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离子体燃料重整装置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等离子体化工
,具体涉及一种等离子体燃料重整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燃料重整反应是指将两种或者多种燃料在辅助能量的作用下生成新的燃料或者化工原料的反应,其中乙炔加氢、二氧化碳加氢、重油加氢等都属于燃料重整反应。现有常规燃料重整反应通常是在高温度、高气压和特定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仍然存在能量效率低、反应路径冗长、产率选择性低的技术瓶颈。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分子活化手段,等离子体是不同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物质第四态,包括自由电子、正离子、负离子、激发态、自由基和中性粒子(原子和分子)等,整体呈中性,根据等离子体中重粒子的温度不同,可将其分成低温等离子体和高温等离子体。在等离子体状态下,可以调控活性氢自由基产生速率和外加温度,将待反应分子置于等离子体的放电区域中,提高反应活性和反应程度。现有等离子体技术用于燃料重整,通常是在低气压或者大气压条件下单独或者与催化剂协同进行燃料重整反应,而且通常得到的是高温等离子体,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9847673A公开了一种在大气压条件下利用电弧放电等离子体进行重油轻质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电弧放电形式,减少重油结焦,增加自由基产生效率,提高能量转换效率,但是生成的等离子体温度通常大于2000℃,同样的大气压条件下,中国专利文献CN106185806B公开了一种利用火花放电等离子体进行甲烷转化的装置和方法,将甲烷裂解成氢气和乙炔,改变等离子体放电模式,改变甲烷转化效率及产物的选择性,得到的等离子体温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等离子体燃料重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供应装置、配气装置、供气总阀(16)、等离子体反应器(22)、出气阀(23)、电源(18)和检测装置;/n所述燃料供应装置和所述配气装置均与所述供气总阀(16)连接,然后连接至等离子体反应器(22),所述等离子体反应器(22)连接至检测装置;/n所述燃料供应装置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四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是气体燃料支路,所述第四支路是气液燃料支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体燃料重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供应装置、配气装置、供气总阀(16)、等离子体反应器(22)、出气阀(23)、电源(18)和检测装置;
所述燃料供应装置和所述配气装置均与所述供气总阀(16)连接,然后连接至等离子体反应器(22),所述等离子体反应器(22)连接至检测装置;
所述燃料供应装置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四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是气体燃料支路,所述第四支路是气液燃料支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燃料重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气装置包括第三支路,所述第三支路是惰性气体支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燃料重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反应器(22)包括电极(19)、密闭的反应腔体(20)和地电极(21),所述电极(19)连接至电源(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燃料重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气体钢瓶(1)、第一减压阀(2)、第一止逆阀(3)和第一球阀(4),经聚四氟乙烯管依次连接至供气总阀(16);
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二气体钢瓶(5)、第二减压阀(6)、第二止逆阀(7)和第二球阀(8),经聚四氟乙烯管依次连接至供气总阀(16);
所述第一气体钢瓶(1)和所述第二气体钢瓶(5)内气体选自甲烷、乙烷、丙烷、乙炔、二氧化碳或氢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燃料重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总阀(16)为球阀,所述供气总阀(16)与所述等离子体反应器(22)之间设有压力表(17),通过聚四氟乙烯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燃料重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路包括液相泵(12)、第四气体钢瓶(13)和气液混合器(15),所述液相泵(12)和第四气体钢瓶(13)分别经聚四氟乙烯管连接到气液混合器(15),所述气液混合器(15)经聚四氟乙烯管连接到供气总阀(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燃料重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路包括第三气体钢瓶(9)、第三减压阀(10)、第三球阀(11),经聚四氟乙烯管依次连接至供气总阀(16);所述第三气体钢瓶内气体包括氩气、氦气和氮气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燃料重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18)为高压电源,选自直流、交流和脉冲电源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燃料重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19)为高压电极,包括同轴圆柱电极、板-板电极和针-针电极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燃料重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体(20)的壁厚≥3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燃料重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19)在所述反应腔体(20)中通过绝缘材料固定并与所述反应腔体20的壁隔开,绝缘材料厚度不小于3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涛,张帅,孙昊,高远,康少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