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化电镀漂洗水回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392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小型化电镀漂洗水回用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小型化电镀漂洗水回用系统,包括:安装框架、浓缩水箱、第一固液分离装置、第二固液分离装置和第一反渗透水处理装置;所述安装框架设有上安装室和下安装室;所述浓缩水箱安设在所述上安装室的左侧,所述增压循环泵和所述第一分离套管安设在所述上安装室的左侧,所述第二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固液两相水泵和第二分离套管;所述固液两相水泵和所述第二分离套管安设在所述上安装室的右侧;所述第一高压水泵安设在所述下安装室的右侧上方、所述第三分离套管安设在所述下安装室的右侧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小型化电镀漂洗水回用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处理效率高,适用于小型化生产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化电镀漂洗水回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电镀漂洗水回用系统。
技术介绍
在表面处理行业,需要含有多种重金属的漂洗水进行处理,如对漂洗水进行杂质分离、去重金属、污水达标净化等一系列操作,来对漂洗水的回收利用,既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降低生产成本。然而,现有的漂洗水处理设备,往往体积庞大、结构复杂、维护费用高昂,特别是不利于在小型生产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电镀漂洗水回用系统,针对上述问题,实现对表面处理行业中产生的漂洗水进行处理、回收利用,该小型化电镀漂洗水回用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可便捷应用于表面处理的小型生产线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型化电镀漂洗水回用系统,包括:安装框架、浓缩水箱、第一固液分离装置、第二固液分离装置和第一反渗透水处理装置;所述安装框架设有上安装室和下安装室;所述浓缩水箱安设在所述上安装室的左侧,所述浓缩水箱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且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所述浓缩水箱的上部,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浓缩水箱的下部;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增压循环泵和第一分离套管,所述第一分离套管包括:第一外套管和第一内套管,且所述第一内套管由TMF管式膜制成,所述第一外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内套管上,所述第一外套管上设有第三出水口;所述增压循环泵和所述第一分离套管安设在所述上安装室的左侧,所述增压循环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导通,所述增压循环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内套管的进水口导通,所述第一内套管的出水口设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导通;所述第二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固液两相水泵和第二分离套管;所述第二分离套管包括:第二外套管和第二内套管,所述第二外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二内套管上,所述第二内套管上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第二外套管上设有第四出水口;所述固液两相水泵和所述第二分离套管安设在所述上安装室的右侧,所述固液两相水泵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导通,所述固液两相水泵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内套管的进口端导通,所述第二内套管的出口端设有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高压水泵和第三分离套管,所述第三分离套管包括:第三外套管和第三内套管,所述第三内套管由RO膜制成,所述第三外套管套设在说书第三内套管上,所述第三外套管上设有第五出水口;所述第一高压水泵安设在所述下安装室的右侧上方、所述第三分离套管安设在所述下安装室的右侧下方,所述第一高压水泵的进口端与所述第四出水口导通,所述第一高压水泵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内套管的进口端导通,所述第三套管的出口端设有第三开关。采用该技术方案的小型化电镀漂洗水回用系统结构简单、固液分离效率高、电镀废水处理效果好,可以实现小型化,用于小型生产线,同时,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二开关包括:铰接部、凸台部和卡扣;所述铰接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外套管上,所述凸台部铰接在所述铰接部上,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凸台部上,所述第二内套管的出口端设有凹槽和卡槽,所述凸台部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卡扣卡接在所述卡槽内。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对第二开关的结构改进,在对废渣的分离、加压、块状化时,可以避免开关的堵塞,降低损坏的概率。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排放装置,所述排放装置用于将固液混合物挤出所述第二出水口;所述排放装置包括:排放电机和排放螺旋杆;所述排放螺旋杆安设在所述第二出水口内,所述排放螺旋杆与所述排放电机的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排放电机用于带动所述排放螺旋杆转动。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增设的排放装置实现对废渣的压紧,进一步地实现对废渣的固化,减少废渣的体积,便于运输。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内套管上设有多条螺旋渗透通孔,且所述螺旋渗透通孔的两端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内套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导通。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废液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废液中水的溢出效率,从而提高废水处理速度。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为电磁阀,且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三开关、所述增压循环泵、所述第一高压水泵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废渣、废液处理过程的自动控制。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第四出水口处设有第四开关,且所述第四开关为电磁阀;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设在所述固液两相水泵的出口处,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报警器和所述第四开关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增设报警器,可以对废渣废液分离过程的及时反馈,避免废渣拥堵,导致固液两相水泵损坏,以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耐磨片,所述耐磨片固定在所述凸台部上。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增设耐磨片,可以提高凸台部的使用寿命。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二内套管由耐磨材料制成。