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森林消防防护自救器,属于消防用品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和面罩,外壳内设置有送风机、高压气瓶、冰盒和自动切换阀,送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有过滤装置并设置在外壳外部,送风机的出风口与冰盒相连通,自动切换阀的底部设置有风机进气口,冰盒上的盖板设置在风机进气口的下方,自动切换阀内设置有活塞,活塞设置有出气孔,高压气瓶上设置有开关手轮和减压恒流阀,高压气瓶通过减压恒流阀与活塞相连通,自动切换阀与面罩通过波纹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打开迅速,具有过滤外界空气和提供新鲜空气的双重功能,在正常灭火过程中提供无烟雾、凉爽的空气,在发生紧急情况下提供新鲜而充足的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森林消防防护自救器
本技术属于消防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森林消防防护自救器。
技术介绍
目前绝大多数森林火灾仍然依靠人力和近距离灭火工具进行扑救。通常灭火人员需要在距火源1~2米处开展灭火工作,而且火头扑灭后,必须立即进入火场清理余火。这就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人员在灼热的、充满烟雾的空气中灭火,呼吸器官会接触有毒与高温空气,威胁人的身体健康,降低灭火效率;第二,如果风向突变,大火会迅速将灭火队员包围,人员来不及逃生。专利号为CN206007828U,名称为“森林消防服”的专利以及专利号为CN2778323Y,名称为“森林消防人员化学氧呼吸器”的专利。“森林消防服”虽然可以部分解决消防人员呼吸恶劣空气的问题,但由于其解决措施是直接将近地面的空气通过风扇抽上来并送到面罩中,没有对空气进行人工降温以及进行实质性的过滤,人吸入的空气中仍然带有烟雾,并且温度还比较高。该技术的第二个不足之处是没有提供在人员在紧急情况逃生的措施。“森林消防人员化学氧呼吸器”虽然用来作为人员紧急逃生之用,但是有三个缺点。第一,该呼吸器没有面罩,而没有面罩人员在大火中逃出去是很难的;第二,该呼吸器采用纯化学氧,而纯化学氧在初期阶段的产氧效率是不太高的,可能会造成佩戴者一开始喘不上气来。再者化学氧生成器的化学反应会生成大量的热,该热量与森林大火中的热量叠加起来,人员基本上无法呼吸;第三,该呼吸器并没有解决人员在正常灭火工作中呼吸烟气与灼热空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森林消防防护自救器,既能在正常灭火过程中向消防队员提供无烟雾、凉爽的空气,又能在发生紧急情况下提供新鲜而充足的空气,以协助消防队员逃出火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森林消防防护自救器,包括外壳和面罩,所述的外壳内设置有送风机、高压气瓶、冰盒和自动切换阀,所述的送风机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外壳外部,所述进风口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送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冰盒相连通,冰盒的上部设置带有多个出气孔的盖板,所述的自动切换阀的底部设置有风机进气口,所述的盖板设置在风机进气口的下方,所述的自动切换阀内设置有活塞,活塞设置有出气孔,所述高压气瓶上设置有开关手轮和减压恒流阀,所述高压气瓶通过减压恒流阀与所述活塞相连通,所述自动切换阀与所述的面罩通过波纹管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前端连接有弹簧,和弹簧位置相对处设置有常通按钮开关,所述弹簧用于在活塞移动时挤压所述的常通按钮开关,所述常通按钮开关与所述送风机的电源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壳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控制送风机的开关。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壳内设置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端盖设置在外壳壁上。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可开启的活动门,活动门与外壳通过快速开启装置相连接,所述活动门设置在开关手轮处。进一步的,所述送风机设置在冰盒的下方,所述送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冰盒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装置为活性炭空气过滤器。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打开迅速,具有过滤外界空气和提供新鲜空气的双重功能,送风机与高压气瓶空气能快速的切换,外界的高热气体通过冰盒能迅速降温,大开口的设计使得空气能快速畅通的经过波纹管进入面罩,使得既能在正常灭火过程中向消防队员提供无烟雾、凉爽的空气,又能在发生紧急情况下提供新鲜而充足的空气,以协助消防队员逃出火海,在森林灭火时为消防队员提供可靠的呼吸气源,改善工作条件。