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水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51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1
一种应急救援水炮装置,属于应急救援设施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具有机架承载平台;柴油发动机,设在机架平台上;高压油箱,设在机架承载平台上;履带行走机构和引水机构设在机架上并且由履带行走机构带动机架连同机架承载平台行走;水炮座回转机构与引水机构连接,水炮总成与水炮座回转机构转动连接,履带行走机构、水炮座回转机构以及水炮总成与压力油分配控制阀油路连接;遥控信号接收器,设在机架承载平台上。体现机器人的自动行走效应而得以满足无需救援人员随行进行手动操作的要求;满足对堰塞湖有效冲坝泄洪以及对不允许消防车辆和消防人员靠近的危化品火灾现场实现抵近灭火的要求;结构简练且体积小,既体现灵活性能满足经济廉价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急救援水炮装置
本技术属于应急救援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应急救援水炮装置。
技术介绍
上面提及的应急救援主要包括堰塞湖的应急处置以及消防灭火,但并非受到前面例举的应用场合的限制。就前述的堰塞湖而言,其是因诸如山体滑坡、雪山季节性融雪、天气持久大量降水产生的泥石流堵塞河道并大量蓄水形成的,如果对堰塞湖的引流泄洪不及时以及措施不当,则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目前对堰塞湖的引流泄洪仍普遍采用传统的爆破法、人工开挖泄洪口法、安装导流管道法,等等,这种方法一方面危险性大并且泄洪成本高,另一方面安全性差并且存在引发二次灾害之虞;就前述的消防灭火而言,在不少火灾现场特别是危化品火灾现场,由于消防车辆以及消防人员是难以甚至不允许过分靠近,因而对灭火速度以及灭火效果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毫无疑问,如果利用在遥控操作下既可自主行走,又能形成强有力的水柱的应急救援设施,那么前述技术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体现机器人的良好的自主行走效应而得以满足无需救援人员随行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救援水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架(1),该机架(1)具有一机架承载平台(11);一柴油发动机(2),该柴油发动机(2)设置在所述机架承载平台(11)上,由柴油发动机(2)带动与其油路连接的高压油泵(21)工作,并且该柴油发动机(2)配备有一设置在机架承载平台(11)上的柴油发动机供油箱(22),该柴油发动机供油箱(22)与柴油发动机油路连接;一高压油箱(3),该高压油箱(3)设置在所述机架承载平台(11)上,所述高压油泵(21)通过管路连接在高压油箱(3)的高压油箱出油口(31)与压力油分配控制阀(211)的压力油分配控制阀第一进出油口Ⅰ(2111)之间,而该压力油分配控制阀(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救援水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架(1),该机架(1)具有一机架承载平台(11);一柴油发动机(2),该柴油发动机(2)设置在所述机架承载平台(11)上,由柴油发动机(2)带动与其油路连接的高压油泵(21)工作,并且该柴油发动机(2)配备有一设置在机架承载平台(11)上的柴油发动机供油箱(22),该柴油发动机供油箱(22)与柴油发动机油路连接;一高压油箱(3),该高压油箱(3)设置在所述机架承载平台(11)上,所述高压油泵(21)通过管路连接在高压油箱(3)的高压油箱出油口(31)与压力油分配控制阀(211)的压力油分配控制阀第一进出油口Ⅰ(2111)之间,而该压力油分配控制阀(211)的压力油分配控制阀第二进出油口Ⅱ(2112)通过高压油箱回油管(2121)与高压油箱(3)的高压油箱回油口(32)连接;一履带行走机构(4)和一引水机构(5),该履带行走机构(4)和引水机构(5)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并且由履带行走机构(4)带动机架(1)连同机架承载平台(11)行走;一水炮座回转机构(6)和一水炮总成(7),水炮座回转机构(6)与所述引水机构(5)连接,而水炮总成(7)与水炮座回转机构(6)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的履带行走机构(4)、水炮座回转机构(6)以及水炮总成(7)与所述的压力油分配控制阀(211)油路连接;一遥控信号接收器(8),该遥控信号接收器(8)设置在所述机架承载平台(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救援水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柴油发动机供油箱(22)在对应于所述柴油发动机(2)的后侧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机架承载平台(11)上并且对应于柴油发动机(2)的空气滤清器(23)的左侧,柴油发动机(2)的发动机排气管消音器(24)位于柴油发动机(2)的前侧;所述遥控信号接收器(8)在对应于所述空气滤清器(23)的右侧的位置设置在电气控制器(10)上,电气控制器(10)设置在机架承载平台(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救援水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压油箱(3)外设置有一高压油箱护盖(33);所述的柴油发动机(2)配有柴油发动机护罩(25);所述高压油箱护盖(33)与柴油发动机护罩(25)的前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救援水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水机构(5)包括前引水管(51)、后引水管(52)和引水管三通接头(53),前引水管(51)与所述机架(1)的长度方向的前侧固定并且该前引水管(51)的左端与引水管三通接头(53)连接,而右端设置有一前引水管快速接头(511),后引水管(52)与所述机架(1)的长度方向的后侧固定并且该后引水管(52)的左端与引水管三通接头(53)连接,而右端设置有一后引水管快速接头(521);所述水炮座回转机构(6)连同所述水炮总成(7)与所述的引水管三通接头(5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急救援水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炮座回转机构(6)包括回转盘座(61)、蜗轮回转座(62)、水炮总成水平回转驱动油马达(63)、水炮总成水平回转驱动蜗轮(64)和水炮总成水平回转驱动蜗杆(65),回转盘座(61)与所述引水管三通接头(53)的上部固定连接,蜗轮回转座(62)设置在回转盘座(61)的回转盘座腔(611)内并且与回转盘座腔(611)的底部固定连接,水炮总成水平回转驱动油马达(63)固定在回转盘座(61)外,水炮总成水平回转驱动蜗杆(65)与水炮总成水平回转驱动油马达(63)传动配合并且同时与水炮总成水平回转驱动蜗轮(64)传动配合,并且该油马达(63)与所述压力油分配控制阀(211)油路连接,水炮总成水平回转驱动蜗轮(64)在所述回转盘座腔(611)内通过滚珠轴承(6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明邓立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捷达消防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