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小华专利>正文

一种传染科病房用餐具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81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传递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传染科病房用餐具传递装置,包括传递通道、负压仓、设备仓、消毒舱和传送机构;传递通道包括通道间、仓门、观察窗、通道墙体和病患窗,通道间侧壁由通道墙体构成且通道墙体之间相互密封连接,仓门和病患窗分别安装于通道间两端,观察窗分别安装于仓门和病患窗内侧并通过密封胶条与仓门和病患窗保持相对滑动连接;负压仓还包括抽气泵接口和换气通道,与现有传染科病房用餐具传递装置相比,通过多重消杀手段组合,大大提高了对餐具上可能潜在病菌的杀灭率,同时安装方便能够有效配合负压病房使用,有效减小了病菌的扩散,提高了隔离治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染科病房用餐具传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递装置
,具体为一种传染科病房用餐具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感染科主要是针对一些感染性的疾病进行诊断,感染性疾病中,以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结核病最为多见,主要是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以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一定条件下造成流行传播,当然也包括一些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如冠状病毒、SARS病毒等导致的疾病,这些病患首先采用的就是隔离治疗;对于普通患者日常进食用餐来说,传统用餐方式可通过人递、自取等方式进行,而对于这类传染性极强的病患来说,采用传统方式则会大大提高传染性,即使是医护人员通过携带或者通道进行携带的话,也会使取餐具的医护人员造成一定程度的感染率,同时取出的餐具可能携带部分病毒而导致外部病菌扩散,给隔离治疗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传染科病房用餐具传递装置,通过多重消杀手段组合,大大提高了对餐具上可能潜在病菌的杀灭率,同时安装方便能够有效配合负压病房使用,有效减小了病菌的扩散,提高了隔离治疗效率。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传染科病房用餐具传递装置,包括传递通道、负压仓、设备仓、消毒舱和传送机构;传递通道包括通道间、仓门、观察窗、通道墙体和病患窗,通道间侧壁由通道墙体构成且通道墙体之间相互密封连接,仓门和病患窗分别安装于通道间两端,观察窗分别安装于仓门和病患窗内侧并通过密封胶条与仓门和病患窗保持相对滑动连接;负压仓、负压仓还包括抽气泵接口和换气通道,负压仓安装于传递通道顶部并与传递通道连通,抽气泵接口和换气通道均安装于负压仓顶部并均与负压仓连通,抽气泵接口外接抽气泵并将负压仓内气体抽出,使负压仓内及通道间与外部之间迅速形成负压;设备仓、设备仓由蒸汽通道、机箱和底座构成,蒸汽通道和机箱并排安装于底座表面,电机A和锥齿轮组均安装于机箱内部,锥齿轮组一端传动轴贯穿延伸至通道间内并与通道间通过密封轴承连接,锥齿轮组另一端传动轴与电机A相连接,蒸汽通道内部安装有蒸汽接口,蒸汽接口顶部连通固定有多个蒸汽通孔,蒸汽通道的一侧安装有排水阀;消毒舱、消毒舱还包括风道管、电热丝和保护器,风道管和保护器均安装于消毒舱顶部,且风道管与消毒舱连通,电热丝固定连接于风道管内侧;传送机构、传送机构由餐具传送带、链条、齿轮和安装柱构成,链条安装于通道间底部,齿轮呈对称设置于链条内侧,且链条通过齿轮传动,位于链条一侧的齿轮与锥齿轮组的传动轴相连接,餐具传送带安装于链条顶部并通过安装柱与链条相连接,蒸汽通道内的蒸汽通过蒸汽通孔对传送机构上的餐具进行高温冲蒸。优选的,通道墙体从内至外分别由光壁、保温层和加固层构成,光壁表面安装有多组紫外灯管。优选的,换气通道由换气管和抽气扇构成,且换气管嵌入设置于负压仓中并与负压仓相连通,抽气扇安装于换气管的端口位置。优选的,仓门的侧面安装有控制器,且控制器内置PLC,紫外灯管、抽气扇、电机A和电热丝之间并联接入保护器,且紫外灯管、抽气扇、电机A和电热丝的控制端均接入控制器中。