通过设置的常通按钮开关可以实现呼吸模式和自救模式的切换,防止自救模式下火源被吸进自救器,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外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自动切换阀处于输送外界空气状态的工作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自动切换阀处于高压气瓶气体状态的工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外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外壳,2为开关,3为送风机,4为活性炭空气过滤器,5为冰盒,6为自动切换阀,7为波纹管,8为面罩,9为快速开启装置,10为高压气瓶,11为开关手轮,12为减压恒流阀,13为活塞,14为风机进气口,15为出气孔,16为出气端,17为盖板,18为活动门,19为弹簧,20为常通按钮开关,21为电源,22为收纳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是一种森林消防防护自救器,包括外壳1和面罩8,外壳1内设置有送风机3、高压气瓶10、冰盒5和自动切换阀6,送风机3的进风口设置在外壳1外部,外壳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控制送风机3的开关2。进风口连接有活性炭空气过滤器4,送风机3设置在冰盒5的下方,送风机3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冰盒5相连通。冰盒5的上部设置带有多个出气孔的盖板17,自动切换阀6的底部设置有风机进气口14,盖板17设置在风机进气口14的下方,使得经过冰盒5的空气能通过风机进气口14进入自动切换阀6内部;自动切换阀6内设置有活塞13,活塞13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孔15,高压气瓶10上设置有开关手轮11和减压恒流阀12,外壳1上设置有可开启的活动门18,活动门18与外壳1通过快速开启装置9相连接,快速开启装置9为开关卡扣,活动门18设置在开关手轮11处,可通过开启活动门18来控制开关手轮11。高压气瓶10通过减压恒流阀12与活塞13相连通,自动切换阀6设置有出气端16,自动切换阀6的出气端16与面罩8通过波纹管7相连通。具体工作过程,包括两种工作模式:A过滤呼吸器模式如图3所示,正常灭火工作中使用过滤呼吸器模式。使用时,人员拨动位于外壳1上的开关2,送风机3启动,外部空气经送风机3的进风口上的活性炭空气过滤器4吸入并送到冰盒5下部,此时烟气已经得到了过滤,经过冰盒5内的众多小孔时,空气温度降低,通过风机进气口14进入自动切换阀6,通过出气端16经波纹管7进入面罩8,供灭火人员呼吸之用。活性炭空气过滤器4为可拆卸式,并有部分外露于壳体,可以随时更换。冰盒内装有液态水,盒体为密封状态,上有把手,方便随时更换。B自救器模式如图4所示,当人员需要逃生时,转入自救器模式。首先,打开位于外壳1上的快速开启装置9,打开活动门18,然后旋转高压气瓶10上的开关手轮11,高压气瓶10内的气经过减压恒流阀12进入自动切换阀6,推动自动切换阀6内的活塞13向左运动,将阀体上的风机进气口14堵塞,外部空气无法进入阀体,同时活塞13上的出气孔15也暴露于自动切换阀6的出气端16,储存在高压气瓶10中的新鲜空气经自动切换阀6、波纹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森林消防防护自救器,包括外壳(1)和面罩(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内设置有送风机(3)、高压气瓶(10)、冰盒(5)和自动切换阀(6),所述的送风机(3)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外壳(1)外部,所述进风口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送风机(3)的出风口与所述冰盒(5)相连通,冰盒(5)的上部设置带有多个出气孔的盖板(17),所述的自动切换阀(6)的底部设置有风机进气口(14),所述的盖板(17)设置在风机进气口(14)的下方,所述的自动切换阀(6)内设置有活塞(13),活塞(13)设置有出气孔(15),所述高压气瓶(10)上设置有开关手轮(11)和减压恒流阀(12),所述高压气瓶(10)通过减压恒流阀(12)与所述活塞(13)相连通,所述自动切换阀(6)与所述的面罩(8)通过波纹管(7)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森林消防防护自救器,包括外壳(1)和面罩(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内设置有送风机(3)、高压气瓶(10)、冰盒(5)和自动切换阀(6),所述的送风机(3)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外壳(1)外部,所述进风口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送风机(3)的出风口与所述冰盒(5)相连通,冰盒(5)的上部设置带有多个出气孔的盖板(17),所述的自动切换阀(6)的底部设置有风机进气口(14),所述的盖板(17)设置在风机进气口(14)的下方,所述的自动切换阀(6)内设置有活塞(13),活塞(13)设置有出气孔(15),所述高压气瓶(10)上设置有开关手轮(11)和减压恒流阀(12),所述高压气瓶(10)通过减压恒流阀(12)与所述活塞(13)相连通,所述自动切换阀(6)与所述的面罩(8)通过波纹管(7)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消防防护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3)前端连接有弹簧(19),和弹簧(19)位置相对处设置有常通按钮开关(20),所述弹簧(19)用于在活塞(13)移动时挤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加斌,邸永春,倪臣,李琴,张尧善,
申请(专利权)人:胡加斌,邸永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