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改善动静脉内瘘损伤的便携式可调节低强度激光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50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动静脉内瘘损伤的便携式可调节低强度激光治疗仪,包括能够设置于血管动静脉内瘘上方的弧形板状激光治疗仪,激光治疗仪内置有控制器和电源;激光治疗仪内侧面上按血管动静脉内瘘的形态特征于静脉侧和动脉侧均设置排列多个激光治疗管,于吻合口部位设置1到多个激光治疗管;满足对内瘘血管局部照射治疗;激光治疗仪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开合式弧形支架,开合式弧形支架与激光治疗仪之间通过任意角度可定位的铰接装置连接;用于透析患者血管内瘘局部激光照射治疗,适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日常内瘘血管损伤修复和缓解疼痛,患者每日可自行对吻合口部位和穿刺血管进行照射治疗,可以极大地改善内瘘功能,维护血管通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改善动静脉内瘘损伤的便携式可调节低强度激光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用于改善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损伤和保护血管通路的便携式低强度激光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终末期肾病/尿毒症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必须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Fistula,AVF)供透析通路的血液引流,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内瘘血管因反复穿刺损伤,容易形成皮肤瘀斑、皮下血肿,由于血管内膜损伤、中膜增生硬化,易形成血栓和狭窄,导致内瘘闭塞,常直接导致AVF丧失功能。无论是新建立的内瘘,还是在使用过程中,都随时可能发生内瘘失功,内瘘失功后必须重新手术建立内瘘,这会极大地减少患者有效血管供给,反复重建会耗竭血管通路,所以,保护内瘘功能、预防内瘘狭窄和血栓形成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的防治措施有限。随着透析技术的日益完善,尿毒症患者透析龄也随之大大延长,血管通路问题上升成为影响患者透析龄的主要因素,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近年来,随着激光医学的发展,发现低强度激光(low-levellaser)具有低输出能量、无光热效应特点,能提高细胞线粒体呼吸和ATP(三磷酸腺苷)合成,促进组织修复、缓解创伤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加速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等功效。低强度激光的治疗波长一般为632.8、820、830或者904nm;功率多为10~90mW(少数可<10mW或>100mW);波形为连续波、脉冲波(1~4000Hz);能量密度为1~4J/cm2;照射时间30s~30min甚至更长。实验研究证实820nm激光局部血管照射治疗有抗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促进动脉内膜的再生和修复、抑制血栓形成、防止血管痉挛、防止血管再狭窄、改善血流动力学等优点,目前已普遍应用于治疗炎症、促进伤口愈合、组织再生及缓解肌肉疲劳等,尤其在促进组织修复、改善血管功能方面被证明确有疗效。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内瘘狭窄最容易发生在吻合口,尤其在距吻合口数厘米内反复穿刺部位,高压动脉血流刺激,损伤静脉内皮,导致静脉内膜肥厚和纤维化,从而导致内瘘狭窄。采用低强度激光对内瘘吻合口和穿刺血管部位进行局部照射治疗,有助于帮助消除局部血肿,缓解穿刺疼痛,促进组织修复,预防血栓形成,防治血管狭窄,这对维护血管通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有的一些腕带式低强度激光治疗仪主要针对“三高”,照射部位为固定于腕部栳动脉,临床医疗用激光治疗仪多数体积巨大,且主要用于肌肉组织康复理疗,不便于适应血管内瘘吻合口反复穿刺点和浅置的血管进行针对性照射治疗。因此,开发一种便携式可调节内瘘血管激光治疗仪,患者每日自行对吻合口部位和穿刺血管进行照射治疗,可以极大地改善内瘘功能,维护血管通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改善动静脉内瘘损伤的便携式可调节低强度激光治疗仪,用于透析患者血管内瘘局部激光照射治疗,适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日常内瘘血管损伤修复和缓解疼痛,患者每日可自行对吻合口部位和穿刺血管进行照射治疗,可以极大地改善内瘘功能,维护血管通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改善动静脉内瘘损伤的便携式可调节低强度激光治疗仪,包括能够设置于血管动静脉内瘘上方的弧形板状激光治疗仪,所述激光治疗仪内置有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激光治疗仪内侧面上按血管动静脉内瘘的形态特征于静脉侧和动脉侧均设置排列多个激光治疗管,于吻合口部位设置1到多个激光治疗管;满足对内瘘血管局部照射治疗。所述激光治疗仪外侧面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液晶显示屏上设置有电量显示窗口、时间显示窗口和强度显示窗口;所述控制按钮包括时间调节按钮、强度调节按钮、治疗模式调节按钮和开关/暂停按钮;所述激光治疗仪、液晶显示屏和控制按钮均与控制器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激光治疗仪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开合式弧形支架,所述开合式弧形支架与激光治疗仪之间通过任意角度可定位的铰接装置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任意角度可定位的铰接装置包括铰接圈、连接圈和铰接轴,所述铰接圈固定设置于激光治疗仪两侧,所述连接圈固定设置于开合式弧形支架与激光治疗仪连接侧,所述铰接圈和连接圈同轴排布,其构成的通孔内设置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与通孔过盈配合。