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微纳米气浮污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的为一种高效微纳米气浮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石油开采与炼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油污水,为了使污水净化后资源化利用或达标外排处置,处理工程中现在不同的浮选与沉降工艺,其中常规正压溶气气浮在除油及悬固体去除方面广泛应用,但我国压力溶气气浮或采用金属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溶气效果差、回流比高、占地面积达、处理效率低等现有正压溶气气浮经过空气与水在双重加压条件下混合,通过溶气释放器减压释放出气泡与污水中加入的混凝剂与助凝剂形成絮体相结合上浮至表面,实现水中固体污染物的去除。现有的传统正压溶气气浮系统由正压溶气系统、药剂混合反应区、浮选分离区、增压泵、溶气罐、溶气释放器,有增压泵将30%浮选后水回流至溶气罐经过压缩空气加压与水溶解混合,污水经投加絮凝剂与助凝剂在混合反应区内形成密实絮体,溶气水经溶气释放器释放大量气泡与水中絮体黏连结合在浮选分离区内结合上浮至表面,由刮渣机排至浮渣槽,经浮选净化后的污水由中下部排出。密度较大泥沙由底部压力排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微纳米气浮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高效气液混合泵(1)、负压流量控制器(2)、微纳米溶气制备器(3)、微涡旋反应器(4)、引发管式溶气释放器(5)、涡旋混合反应器(6)、絮凝剂加药装置(7)、助凝剂加药装置(8)、絮凝微纳米气泡混合反应槽(9)、机械刮渣机(10)、出渣口(11)、斜管聚集澄清器(12)、出水口(13)和排泥排沙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气液混合泵(1)通过管道分别与负压流量控制器(2)、微纳米溶气制备器(3)和絮凝微纳米气泡混合反应槽(9)连接,所述涡旋混合反应器(6)、絮凝剂加药装置(7)和助凝剂加药装置(8)均通过导管与微涡旋反应器(4)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微纳米气浮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高效气液混合泵(1)、负压流量控制器(2)、微纳米溶气制备器(3)、微涡旋反应器(4)、引发管式溶气释放器(5)、涡旋混合反应器(6)、絮凝剂加药装置(7)、助凝剂加药装置(8)、絮凝微纳米气泡混合反应槽(9)、机械刮渣机(10)、出渣口(11)、斜管聚集澄清器(12)、出水口(13)和排泥排沙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气液混合泵(1)通过管道分别与负压流量控制器(2)、微纳米溶气制备器(3)和絮凝微纳米气泡混合反应槽(9)连接,所述涡旋混合反应器(6)、絮凝剂加药装置(7)和助凝剂加药装置(8)均通过导管与微涡旋反应器(4)连接,所述微涡旋反应器(4)通过导管与引发管式溶气释放器(5)连接,所述引发管式溶气释放器(5)位于絮凝微纳米气泡混合反应槽(9)内,所述涡旋混合反应器(6)、絮凝剂加药装置(7)、助凝剂加药装置(8)均通过通过导管与絮凝微纳米气泡混合反应槽(9)连接,所述机械刮渣机(10)设置于絮凝微纳米气泡混合反应槽(9)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微纳米气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渣口(11)和出水口(13)分别设置于絮凝微纳米气泡混合反应槽(9)两侧,且出渣口(11)和出水口(13)与絮凝微纳米气泡混合反应槽(9)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微纳米气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排沙口(14)与絮凝微纳米气泡混合反应槽(9)连通,且排泥排沙口(14)设置于絮凝微纳米气泡混合反应槽(9)的一侧靠近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微纳米气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聚集澄清器(12)设置于絮凝微纳米气泡混合反应槽(9)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哲,陈鲁宁,陆涛,王汉满,杜长玉,宫传奇,
申请(专利权)人:宫传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