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脑樟叶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84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龙脑樟叶研磨装置,包括研钵,所述研钵左侧壁焊接固定有管,所述管底部中部安装有阀,所述管顶部与液氮罐连通,所述液氮罐外侧包裹有隔温层,卡齿固定在所述研钵左右侧臂上部,左右所述卡齿上部连接有臂,左右所述臂上部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中部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上部安装有轴头,所述轴头上部焊接有转盘和把手,所述轴头下部连接有研杵,所述研杵底部焊接有杵头,所述杵头正下方的所述研钵的底部加工有杵槽,所述杵槽中心加工有落料口,所述研钵底部还加工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具有提高研磨效果、降低液氮使用量、提高液氮冷冻效果的优点,同时研磨时更加省力、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龙脑樟叶研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研磨装置
,具体是一种龙脑樟叶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龙脑樟既是名贵稀有的药材,又是高级香料,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植物黄金的美誉。龙脑樟原产于印尼苏门答腊岛,龙脑最早记载于南北朝,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中医典籍中龙脑被称为天然冰片,因极具透皮功能,被归于芳香开窍类药材。在香料生产过程中,实验室通常需要对龙脑樟叶进行研磨,再将研磨后得到的物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依次判断材料的理化性质,对企业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技术中,龙脑樟叶的研磨通常使用研钵人工研磨,但是研磨过程中容易研磨不均匀,研磨时间过程中的氧化也会影响实验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龙脑樟叶研磨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龙脑樟叶研磨装置,包括研钵,所述研钵左侧壁焊接固定有管,所述管底部中部安装有阀,所述管顶部与液氮罐连通,所述液氮罐上部螺栓安装有盖,所述液氮罐外侧包裹有隔温层,卡齿固定在所述研钵左右侧臂上部,左右所述卡齿上部连接有臂,左右所述臂上部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中部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上部安装有轴头,所述轴头上部焊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端面焊接有把手,所述轴头下部连接有研杵,所述研杵底部焊接有杵头,所述杵头正下方的所述研钵的底部加工有杵槽,所述杵槽中心加工有落料口,所述研钵底部还加工有凹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研钵壁中设置有通路和出液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管与所述通路和出液口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隔温层材质为泡沫或橡胶材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杵头为半球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杵槽与所述杵头间隙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凹槽为V型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龙脑樟叶置于所述研钵中,此时向所述液氮罐中加入液氮,并将所述阀打开,液氮会沿着所述通路从所述出液口缓慢流出,液氮从所述研钵四周均匀流出并沉积在所述凹槽中,然后将所述阀关闭,使得所述研钵中的龙脑樟叶被液氮均匀降温,避免了直接加入液氮造成的龙脑樟叶局部降温,影响研磨效果,同时提高了液氮使用率,避免原料的浪费;然后将冷冻后的龙脑樟叶拨入所述杵槽中,转动所述把手,使所述杵头充分旋转研磨,研磨好的粉末会自动由所述出料口落出,即可收集进行后续操作,这样大大提高了研磨效果、降低了液氮使用量、提高了液氮冷冻效果,同时研磨时更加省力、彻底。本技术结构简单、研磨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龙脑樟叶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龙脑樟叶研磨装置中研钵的透视图。图3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研钵,2-管,201-通路,202-出液口,3-阀,4-液氮罐,5-盖,6-隔温层,7-卡齿,8-臂,9-横梁,10-轴头,11-轴承,12-转盘,13-把手,14-研杵,15-杵头,16-杵槽,17-落料口,18-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龙脑樟叶研磨装置,包括研钵1,所述研钵1左侧壁焊接固定有管2,所述研钵1壁中设置有通路201和出液口202,所述管2与所述通路201和出液口202连通,所述管2底部中部安装有阀3,所述管2顶部与液氮罐4连通,所述液氮罐4上部螺栓安装有盖5,所述液氮罐4外侧包裹有隔温层6,所述隔温层6材质为泡沫或橡胶材质,卡齿7固定在所述研钵1左右侧臂上部,左右所述卡齿7上部连接有臂8,左右所述臂8上部连接有横梁9,所述横梁9中部安装有轴承11,所述轴承11上部安装有轴头10,所述轴头10上部焊接有转盘12,所述转盘12上端面焊接有把手13,所述轴头10下部连接有研杵14,所述研杵14底部焊接有杵头15,所述杵头15为半球形,所述杵头15正下方的所述研钵1的底部加工有杵槽16,所述杵槽16与所述杵头15间隙配合,所述杵槽16中心加工有落料口17,所述研钵1底部还加工有凹槽18,所述凹槽18为V型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龙脑樟叶置于所述研钵1中,此时向所述液氮罐4中加入液氮,并将所述阀3打开,液氮会沿着所述通路201从所述出液口202缓慢流出,液氮从所述研钵1四周均匀流出并沉积在所述凹槽18中,然后将所述阀3关闭,使得所述研钵1中的龙脑樟叶被液氮均匀降温,避免了直接加入液氮造成的龙脑樟叶局部降温,影响研磨效果,同时提高了液氮使用率,避免原料的浪费;然后将冷冻后的龙脑樟叶拨入所述杵槽16中,转动所述把手13,使所述杵头15充分旋转研磨,研磨好的粉末会自动由所述出料口17落出,即可收集进行后续操作,这样大大提高了研磨效果、降低了液氮使用量、提高了液氮冷冻效果,同时研磨时更加省力、彻底。本技术结构简单、研磨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龙脑樟叶研磨装置,包括研钵(1),其特征在于:所述研钵(1)左侧壁焊接固定有管(2),所述管(2)底部中部安装有阀(3),所述管(2)顶部与液氮罐(4)连通,所述液氮罐(4)上部螺栓安装有盖(5),所述液氮罐(4)外侧包裹有隔温层(6),卡齿(7)固定在所述研钵(1)左右侧臂上部,左右所述卡齿(7)上部连接有臂(8),左右所述臂(8)上部连接有横梁(9),所述横梁(9)中部安装有轴承(11),所述轴承(11)上部安装有轴头(10),所述轴头(10)上部焊接有转盘(12),所述转盘(12)上端面焊接有把手(13),所述轴头(10)下部连接有研杵(14),所述研杵(14)底部焊接有杵头(15),所述杵头(15)正下方的所述研钵(1)的底部加工有杵槽(16),所述杵槽(16)中心加工有落料口(17),所述研钵(1)底部还加工有凹槽(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龙脑樟叶研磨装置,包括研钵(1),其特征在于:所述研钵(1)左侧壁焊接固定有管(2),所述管(2)底部中部安装有阀(3),所述管(2)顶部与液氮罐(4)连通,所述液氮罐(4)上部螺栓安装有盖(5),所述液氮罐(4)外侧包裹有隔温层(6),卡齿(7)固定在所述研钵(1)左右侧臂上部,左右所述卡齿(7)上部连接有臂(8),左右所述臂(8)上部连接有横梁(9),所述横梁(9)中部安装有轴承(11),所述轴承(11)上部安装有轴头(10),所述轴头(10)上部焊接有转盘(12),所述转盘(12)上端面焊接有把手(13),所述轴头(10)下部连接有研杵(14),所述研杵(14)底部焊接有杵头(15),所述杵头(15)正下方的所述研钵(1)的底部加工有杵槽(16),所述杵槽(16)中心加工有落料口(17),所述研钵(1)底部还加工有凹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朝金栾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巨邦香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