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云娟专利>正文

一种3D打印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60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后处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3D打印后处理装置。一种3D打印后处理装置,包括竖直支撑柱,成品混合物脱板分离机构,双向气流清粉机构和成品冲洗干燥机构等;左侧连接架左端中下部设置有实时控制屏;第一连接底板右端与T形连接架板进行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自动化使打印成品和尼龙粉末脱离打印板,振荡分离尼龙粉末与打印成品,并收集尼龙粉末,采用双向气流吹离清粉,并且实现了无尘收集,营造了无尘车间,减少尼龙粉原料浪费,最后高效清洗去除打印成品表面附着的残余尼龙粉颗粒,烘干得到完整无尼龙粉粘连的成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后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后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在采用尼龙粉进行3D打印时,在得到打印成品后,成品被掩埋在尼龙粉中,需要人工将成品取出,并进行人工清洗,进而导致了部分尼龙粉受气流影响进而导致尼龙粉漂浮在空气中形成粉尘,对工作人员造成危害,同时人工在使用气枪进行喷气清洗后,往往零件会存在部分缝隙拐角内部尼龙粉残留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208101076U针对已有的当零件于尼龙粉堆里3D打印成型后,大多通过人工的方式将零件从尼龙粉堆中取出,并对零件表面的尼龙粉进行清洗,但人工清洗的效率较慢,影响零件的生产效率的问题,公开了一种3D打印尼龙清粉自动化装置,其通过机架的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后处理装置,包括左侧连接架(1),实时控制屏(2),第一连接底板(3)和T形连接架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轮连接架(5),竖直支撑柱(6),成品混合物脱板分离机构(7),双向气流清粉机构(8)和成品冲洗干燥机构(9);左侧连接架(1)左端中下部设置有实时控制屏(2);左侧连接架(1)右端底部与第一连接底板(3)进行焊接;左侧连接架(1)顶端和右端均与成品混合物脱板分离机构(7)相连接;第一连接底板(3)右端与T形连接架板(4)进行焊接;第一连接底板(3)顶端左侧与双向气流清粉机构(8)相连接,并且双向气流清粉机构(8)左侧与成品混合物脱板分离机构(7)相连接,而且双向气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后处理装置,包括左侧连接架(1),实时控制屏(2),第一连接底板(3)和T形连接架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轮连接架(5),竖直支撑柱(6),成品混合物脱板分离机构(7),双向气流清粉机构(8)和成品冲洗干燥机构(9);左侧连接架(1)左端中下部设置有实时控制屏(2);左侧连接架(1)右端底部与第一连接底板(3)进行焊接;左侧连接架(1)顶端和右端均与成品混合物脱板分离机构(7)相连接;第一连接底板(3)右端与T形连接架板(4)进行焊接;第一连接底板(3)顶端左侧与双向气流清粉机构(8)相连接,并且双向气流清粉机构(8)左侧与成品混合物脱板分离机构(7)相连接,而且双向气流清粉机构(8)右端中部与T形连接架板(4)相连接;T形连接架板(4)右端底部与齿轮连接架(5)相连接;T形连接架板(4)顶端与成品冲洗干燥机构(9)相连接,并且成品冲洗干燥机构(9)底端右侧与齿轮连接架(5)相连接,而且成品冲洗干燥机构(9)左侧与双向气流清粉机构(8)相连接;齿轮连接架(5)相连接顶端后中部与竖直支撑柱(6)进行焊接,并且竖直支撑柱(6)左端顶部与成品冲洗干燥机构(9)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成品混合物脱板分离机构(7)包括脱板机构(701),第一固定套环(702),吹散舱(703),第一风泵(704),弧形振动筛网(705),第一连接轴(706),第一收集筒(707),第一后部连接架(708),联动凸块(709),第二连接轴(7010),限位拉簧(7011),拉簧柱(7012),电机板(7013),梅花轮(7014),第一传动轮(7015),第二传动轮(7016),动力电机(7017),尼龙粉收集筐(7018)和装料匣(7019);脱板机构(701)右端与第一固定套环(702)相连接;第一固定套环(702)内侧与吹散舱(703)进行套接;吹散舱(703)右端中下部设置有第一风泵(704);吹散舱(703)下方设置有弧形振动筛网(705);弧形振动筛网(705)底端右侧与第一连接轴(706)进行转动连接;弧形振动筛网(705)底端左中部与联动凸块(709)相连接;弧形振动筛网(705)底端左侧与第二连接轴(7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接轴(706)底端与第一收集筒(707)相连接;第一收集筒(707)后端中部与第一后部连接架(708)相连接;第一收集筒(707)下方设置有尼龙粉收集筐(7018);联动凸块(709)底端设置有梅花轮(7014);第二连接轴(7010)底端与限位拉簧(7011)相连接;限位拉簧(7011)底端与拉簧柱(7012)相连接;拉簧柱(7012)底端与电机板(7013)相连接;梅花轮(7014)后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7015)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传动轮(7015)后端中部与电机板(7013)相连接;第一传动轮(7015)左下方与第二传动轮(7016)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7016)后端中部与动力电机(7017)进行转动连接,并且动力电机(7017)底端与电机板(7013)相连接;尼龙粉收集筐(7018)内底端左侧与装料匣(7019)进行插接;尼龙粉收集筐(7018)底端与左侧连接架(1)相连接;第一后部连接架(708)左端与左侧连接架(1)相连接;电机板(7013)左端与左侧连接架(1)相连接;脱板机构(701)底端左侧与左侧连接架(1)相连接;第一传动轮(7015)右侧与双向气流清粉机构(8)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向气流清粉机构(8)包括空气泵(801),第一泵板(802),伸缩软管(803),条形出风头(804),联动框(805),链条(806),第一链齿轮(807),第三传动轮(808),气流室(809),第二链齿轮(8010),第四传动轮(8011),旋转放料门(8012),插筒(8013),第一电动推杆(8014),中层拦截网(8015),进料筒(8016),第二后部连接架(8017),固定轴承条(8018),逆向扇叶(8019),第一锥齿轮(8020),第二锥齿轮(8021),第一转轴杆(8022),第三锥齿轮(8023),第四锥齿轮(8024)和收集布袋(8025);空气泵(801)底端与第一泵板(802)相连接;空气泵(801)左端中部与伸缩软管(803)相连接;伸缩软管(803)底端与条形出风头(804)相连接;条形出风头(804)顶端前中部与联动框(805)相连接;联动框(805)上部与链条(806)进行传动连接;链条(806)内右侧第一链齿轮(807)进行传动连接;链条(806)内左侧与第二链齿轮(8010)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链齿轮(807)后端中部与第三传动轮(8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808)后端中部与气流室(809)相连接;气流室(809)内左端顶部与第四传动轮(8011)相连接,并且第四传动轮(8011)前端中部与第二链齿轮(8010)相连接;气流室(809)右端中上部设置有旋转放料门(8012);气流室(809)内中上部设置有中层拦截网(8015);气流室(809)左端中上部与进料筒(8016)相连接;气流室(809)内中下部设置有固定轴承条(8018);气流室(809)底端中部与收集布袋(8025)进行插接;旋转放料门(8012)右端顶部设置有插筒(8013);插筒(8013)内侧与第一电动推杆(8014)进行插接,并且第一电动推杆(8014)左端顶部与气流室(809)相连接;固定轴承条(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云娟
申请(专利权)人:范云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