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操作台的摄像装置以及操作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804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操作台的摄像装置以及操作台。基于上述实施例,摄像装置包括拍摄视野相交的所述第一摄像头模组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模组,因而可以对发生在拍摄视野的相交区域的操作过程实施两个方向的立体拍摄。而且,所述第一摄像头模组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模组分别容纳在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悬置杆的内腔中,因而可以实现隐蔽式拍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操作台的摄像装置以及操作台
本技术涉及摄像机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操作台的摄像装置、以及应用该摄像机构的一种操作台。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实验台等用于人工执行操作的操作台通常可以设置摄像头,用于拍摄在操作台发生的操作过程。然而,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镜头直面操作人员的单摄像头布置方案,这样的布置方案仅能够实现对操作过程的单平面拍摄,而且,直面操作人员的镜头也容易对操作人员产生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操作台的摄像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腔中装设有第一摄像头模组,并且,所述支撑杆具有暴露所述第一摄像头模组的拍摄视野的第一透视窗;悬置杆,所述悬置杆的内腔中装设有第二摄像头模组,并且,所述悬置杆具有暴露所述第二摄像头模组的拍摄视野的第二透视窗;其中,所述悬置杆装设于所述支撑杆,并且,所述第一摄像头模组通过所述第一透视窗暴露的拍摄视野与所述第二摄像头模组通过所述第二透视窗暴露的拍摄视野相交。可选地,所述支撑杆包括具有侧开口的第一杆状腔壳、以及具有所述第一透视窗的第一装饰板,其中,所述第一装饰板封盖所述第一杆状腔壳的侧开口;所述悬置杆包括具有侧开口的第二杆状腔壳、以及具有所述第二透视窗的第二装饰板,其中,所述第二装饰板封盖所述第二杆状腔壳的侧开口。可选地,所述第一装饰板包括第一透光基板,其中,所述第一透光基板的表面具有间断刷涂的第一遮光印刷层,并且,所述第一透视窗位于所述第一遮光印刷层的刷涂间断处;所述第二装饰板包括第二透光基板,其中,所述第二透光基板的表面具有间断刷涂的第二遮光印刷层,并且,所述第二透视窗位于所述第二遮光印刷层的刷涂间断处。可选地,所述第一杆状腔壳内进一步装设有第一支撑托架排组,并且,所述第一装饰板被所述第一支撑托架排组支撑在所述第一杆状腔壳的侧开口处;所述第二杆状腔壳内进一步装设有第二支撑托架排组,并且,所述第二装饰板被所述第二支撑托架排组支撑在所述第二杆状腔壳的侧开口处。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托架排组通过螺接和/或粘接方式装设于所述第一杆状腔壳,所述第二支撑托架排组通过螺接和/或粘接方式装设于第二杆状腔壳。可选地,所述第一装饰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托架排组粘接,所述第二装饰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托架排组粘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托架排组和所述第二支撑托架排组中的每一个均包括第一钣金预成型托架和第二钣金预成型托架的组合,其中,所述第一钣金预成型托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钣金预成型托架的长度:所述第一支撑托架排组包括排布在所述第一摄像头模组靠近所述悬置杆一侧的一个所述第一钣金预成型托架、以及排布在所述第一摄像头模组远离所述悬置杆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二钣金预成型托架;所述第二支撑托架排组包括排布在所述第二摄像头模组靠近所述支撑杆一侧的一个所述第一钣金预成型托架、以及所述第二摄像头模组远离所述支撑杆一侧的一个所述第二钣金预成型托架。可选地,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具有安装螺管。可选地,所述悬置杆的内腔与所述支撑杆的内腔连通,所述支撑杆的内腔与所述安装螺管的管腔连通,并且,所述第一摄像头模组的连接线束与所述第二摄像头模组的连接线束从所述安装螺管引出。可选地,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进一步装设有装饰垫圈。可选地,所述悬置杆与所述支撑杆通过螺接方式连接。可选地,所述悬置杆装设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可选地,所述悬置杆垂直于所述支撑杆。可选地,所述第一摄像头模组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模组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图像传感器和镜头。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台,包括台板、以及装设于所述台板的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摄像装置。基于上述实施例,摄像装置包括拍摄视野相交的所述第一摄像头模组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模组,因而可以对发生在拍摄视野的相交区域的操作过程实施两个方向的立体拍摄。