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靶向核磁共振造影和荧光成像功能的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磁共振成像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靶向核磁共振造影和荧光成像功能的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有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钆(Ⅲ)的复合物已被证实是特别有效的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多它灵已经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超过30%的患者需要它们来加速体内水质子的弛豫速度,从而增强不同生物组织的对比度和正常组织与患病部位之间的定位。荧光成像技术是生物研究和临床诊断中最广泛,最有力的可视化技术之一,具有选择性,可见性和可调性。荧光成像具有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优点,而且可以在细胞层面上监测生物分子的数量,定位和运动而不受损害。大多数有机发光材料在稀溶液中具有较好的荧光特性,但是在聚集状态下发光效率很低或不发光,这种现象称为浓度淬灭效应(concentration-quenchingeffect,CQE)。聚集诱导发光材料(AIE)与CQE材料的发光和淬灭截然相反,单分子分散不发光,在聚集体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靶向核磁共振造影和荧光成像功能的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制取初步产物/n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三乙胺溶解在二氯甲烷中,加入溴乙酰溴,在0℃下搅拌6~24h,所得产物经硅胶柱分离、旋干后,再与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三乙酸三叔丁酯和碳酸钾在乙腈中反应6~24h,所得产物经过滤和萃取后,获得产物甲基丙烯酸羟基乙基乙酸-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三乙酸三叔丁酯;/nS2:制取共聚物/n取4-氰基-4-(硫代苯甲酰)戊酸溶于1,4-二氧六环,加入聚合物瓶中,再加入水溶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羟基乙基乙酸-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靶向核磁共振造影和荧光成像功能的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取初步产物
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三乙胺溶解在二氯甲烷中,加入溴乙酰溴,在0℃下搅拌6~24h,所得产物经硅胶柱分离、旋干后,再与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三乙酸三叔丁酯和碳酸钾在乙腈中反应6~24h,所得产物经过滤和萃取后,获得产物甲基丙烯酸羟基乙基乙酸-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三乙酸三叔丁酯;
S2:制取共聚物
取4-氰基-4-(硫代苯甲酰)戊酸溶于1,4-二氧六环,加入聚合物瓶中,再加入水溶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羟基乙基乙酸-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三乙酸三叔丁酯和自由基引发剂,通入惰性气体保护,在多次冻融循环后,在60~80℃下反应12~24h,将所得产物在正己烷中沉降,23~25℃下真空干燥20~24h后,获得共聚物;
S3:制取嵌段共聚物
将步骤S2所得共聚物用1,4-二氧六环溶解后,加入2-(4-乙烯基)苯-1,2,2-三苯基乙烯和自由基引发剂,通入氮气保护,在多次冻融循环后,在60~80℃下反应12~24h,所得产物在正己烷中沉降、23~25℃下真空干燥20~24h后,获得嵌段共聚物;
S4:制取末端修饰的嵌段共聚物
将步骤S3所得嵌段共聚物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N-(2-氨乙基)马来酰亚胺盐酸盐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25~40℃下反应24~72h后,过滤去除不溶物,将N,N-二甲基甲酰胺旋干后,用二氯甲烷溶解,再加入三氟乙酸,在0℃下反应4~8h,所得产物沉降干燥后,获得末端修饰的嵌段共聚物;
S5:制取含有荧光的高弛豫率靶向核磁共振造影聚合物
将步骤S4所得的末端修饰的嵌段共聚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含巯基的多肽和N-甲基吗啉,25℃下反应2~6h后,加入GdCl3·6H2O,乙酸铵和异丙醇,50~60℃下反应24~48h,所得产物经透析、冻干后,即得含有荧光的高弛豫率靶向核磁共振造影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靶向核磁共振造影和荧光成像功能的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重量组分为1~20份,三乙胺的重量组分为1~10份,溴乙酰溴的重量组分为2~40份,1,4,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涛,夏彬,闫旭,陆杨,单文静,范雨萌,骆辰恺,栾钊,柯兆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