优选的,餐具传送带为软硅胶材质,餐具传送带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餐具传送带的表面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条。优选的,传递通道的侧棱边缘位置开设有密封槽。优选的,机箱的一侧安装有散热片。优选的,蒸汽通孔贯穿通道间底壁,并集中开设于通道间后半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优点主要体现为:优点1:通过设置的蒸汽通道通过蒸汽接口连接外部蒸汽管道,同时蒸汽接口中安装有单向阀,蒸汽通过蒸汽接口和蒸汽通道将高热的蒸汽鼓入通道间靠传送机构尾部位置,并对餐具传送带上的餐具进行高温蒸杀,尤其是餐具底部,由于紫外灯管能发出照射紫外线波长在240~280nm范围的光波,而这个范围内紫外线波长最具杀伤力,容易破坏细菌病毒中的DNA或RNA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尤其在波长为253.7时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最强,此波段与微生物细胞核中的脱氧核糖核酸的紫外线吸收和光化学敏感性范围重合,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具外套膜的正链单股RNA病毒,经过高温持续蒸杀和紫外线波长可实现有效杀灭。优点2:通过设置在消毒舱顶部的风道管和电热丝可将蒸汽处理后的餐具通过热风进行持续烘干,同时通过密封槽中添加密封胶将通道间缝隙进行密封,通道间两端的观察窗与仓门之间通过密封胶条保持滑动,且外部输入管道相互独立,密封程度较高,同时有效杀灭效果能够达到GBT35428-2017标准下的对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的要求,可有效配合负压病房通道进行安装。优点3:通过设置的餐具传送带便于将餐具放置,同时软硅胶材质的餐具传送带由链条带动其传动,餐具放置在餐具传送带上之后进行循环转动,并进行杀菌消毒过程,当达到消毒杀菌规定的时间后,打开观察窗即可取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整体纵剖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传送机构的仰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传送机构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通道墙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图1的A部分放大图。图中所示序号:传递通道1、通道间10、仓门11、控制器111、观察窗12、通道墙体13、紫外灯管131、保温层132、光壁133、加固层134、密封槽14、病患窗15、负压仓2、抽气泵接口21、换气通道22、换气管221、抽气扇222、设备仓3、蒸汽通道30、蒸汽接口301、蒸汽通孔302、排水阀303、机箱31、电机A311、锥齿轮组312、散热片313、底座32、热风仓4、风道管40、电热丝41、保护器42、传送机构5、餐具传送带50、通孔501、限位条502、链条51、齿轮52、安装柱5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传染科病房用餐具传递装置,如说明书附图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传递通道1、负压仓2、设备仓3、消毒舱4和传送机构5;传递通道1包括通道间10、仓门11、观察窗12、通道墙体13和病患窗15,通道间10侧壁由通道墙体13构成且通道墙体13之间相互密封连接,仓门11和病患窗15分别安装于通道间10两端,观察窗12分别安装于仓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染科病房用餐具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递通道(1)、负压仓(2)、设备仓(3)、消毒舱(4)和传送机构(5);所述传递通道(1)包括通道间(10)、仓门(11)、观察窗(12)、通道墙体(13)和病患窗(15),所述通道间(10)侧壁由通道墙体(13)构成且通道墙体(13)之