而且,所述第一摄像头模组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模组分别容纳在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悬置杆的内腔中,因而可以实现隐蔽式拍摄。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操作台的摄像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如图1所示装配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示出的摄像装置与台板的拆卸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操作台的摄像装置的布线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在操作台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5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0支撑杆100第一透视窗11第一杆状腔壳111第一条状背板112第一包围翻边12第一装饰板20悬置杆200第二透视窗21第二杆状腔壳211第二条状背板212第二包围翻边213安装翻边22第二装饰板30连接线束31第一摄像头模组32第二摄像头模组40a第一钣金预成型托架40a-1支撑框40a-2螺接支脚40a-3粘接支脚40b第二钣金预成型托架40b-1支撑片40b-2螺接支脚41第一支撑托架排组42第二支撑托架排组50安装螺管60安装螺母70装饰垫圈81第一安装螺钉82第二安装螺钉90台板900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操作台的摄像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如图1所示装配结构的剖视图。请参见图1并同时结合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操作台的摄像装置可以包括:支撑杆10,该支撑杆10的内腔中装设有第一摄像头模组31,并且,该支撑杆10具有暴露第一摄像头模组31的拍摄视野的第一透视窗100;悬置杆20,该悬置杆20的内腔中装设有第二摄像头模组32,并且,该悬置杆20具有暴露第二摄像头模组31的拍摄视野的第二透视窗200;其中,悬置杆20装设于支撑杆10,并且,第一摄像头模组31通过第一透视窗100暴露的拍摄视野与第二摄像头模组32通过第二透视窗200暴露的拍摄视野相交。例如,第一摄像头模组31和第二摄像头模组32中的每一个均可以包括图像传感器和镜头,第一摄像头模组31与第二摄像头模组32的拍摄视野相交可以认为是第一摄像头模组31和第二摄像头模组32的镜头视野存在交叠。基于上述结构,摄像装置包括拍摄视野相交的第一摄像头模组31和第二摄像头模组32,因而可以对发生在拍摄视野的相交区域的操作过程实施两个方向的立体拍摄。而且,第一摄像头模组31和第二摄像头模组32分别容纳在支撑杆10和悬置杆20的内腔中,因而可以实现隐蔽式拍摄。该实施例仅仅是以悬置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操作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内腔中装设有第一摄像头模组(31),并且,所述支撑杆(10)具有暴露所述第一摄像头模组(31)的拍摄视野的第一透视窗(100);/n悬置杆(20),所述悬置杆(20)的内腔中装设有第二摄像头模组(32),并且,所述悬置杆(20)具有暴露所述第二摄像头模组(32)的拍摄视野的第二透视窗(200);/n其中,所述悬置杆(20)装设于所述支撑杆(10),并且,所述第一摄像头模组(31)通过所述第一透视窗(100)暴露的拍摄视野与所述第二摄像头模组(32)通过所述第二透视窗(200)暴露的拍摄视野相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操作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内腔中装设有第一摄像头模组(31),并且,所述支撑杆(10)具有暴露所述第一摄像头模组(31)的拍摄视野的第一透视窗(100);
悬置杆(20),所述悬置杆(20)的内腔中装设有第二摄像头模组(32),并且,所述悬置杆(20)具有暴露所述第二摄像头模组(32)的拍摄视野的第二透视窗(200);
其中,所述悬置杆(20)装设于所述支撑杆(10),并且,所述第一摄像头模组(31)通过所述第一透视窗(100)暴露的拍摄视野与所述第二摄像头模组(32)通过所述第二透视窗(200)暴露的拍摄视野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10)包括具有侧开口的第一杆状腔壳(11)、以及具有所述第一透视窗(100)的第一装饰板(12),其中,所述第一装饰板(12)封盖所述第一杆状腔壳(11)的侧开口;
所述悬置杆(20)包括具有侧开口的第二杆状腔壳(21)、以及具有所述第二透视窗(200)的第二装饰板(22),其中,所述第二装饰板(22)封盖所述第二杆状腔壳(21)的侧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装饰板(12)包括第一透光基板,其中,所述第一透光基板的表面具有间断刷涂的第一遮光印刷层,并且,所述第一透视窗(100)位于所述第一遮光印刷层的刷涂间断处;
所述第二装饰板(22)包括第二透光基板,其中,所述第二透光基板的表面具有间断刷涂的第二遮光印刷层,并且,所述第二透视窗(200)位于所述第二遮光印刷层的刷涂间断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杆状腔壳(11)内进一步装设有第一支撑托架排组(41),并且,所述第一装饰板(12)被所述第一支撑托架排组(41)支撑在所述第一杆状腔壳(11)的侧开口处;
所述第二杆状腔壳(21)内进一步装设有第二支撑托架排组(42),并且,所述第二装饰板(22)被所述第二支撑托架排组(42)支撑在所述第二杆状腔壳(21)的侧开口处。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