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负压仪用储液瓶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负压仪用储液瓶,主要用于盛放通过负压吸引出的液体。
技术介绍
临床上经常采用负压吸引对患者的创面进行治疗,其作用是:从创面吸走渗出,帮助建立创面液体平衡,减轻水肿;细菌在负压下不易存活,减少创面的细菌数量;加速创面部位血液循环,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电动负压仪是目前在临床中应用较多的一种负压引流系统。电动负压仪主要包括主机、储液瓶,主机主要用于产生负压,储液瓶用于储存吸引出的渗出液。现有的电动负压仪的储液瓶与主机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使用时两者需要分开放置,存在如下缺陷:一方面,主机与储液瓶采用管路连接时,往往需要较长的连接管路,另一方面,分开放置的主机与储液瓶给负压引流时的操作带来不便,储液瓶容易倾倒,管路的接头位置易于脱落,影响使用。另外,现有的电动负压仪的储液瓶在负压吸引时,储液瓶内的液体很容易通过储液瓶上的负压吸引口被吸入主机内,易造成主机进水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与电动负压仪的主机结合为一体的电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负压仪用储液瓶,包括带有引流口(3)和负压吸引口(4)的储液瓶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储液瓶本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卡合电动负压仪主机的卡合部(2),所述卡合部(2)至少上端为敞开结构,所述卡合部(2)的后部具有可将电动负压仪主机上的操作按钮露出的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负压仪用储液瓶,包括带有引流口(3)和负压吸引口(4)的储液瓶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储液瓶本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卡合电动负压仪主机的卡合部(2),所述卡合部(2)至少上端为敞开结构,所述卡合部(2)的后部具有可将电动负压仪主机上的操作按钮露出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负压仪用储液瓶,其特征是:所述卡合部(2)与所述储液瓶本体(1)一体制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负压仪用储液瓶,其特征是:所述储液瓶本体(1)内设置有由上向下延伸的隔板(8),所述隔板(8)将所述储液瓶本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5)和第二空间(6),所述第一空间(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惠,邱超,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泉志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