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温表消毒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4200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温表消毒清洗装置,包括底座、消毒罐、漂洗罐、晾干罐、转筒、限位盘、盖板和把手;消毒罐、漂洗罐和晾干罐可拆卸式的并排安装在底座上,消毒罐、漂洗罐和晾干罐上端开口容纳转筒,转筒通过转轴与限位盘连接,限位盘与把手固定连接,盖板套在把手上并盖在限位盘上方;可同时对多个体温表进行消毒清洗晾干,不需要手拿体温表,避免了医护人员接触消毒液对人体皮肤造成危害,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利用电机自动清洗体温表,并通过电机转动的离心力对体温表进行甩干,提高了体温表消毒清洗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温表消毒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品
,具体属于一种体温表消毒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体温是人体生命体征之一,因此体温计是医生诊断疾病时必不可少的医疗用品,也是护理人员给医生提供病人病情的重要依据,目前,在对体温表进行消毒时,通常是采用一个消毒盒,内装含氯消毒液,将体温表放置于消毒液中消毒后,医护人员用手直接拿出再用清水清洗以及擦拭干净,首先,使用手直接从含氯消毒液中拿出体温表对人体手部皮肤造成伤害,且消毒液及体温计容易被污染;其次温度计容易损坏;而且消毒清洗过程繁琐,降低了工作效率,每次只能清洗较少的体温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体温表消毒清洗装置,该技术不需要手持体温表进行消毒,避免了消毒液对人体皮肤造成危害。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体温表消毒清洗装置,包括底座、消毒罐、漂洗罐、晾干罐、转筒、限位盘、盖板和把手;消毒罐、漂洗罐和晾干罐可拆卸式的并排安装在底座上,消毒罐、漂洗罐和晾干罐上端开口容纳转筒,转筒通过转轴与限位盘连接,限位盘与把手固定连接,盖板套在把手上并盖在限位盘上方;所述转筒为圆柱形,上端轴心外侧周向开设若干容纳体温表的深孔,深孔底部设有贯穿转筒下端的通孔,深孔之间以及深孔与转筒侧壁均开设条形孔,转筒上端的深孔内壁设有体温表固定夹具;所述限位盘由圆环和至少四根连接杆组成,限位盘呈镂空结构,中部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把手呈圆柱形,内设有电机、电池和按钮开关,按钮开关从把手上端伸出,电机通过转轴与转筒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转筒置于消毒罐、漂洗罐或晾干罐内部,限位盘卡在消毒罐、漂洗罐或晾干罐上端开口,所述盖板中间设有圆孔,套在把手上盖在限位盘上。进一步的,所述深孔的深度大于体温表长度,体温表固定夹具位于深孔上端开口的内壁或开口端,所述体温表固定夹具包括可供体温表穿过的固定孔和固定孔上贯穿至外侧的固定插销;所述固定插销的头端和固定孔周向为硅胶垫体,固定插销头端为半圆弧形,固定插销与贯穿至外侧的孔槽表面粗糙。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盘上开设与消毒罐、漂洗罐或晾干罐衔接的环形凹槽,实现稳定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可带动转筒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可同时对多个体温表进行消毒清洗晾干,不需要手拿体温表,避免了医护人员接触消毒液对人体皮肤造成危害,该技术可利用电机自动清洗体温表,并通过电机转动的离心力对体温表进行甩干,提高了体温表消毒清洗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所述的一种体温表消毒清洗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述的把手以及转筒的剖视图。图3是所述限位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所述转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5是所述转筒的俯视图。图6是所述的转筒的截面图。