实现任意角度可定位。进一步的,所述开合式弧形支架包括弧形支架上段和弧形支架下段,所述弧形支架上段和弧形支架下段支架通过任意角度可定位的铰接装置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任意角度可定位的铰接装置包括铰接圈、连接圈和铰接轴,所述铰接圈固定设置于弧形支架上段与弧形支架下段连接侧,所述连接圈固定设置于弧形支架下段与弧形支架上段连接侧,所述铰接圈和连接圈同轴排布,其构成的通孔内设置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与通孔过盈配合。实现任意角度可定位,可以向外打开或向内收拢,便于任意调节支架高度,使激光治疗仪贴近前臂照射部位,但不会压迫血管或内瘘,也方便携带。进一步的,所述激光治疗仪内侧面上用第一颜色条带标识为静脉侧,第二颜色条带标识为动脉侧,所述第一颜色条带和第二颜色条带为不同颜色的条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颜色条带为蓝色条带,第二颜色条带为红色条带。进一步的,所述激光治疗管为超脉冲半导体激光治疗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特殊的设计根据内瘘血管形态排列激光治疗管,激光管呈多点位分布式排列以适应内瘘和血管照射使用,有利于内瘘血管的局部激光照射治疗有助于消除穿刺部位疼痛肿胀,改善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改善血流动力学,预防内瘘血栓和狭窄,从而发挥促进内瘘损伤修复、保护血管内瘘的作用。2、体积较小,避免了现有的激光治疗装置体积巨大,不便于携带的弊病。3、可伸缩支架设计为开合式弧形可调节支架,打开后呈弧形支撑激光治疗,方便固定于前臂内瘘照射部位,避免了腕部佩戴式激光治疗仪易压迫血管内瘘,不利于内瘘保护的弊病。同时,采用任意角度可定位的铰接装置,可以很方便地向外打开或向内收拢,便于任意调节支架高度,也方便携带。4、与同类产品比较,本技术能提供一种便于透析患者日常携带的、可有效进行血管内瘘局部激光照射治疗的低强度激光治疗仪,适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日常透析治疗时和治疗后的内瘘血管损伤修复及缓解疼痛。5、本技术设计针对血透患者日常内瘘血管保护专用,用于内瘘和血管局部激光照射治疗,有助于消除穿刺部位疼痛肿胀,改善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改善血流动力学,预防内瘘血栓和狭窄,从而发挥促进内瘘损伤修复、保护血管内瘘的作用。6、该技术克服了普通腕带式激光治疗仪治疗范围局限、易压迫血管内瘘、不便于移动的弊病,填补了内瘘激光治疗的空白,实用性强,推广应用价值高。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可调节低强度激光治疗仪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低强度激光治疗仪1在内侧面排列数个激光治疗管2,多个激光治疗管排列于蓝色标识带上,便于对准静脉端血管照射治疗;数个激光治疗管纵向排列,便于对内瘘吻合口部位照射;数个激光治疗管排列于红色标识带上,便于对准动脉端血管照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改善动静脉内瘘损伤的便携式可调节低强度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设置于血管动静脉内瘘上方的弧形板状激光治疗仪(1),所述激光治疗仪(1)内置有控制器(3)和电源;所述激光治疗仪(1)内侧面上按血管动静脉内瘘的形态特征于静脉侧和动脉侧均设置排列多个激光治疗管(2),于吻合口部位设置1到多个激光治疗管(2);所述激光治疗仪(1)外侧面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屏(13)和控制按钮;所述液晶显示屏(13)上设置有电量显示窗口(6)、时间显示窗口(7)和强度显示窗口(8);所述控制按钮包括时间调节按钮(9)、强度调节按钮(10)、治疗模式调节按钮(11)和开关/暂停按钮(12);所述激光治疗仪(1)、液晶显示屏(13)和控制按钮均与控制器(3)和电源电性连接;/n所述激光治疗仪(1)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开合式弧形支架,所述开合式弧形支架与激光治疗仪(1)之间通过任意角度可定位的铰接装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改善动静脉内瘘损伤的便携式可调节低强度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设置于血管动静脉内瘘上方的弧形板状激光治疗仪(1),所述激光治疗仪(1)内置有控制器(3)和电源;所述激光治疗仪(1)内侧面上按血管动静脉内瘘的形态特征于静脉侧和动脉侧均设置排列多个激光治疗管(2),于吻合口部位设置1到多个激光治疗管(2);所述激光治疗仪(1)外侧面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屏(13)和控制按钮;所述液晶显示屏(13)上设置有电量显示窗口(6)、时间显示窗口(7)和强度显示窗口(8);所述控制按钮包括时间调节按钮(9)、强度调节按钮(10)、治疗模式调节按钮(11)和开关/暂停按钮(12);所述激光治疗仪(1)、液晶显示屏(13)和控制按钮均与控制器(3)和电源电性连接;
所述激光治疗仪(1)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开合式弧形支架,所述开合式弧形支架与激光治疗仪(1)之间通过任意角度可定位的铰接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动静脉内瘘损伤的便携式可调节低强度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角度可定位的铰接装置包括铰接圈、连接圈和铰接轴(14),所述铰接圈固定设置于激光治疗仪(1)两侧,所述连接圈固定设置于开合式弧形支架与激光治疗仪(1)连接侧,所述铰接圈和连接圈同轴排布,其构成的通孔内设置铰接轴(14),所述铰接轴(14)与通孔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会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军慧医疗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