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能芯层、夹层结构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吸能芯层、夹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经济与交通的发展,引起交通工具出现碰撞的机率增加,交通工具在碰撞事故中的抗冲击性能对行车的安全极为重要。夹层结构因为拥有较好的吸能能力、抗弯强度和塑性,被广泛地应用到汽车、列车、重型机车和船舶等领域。现有技术中采用的蜂窝芯作为夹层结构的夹层芯被广泛应用于列车和重型机车的头部吸能结构。现有技术中的夹层结构一般为铝合金材质,在使用的时候通过胶接固定,具体在蜂窝芯的夹层结构的上面和下面胶粘面板,并将面板完全覆盖夹层结构,这样的粘贴方法容易将水和水蒸气密封到蜂窝芯夹层结构的内部,一方面增加了结构的重量;另外一方面,容易降低整个夹层结构的力学性能;这样,在交通工具遇到高速冲击时,粘贴的截面的强度不足,不能起到吸能和抗冲击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吸能芯层、夹层结构及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能芯层,包括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能芯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连续且一体成型的折叠单元,所述折叠单元包括交叉折叠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所述第四面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二面角,所述二面角为49~52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能芯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连续且一体成型的折叠单元,所述折叠单元包括交叉折叠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所述第四面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二面角,所述二面角为49~52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芯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面角为50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芯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均为平行四边形,所述平行四边形的锐角度数为60度。
4.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吸能芯层的夹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芯层的上面粘贴固定设有上板,所述吸能芯层的下面粘贴固定设有下板。
5.一种夹层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多个树脂模具,每一个所述树脂模块均包括与吸能芯层的二面角相对的第一夹角,多个所述树脂模具的第一夹角依次逐渐增加;
S2,按照所述第一夹角角度由小直大排列次序,依次利用多个所述树脂模具压制芯板,以成型吸能芯层;
S3,吸能芯层的上面粘贴固定设有上板,在吸能芯层的下面粘贴固定下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层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树脂模具具有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新梅,崔文天,邹世淼,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