板连接部设于所述面板连接件的背向所述面板安装部的一侧;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于所述面板连接件的朝向所述面板安装部的一侧且穿设于所述框架连接孔和所述面板连接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支脚,两个所述支脚适于在穿设所述面板连接孔和所述框架连接孔时发生弹性变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具有框架定位孔,所述面板安装部具有与所述框架定位孔位置对应的面板定位孔,其中,所述面板连接件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面板连接部的朝向所述面板安装部的一侧且与所述连接柱间隔布置,所述定位柱适于穿设所述框架定位孔和所述面板定位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连接部具有连接穿孔,所述面板安装部和所述支撑框架分别具有与所述连接穿孔位置对应的面板穿孔和框架穿孔,所述面板连接部通过穿设于所述连接穿孔、所述面板穿孔和所述框架穿孔的紧固件与所述面板安装部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面板连接件的位于所述面板安装部的背向所述支撑框架一侧的部分设有上凸的连接凸起,所述面板覆盖部的朝向所述面板安装部的一侧具有与所述连接凸起卡接的卡槽以将所述侧面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且通过所述面板覆盖部覆盖所述面板安装部的至少部分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连接件还包括:面板连接部,所述面板连接部设于所述面板安装部的背向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所述连接凸起设于所述面板连接部且与所述面板连接部之间限定出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卡槽的上边沿卡接于所述凹槽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面板安装部设在所述前面板的侧边沿且形成相对于所述前面板的外表面凹陷设置的内凹翻边,所述面板覆盖部设在所述侧面板的侧边沿且形成朝所述前面板弯折的覆盖翻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覆盖翻边覆盖所述内凹翻边的整个外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覆盖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前面板的外表面平齐。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框架结构。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所示的结构的分解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支撑框架的分解图;图6是图5中所示的A部的放大图;图7是图5中所示的B部的放大图;图8是图5中所示的C部的放大图;图9是图5中所示的支撑框架的组装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支撑框架的分解图;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支撑框架的组装图;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X部的放大图;图13是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门体组件的分解图;图14是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门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所示的D部的放大图;图16是图14中所示的E部的放大图;图17是图14中所示的F部的放大图;图1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干衣模块在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干衣模块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图20中所示的G部的放大图;图22是图20中所示的H部的放大图;图23是图20中所示的加强板的俯视图;图24是加强板与干衣单元的底座的组装图;图25是图24中所示的结构的仰视图;图26是图24中所示的结构的侧视图;图2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支撑框架与支撑结构的组装图;图28是图27中所示的I部的放大图;图2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支撑框架与支撑结构的分解图;图30是图29中所示的J部的放大图;图3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框架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支撑框架的分解图;图3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支撑框架的一个部装图;图34是图33中所示的结构的俯视图;图3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支撑框架的另一个部装图;图36是图35中所示的K部的放大图;图37是图35中所示的L部的放大图;图38是图35中所示的结构的俯视图;图39是图38中所示的M部的放大图;图4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侧面板与面板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1是图40中所示的N部的放大图;图4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面板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衣物处理装置100,箱体10,支撑框架11,第一容纳空间1101,第二容纳空间1102,框架连接孔1104,框架穿孔1105,框架定位孔1106,基座111,底板1111,侧围板1112,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框架;/n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支撑框架的前面板及侧面板,所述前面板设有面板安装部,所述前面板适于通过所述面板安装部被安装至所述支撑框架,所述侧面板设有面板覆盖部,所述面板覆盖部适于覆盖所述面板安装部的至少部分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架;
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支撑框架的前面板及侧面板,所述前面板设有面板安装部,所述前面板适于通过所述面板安装部被安装至所述支撑框架,所述侧面板设有面板覆盖部,所述面板覆盖部适于覆盖所述面板安装部的至少部分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具有框架连接孔,所述面板安装部具有与所述框架连接孔位置对应的面板连接孔,
其中,所述面板安装部通过穿设于所述面板连接孔和所述框架连接孔的面板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框架相连,且所述面板覆盖部在覆盖所述面板安装部的至少部分表面时覆盖所述面板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连接件包括:
面板连接部,所述面板连接部设于所述面板连接件的背向所述面板安装部的一侧;
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于所述面板连接件的朝向所述面板安装部的一侧且穿设于所述框架连接孔和所述面板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支脚,两个所述支脚适于在穿设所述面板连接孔和所述框架连接孔时发生弹性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具有框架定位孔,所述面板安装部具有与所述框架定位孔位置对应的面板定位孔,
其中,所述面板连接件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面板连接部的朝向所述面板安装部的一侧且与所述连接柱间隔布置,所述定位柱适于穿设所述框架定位孔和所述面板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链,苏真佑,刘文法,朱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