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避免第二内套管因废渣的摩擦而磨损。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漂浮式吸盘;所述漂浮式吸盘设有真空结构,所述漂浮式吸盘位于所述浓缩水箱内,所述漂浮式吸盘的尾端与所述增压循环泵的进水口导通。通过增设漂浮式吸盘,可以确保该第一固液分离装置获取的为上层的稀释电镀漂洗水,避免杂质进入,影响漂洗水的浓缩。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静电发生装置,所述浓缩水箱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静电发生装置的阴极与所述浓缩水箱导通。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对电镀漂洗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电化学反应,生成沉淀物,降低后续处理过程中的液体浓度,同时有利于对重金属的回收利用。基于上述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基于将上层液体与下层固液混合物进行分离,再进行分开处理的思路,通过增设第一固液分离装置,实现了上层液体的浓缩,通过第二固液分离装置的固液分离、液体循环、固体压缩,实现了对废渣的处理,通过第一反渗透水处理,实现了对废水的循环处理。该小型化电镀漂洗水回用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处理效率高,可适用于小型化生产线的电镀废水的处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小型化电镀漂洗水回用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漂浮式吸盘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分离套管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标示:1、安装框架;101、上安装室;102、下安装室;2、浓缩水箱;201、第一进水口;202、第一出水口;203、第二出水口;3、增压循环泵;301、漂浮气囊;302、吸盘;4、第一分离套管;401、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化电镀漂洗水回用系统,包括:安装框架、浓缩水箱、第一固液分离装置、第二固液分离装置和第一反渗透水处理装置;/n所述安装框架设有上安装室和下安装室;/n所述浓缩水箱安设在所述上安装室的左侧,所述浓缩水箱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且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所述浓缩水箱的上部,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浓缩水箱的下部;/n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增压循环泵和第一分离套管,所述第一分离套管包括:第一外套管和第一内套管,且所述第一内套管由TMF管式膜制成,所述第一外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内套管上,所述第一外套管上设有第三出水口;/n所述增压循环泵和所述第一分离套管安设在所述上安装室的左侧,所述增压循环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导通,所述增压循环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内套管的进水口导通,所述第一内套管的出水口设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导通;/n所述第二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固液两相水泵和第二分离套管;所述第二分离套管包括:第二外套管和第二内套管,所述第二外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二内套管上,所述第二内套管上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第二外套管上设有第四出水口;/n所述固液两相水泵和所述第二分离套管安设在所述上安装室的右侧,所述固液两相水泵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导通,所述固液两相水泵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内套管的进口端导通,所述第二内套管的出口端设有第二开关;/n所述第一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高压水泵和第三分离套管,所述第三分离套管包括:第三外套管和第三内套管,所述第三内套管由RO膜制成,所述第三外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三内套管上,所述第三外套管上设有第五出水口;/n所述第一高压水泵安设在所述下安装室的右侧上方、所述第三分离套管安设在所述下安装室的右侧下方,所述第一高压水泵的进口端与所述第四出水口导通,所述第一高压水泵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内套管的进口端导通,所述第三套管的出口端设有第三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化电镀漂洗水回用系统,包括:安装框架、浓缩水箱、第一固液分离装置、第二固液分离装置和第一反渗透水处理装置;
所述安装框架设有上安装室和下安装室;
所述浓缩水箱安设在所述上安装室的左侧,所述浓缩水箱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且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所述浓缩水箱的上部,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浓缩水箱的下部;
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增压循环泵和第一分离套管,所述第一分离套管包括:第一外套管和第一内套管,且所述第一内套管由TMF管式膜制成,所述第一外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内套管上,所述第一外套管上设有第三出水口;
所述增压循环泵和所述第一分离套管安设在所述上安装室的左侧,所述增压循环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导通,所述增压循环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内套管的进水口导通,所述第一内套管的出水口设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导通;
所述第二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固液两相水泵和第二分离套管;所述第二分离套管包括:第二外套管和第二内套管,所述第二外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二内套管上,所述第二内套管上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第二外套管上设有第四出水口;
所述固液两相水泵和所述第二分离套管安设在所述上安装室的右侧,所述固液两相水泵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导通,所述固液两相水泵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内套管的进口端导通,所述第二内套管的出口端设有第二开关;
所述第一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高压水泵和第三分离套管,所述第三分离套管包括:第三外套管和第三内套管,所述第三内套管由RO膜制成,所述第三外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三内套管上,所述第三外套管上设有第五出水口;
所述第一高压水泵安设在所述下安装室的右侧上方、所述第三分离套管安设在所述下安装室的右侧下方,所述第一高压水泵的进口端与所述第四出水口导通,所述第一高压水泵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内套管的进口端导通,所述第三套管的出口端设有第三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电镀漂洗水回用系统,所述第二开关包括:铰接部、凸台部和卡扣;
所述铰接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蛟
申请(专利权)人:首固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