图7是体温表固定夹具平面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1-底座,2-消毒罐,3-漂洗罐,4-晾干罐,5-转筒,51-条形孔,52-深孔,53-通孔,6-限位盘,7-把手,71-电机,72-电池,73-按钮开关,74-转轴,8-盖板,81-圆孔,9-体温表固定夹具,91-固定孔,92-固定插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6所示一种体温表消毒清洗装置,包括底座1、消毒罐2、漂洗罐3、晾干罐4、转筒5、限位盘6、盖板8和把手7,消毒罐2、漂洗罐3和晾干罐4可拆卸式的并排安装在底座1上,消毒罐2、漂洗罐3和晾干罐4上端开口容纳转筒5,转筒5通过转轴74与限位盘6连接,限位盘6与把手7固定连接,盖板8套在把手7上并盖在限位盘6上方;所述转筒5为圆柱形,上端轴心外侧周向开设若干容纳体温表的深孔52,深孔52底部设有贯穿转筒下端的通孔53,深孔52之间以及深孔52与转筒5侧壁均开设条形孔51,转筒5上端的深孔52内壁设有体温表固定夹具9;所述限位盘6由圆环和至少四根连接杆组成,限位盘6呈镂空结构,中部与把手7固定连接,所述把手7呈圆柱形,内设有电机71、电池72和按钮开关73,按钮开关73从把手7上端伸出,电机71通过转轴74与转筒5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转筒5可置于消毒罐2、漂洗罐3或晾干罐4内部,限位盘6卡在消毒罐2、漂洗罐3或晾干罐4上端开口,所述盖板8中间设有圆孔81,套在把手7上盖在限位盘6上。所述深孔52的深度大于体温表长度,体温表固定夹具9位于深孔52上端开口的内壁或开口端,所述体温表固定夹具9包括可供体温表穿过的固定孔9和固定孔91上贯穿至外侧的固定插销92;所述固定插销92的头端和固定孔91周向为硅胶垫体,固定插销92头端为半圆弧形,固定插销92与贯穿至外侧的孔槽表面粗糙,摩擦力相对较大,同时固定插销可为弹性材料,向内按入固定孔91对体温表进行固定后,非外力作用不会拔出。所述限位盘上开设与消毒罐、漂洗罐或晾干罐衔接的环形凹槽,实现稳定固定。所述电机71可带动转筒5转动。实施例本技术的体温表消毒清洗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在消毒罐2中放入消毒液,漂洗罐3中加入清水,将体温计放入转筒5中的深孔52内,由于限位盘6为镂空结构,体温计可通过限位盘6的镂空处放入深孔52中,同时通过体温表固定夹具夹持住体温表的上端,即体温表从固定孔插入后,末端由固定插销92的前端与固定孔壁贴合,在按压固定插销之后实现稳定固定,体温表上端固定,而下端插入长度大于体温表的深孔中,有效的避免体温表相互接触或与其他清洗器械接触造成损害;可同时放入多支体温计,手持把手7将转筒5放入消毒罐2中,限位盘6卡在消毒罐2上方,限位盘上开设与消毒罐、漂洗罐或晾干罐衔接的环形凹槽,实现稳定固定,环形凹槽使得转筒与罐体相互衔接固定,不易发生滑脱;转筒5浸入消毒液中,消毒液从转筒5侧壁的条形孔51中进入深孔52中,从而对体温计进行浸泡消毒,盖上盖板8,可防止消毒液溅出,按动按钮开关73,启动电机71,电机71带动转筒5转动,由于深孔52之间设有条形孔51,消毒液可经过条形孔51形成流动,从而可对体温计进行冲洗,使消毒效果更好;消毒5分钟左右,手持把手7直接将转筒5提起移出消毒罐2,避免了医护人员皮肤接触到消毒液从而损伤皮肤,深孔52中的消毒液从转筒5侧壁的条形孔51以及深孔52底面的通孔53流回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温表消毒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消毒罐、漂洗罐、晾干罐、转筒、限位盘、盖板和把手;消毒罐、漂洗罐和晾干罐可拆卸式的并排安装在底座上,消毒罐、漂洗罐和晾干罐上端开口容纳转筒,转筒通过转轴与限位盘连接,限位盘与把手固定连接,盖板套在把手上并盖在限位盘上方;/n所述转筒为圆柱形,上端轴心外侧周向开设若干容纳体温表的深孔,深孔底部设有贯穿转筒下端的通孔,深孔之间以及深孔与转筒侧壁均开设条形孔,转筒上端的深孔内壁设有体温表固定夹具;/n所述限位盘由圆环和至少四根连接杆组成,限位盘呈镂空结构,中部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把手呈圆柱形,内设有电机、电池和按钮开关,按钮开关从把手上端伸出,电机通过转轴与转筒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转筒置于消毒罐、漂洗罐或晾干罐内部,限位盘卡在消毒罐、漂洗罐或晾干罐上端开口,所述盖板中间设有圆孔,套在把手上盖在限位盘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温表消毒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消毒罐、漂洗罐、晾干罐、转筒、限位盘、盖板和把手;消毒罐、漂洗罐和晾干罐可拆卸式的并排安装在底座上,消毒罐、漂洗罐和晾干罐上端开口容纳转筒,转筒通过转轴与限位盘连接,限位盘与把手固定连接,盖板套在把手上并盖在限位盘上方;
所述转筒为圆柱形,上端轴心外侧周向开设若干容纳体温表的深孔,深孔底部设有贯穿转筒下端的通孔,深孔之间以及深孔与转筒侧壁均开设条形孔,转筒上端的深孔内壁设有体温表固定夹具;
所述限位盘由圆环和至少四根连接杆组成,限位盘呈镂空结构,中部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把手呈圆柱形,内设有电机、电池和按钮开关,按钮开关从把手上端伸出,电机通过转轴与转筒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转筒置于消毒罐、漂洗罐或晾干罐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蕊艳丁兰雷丽霞李丽娟蒋俊飞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