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惊艺专利>正文

一种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436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包括第一植入管、凹槽和固定翼,第一植入管与第一外延管连接贯通,第一植入管通过第一卡夫与第二植入管并排绑定,第二植入管与第二外延管连接贯通,第一外延管无缝穿过第二卡夫,第二外延管无缝穿过第二卡夫,第一外延管无缝穿过第三卡夫,第二外延管无缝穿过第三卡夫,第一外延管无缝穿过固定翼,第二外延管无缝穿过固定翼,第一外延管与流速控制器卡接,第二外延管与流速控制器卡接,第一外延管与接头过盈配合,第二外延管与接头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具有一次植入,可以多次使用,防止因变动导致出血,防止外部环境污染血液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
技术介绍
在尿毒症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将血液引流出体外的方式目前有2种,一种是深静脉导管引流,这种方式在临床上很容易形成血栓,同时还会产生引流管贴壁(血管壁)现象,导致血液引流不畅;而当引流管拔出后血管又容易收缩狭窄,而影响再次插管。另一种是动、静脉内瘘引流,这种方式由于改变了血流方向,增加了静脉压力,易导致远端静脉回流受阻,产生肢体肿胀,且还由于动脉血直接回流静脉,增加了心脏负担,再加上反复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疼痛,并且固定程度低,管件变动,引发疼痛,以及管件密封程度低,导致血液感染。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解决了动脉血直接回流静脉,增加了心脏负担,再加上反复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疼痛,并且固定程度低,管件变动,引发疼痛,以及管件密封程度低,导致血液感染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包括第一植入管(11)、凹槽(12)和固定翼(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植入管(11)与第一外延管(1)连接贯通,所述第一植入管(11)通过第一卡夫(10)与第二植入管(9)并排绑定,所述第二植入管(9)与第二外延管(8)连接贯通,所述第一外延管(1)无缝穿过第二卡夫(2),所述第二外延管(8)无缝穿过第二卡夫(2),所述第一外延管(1)无缝穿过第三卡夫(3),所述第二外延管(8)无缝穿过第三卡夫(3),所述第一外延管(1)无缝穿过固定翼(7),所述第二外延管(8)无缝穿过固定翼(7),所述第一外延管(1)与流速控制器(5)卡接,所述第二外延管(8)与流速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包括第一植入管(11)、凹槽(12)和固定翼(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植入管(11)与第一外延管(1)连接贯通,所述第一植入管(11)通过第一卡夫(10)与第二植入管(9)并排绑定,所述第二植入管(9)与第二外延管(8)连接贯通,所述第一外延管(1)无缝穿过第二卡夫(2),所述第二外延管(8)无缝穿过第二卡夫(2),所述第一外延管(1)无缝穿过第三卡夫(3),所述第二外延管(8)无缝穿过第三卡夫(3),所述第一外延管(1)无缝穿过固定翼(7),所述第二外延管(8)无缝穿过固定翼(7),所述第一外延管(1)与流速控制器(5)卡接,所述第二外延管(8)与流速控制器(5)卡接,所述第一外延管(1)与接头(6)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外延管(8)与接头(6)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植入管(11)与第二植入管(9)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植入管(11)的部分位于第二植入管(9)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透析用植入式血液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夫(10)位于第一植入管(11)和第二植入管(9)的弯角处,所述第一卡夫(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惊艺齐至豪
申请(专利权)人:袁惊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