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陆缓冲装置试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768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着陆缓冲装置试验系统,包括框架,框架的包围区域内设有试验区;第一驱动装置,设于框架的顶部,用于驱使试验载体沿框架作水平直线移动;第二驱动装置,设于第一驱动装置的底部,用于驱使试验载体绕经过第二驱动装置的旋转中心的铅垂线转动;悬吊装置,包括绳索和分离组件,绳索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二驱动装置上,绳索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试验载体,分离组件设于绳索上;扇风装置,设于试验区的旁侧;以及控制装置。本申请提供的着陆缓冲装置试验系统通过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悬吊装置和扇风装置模拟出试验载体的多种着陆场景,使得着陆缓冲装置在该多种着陆场景下完成缓冲任务,从而实现着陆缓冲装置的性能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着陆缓冲装置试验系统
本申请属于装置性能测试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着陆缓冲装置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着陆缓冲装置主要作用是通过延长冲击荷载的持续时间来降低被防护物的冲击荷载峰值和减速度,从而保证被防护物结构的安全;在可重复使用火箭、着陆器、飞机等航天器的着陆过程中,一般需要借助着陆缓冲装置产生不可恢复或者可控恢复的变形,来将航天器上万焦耳的动能耗散掉,使航天器由运动状态转变为静止状态。航天器的着陆过程一般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不确定因素多,着陆区表面的地形地貌和土壤力学特性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着陆速度、着陆姿态的精确控制难度较大,若进一步考虑着陆区风速等天气状况的影响,其不确定因素将大大增大;二、主动控制难,着陆缓冲装置从与着陆区表面接触到着陆完成持续时间非常短,多为毫秒级的时间,在该时间内航天器只能按预定的程序执行相关动作,从而使得航天器的安全着陆风险进一步升高。因此,着陆缓冲装置的性能是否可靠直接关系到航天器重复使用计划的成败,而目前针对着陆缓冲装置的核心性能进行测试,并没有较为完善试验系统。r>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着陆缓冲装置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框架,用于支承在地面上,所述框架的包围区域内设有试验区;/n第一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框架的顶部,用于驱使试验载体沿所述框架作水平直线移动;/n第二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底部,用于驱使所述试验载体绕经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旋转中心的铅垂线转动;/n悬吊装置,包括绳索和分离组件,所述绳索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上,所述绳索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试验载体,所述分离组件设于所述绳索上,用于截断所述绳索;/n扇风装置,设于所述试验区的旁侧,用于改变风速;以及/n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分离组件和所述扇风装置按...

【技术特征摘要】
1.着陆缓冲装置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用于支承在地面上,所述框架的包围区域内设有试验区;
第一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框架的顶部,用于驱使试验载体沿所述框架作水平直线移动;
第二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底部,用于驱使所述试验载体绕经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旋转中心的铅垂线转动;
悬吊装置,包括绳索和分离组件,所述绳索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上,所述绳索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试验载体,所述分离组件设于所述绳索上,用于截断所述绳索;
扇风装置,设于所述试验区的旁侧,用于改变风速;以及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分离组件和所述扇风装置按照指令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陆缓冲装置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埋设于所述试验区地底下的地下支承结构,所述地下支承结构包括:
支承台,呈水平设置;
桩基础,从所述支承台的底面向地底下垂直延伸;以及
减震带,环绕于所述桩基础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着陆缓冲装置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支承结构包括至少四个所述桩基础和至少四个所述减震带,其中一个所述桩基础正对所述支承台的中央处,剩余的所述桩基础围绕所述支承台的中央周向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着陆缓冲装置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冲击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支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魏伟孙朋张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