间相互密封连接,所述仓门(11)和病患窗(15)分别安装于通道间(10)两端,观察窗(12)分别安装于仓门(11)和病患窗(15)内侧并通过密封胶条与仓门(11)和病患窗(15)保持相对滑动连接;/n负压仓(2)、负压仓(2)还包括抽气泵接口(21)和换气通道(22),所述负压仓(2)安装于传递通道(1)顶部并与传递通道(1)连通,所述抽气泵接口(21)和换气通道(22)均安装于负压仓(2)顶部并均与负压仓(2)连通,抽气泵接口(21)外接抽气泵并将负压仓(2)内气体抽出,使负压仓(2)内及通道间(10)与外部之间迅速形成负压;/n设备仓(3)、所述设备仓(3)由蒸汽通道(30)、机箱(31)和底座(32)构成,所述蒸汽通道(30)和机箱(31)并排安装于底座(32)表面,所述电机A(311)和锥齿轮组(312)均安装于机箱(31)内部,所述锥齿轮组(312)一端传动轴贯穿延伸至通道间(10)内并与通道间(10)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所述锥齿轮组(312)另一端传动轴与电机A(311)相连接,所述蒸汽通道(30)内部安装有蒸汽接口(301),所述蒸汽接口(301)顶部连通固定有多个蒸汽通孔(302),所述蒸汽通道(30)的一侧安装有排水阀(303);/n消毒舱(4)、消毒舱(4)还包括风道管(40)、电热丝(41)和保护器(42),所述风道管(40)和保护器(42)均安装于消毒舱(4)顶部,且风道管(40)与消毒舱(4)连通,所述电热丝(41)固定连接于风道管(40)内侧;/n传送机构(5)、所述传送机构(5)由餐具传送带(50)、链条(51)、齿轮(52)和安装柱(53)构成,所述链条(51)安装于通道间(10)底部,所述齿轮(52)呈对称设置于链条(51)内侧,且链条(51)通过齿轮(52)传动,位于链条(51)一侧的齿轮(52)与锥齿轮组(312)的传动轴相连接,所述餐具传送带(50)安装于链条(51)顶部并通过安装柱(53)与链条(51)相连接,蒸汽通道(30)内的蒸汽通过蒸汽通孔(302)对传送机构(5)上的餐具进行高温冲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染科病房用餐具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递通道(1)、负压仓(2)、设备仓(3)、消毒舱(4)和传送机构(5);所述传递通道(1)包括通道间(10)、仓门(11)、观察窗(12)、通道墙体(13)和病患窗(15),所述通道间(10)侧壁由通道墙体(13)构成且通道墙体(13)之间相互密封连接,所述仓门(11)和病患窗(15)分别安装于通道间(10)两端,观察窗(12)分别安装于仓门(11)和病患窗(15)内侧并通过密封胶条与仓门(11)和病患窗(15)保持相对滑动连接;
负压仓(2)、负压仓(2)还包括抽气泵接口(21)和换气通道(22),所述负压仓(2)安装于传递通道(1)顶部并与传递通道(1)连通,所述抽气泵接口(21)和换气通道(22)均安装于负压仓(2)顶部并均与负压仓(2)连通,抽气泵接口(21)外接抽气泵并将负压仓(2)内气体抽出,使负压仓(2)内及通道间(10)与外部之间迅速形成负压;
设备仓(3)、所述设备仓(3)由蒸汽通道(30)、机箱(31)和底座(32)构成,所述蒸汽通道(30)和机箱(31)并排安装于底座(32)表面,所述电机A(311)和锥齿轮组(312)均安装于机箱(31)内部,所述锥齿轮组(312)一端传动轴贯穿延伸至通道间(10)内并与通道间(10)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所述锥齿轮组(312)另一端传动轴与电机A(311)相连接,所述蒸汽通道(30)内部安装有蒸汽接口(301),所述蒸汽接口(301)顶部连通固定有多个蒸汽通孔(302),所述蒸汽通道(30)的一侧安装有排水阀(303);
消毒舱(4)、消毒舱(4)还包括风道管(40)、电热丝(41)和保护器(42),所述风道管(40)和保护器(42)均安装于消毒舱(4)顶部,且风道管(40)与消毒舱(4)连通,所述电热丝(41)固定连接于风道管(40)内侧;
传送机构(5)、所述传送机构(5)由餐具传送带(50)、链条(51)、齿轮(52)和安装柱(53)构成,所述链条(51)安装于通道间(10)底部,所述齿轮(52)呈对称设置于链条(51)内侧,且链条(51)通过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程小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