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祛痘面膜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408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祛痘面膜贴,包括包装袋和面膜贴,面膜贴主体轮廓为人体面部轮廓,包括眼部位孔、鼻子位孔、嘴部位孔、眼睑贴、鼻翼贴、上唇贴,面膜贴主体下巴边缘处还设置有下鄂贴,下鄂贴包括左侧下鄂贴和右侧下鄂贴,左侧下鄂贴和右侧下鄂贴上端通过第三连接部与面膜贴主体连接,毗邻左侧下鄂贴和右侧下鄂贴下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二切口,下颚贴沿着面膜贴主体下缘向上翻折与面膜贴主体通过间断连接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新颖,优化面膜贴结构,合理布局下鄂贴位置,增加对下颚处的维护保养;采用竹炭纤维和纳米银颗粒复合制备面膜贴基体,能够对面部进行抗菌消毒,有效的提升该面膜贴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祛痘面膜贴
本技术涉及护肤面膜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祛痘面膜贴。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美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面膜因其小巧、便捷、长久放置、效果显著等优点,成为居家必备的美容产品之一,尤其受到年轻人群的青睐。面膜通常是将面膜贴基材浸泡于美容面膜精华液、中草药面膜精华液等液体中制造而得,使用时将面膜敷于面部,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面膜中的面膜精华液被肌肤吸收,为肌肤快速补充养分以达到美容护肤的效果。目前市面上的常见的面膜为单片式面膜,这种面膜通常与面部大小一致,需要将整张面膜贴附在面部上,从而达到美容护肤的功效。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体面部结构凹凸不平的,常规面膜贴合时无法保证面膜与面部肌肤紧密贴合,存在面部局部美容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此外,现有面膜功能较为单一,其主要功能是对面部补水或补充营养,对部分人群面部的粉刺或痘体效果不佳;此外,对于很多男性人人群而言,在完成面部清洁后,使用这种面膜对面部做全面护理时,常规面膜不能够照顾到剃须后下颚处,用户体验满意度不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祛痘面膜贴,包括包装袋(1)和面膜贴(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膜贴(2)主体轮廓为人体面部轮廓,包括眼部位孔(5)、鼻子位孔(7)、嘴部位孔(11),位于眼部位孔(5)内通过第一连接部(4)与面膜贴(2)主体连接有眼睑贴(6),位于鼻子位孔(7)内与面膜贴(2)主体连接设置有鼻翼贴(8),位于嘴部位孔(11)内通过第二连接部(10)连接有上唇贴(12),面膜贴(2)主体下巴边缘处还设置有下颚贴(13),所述的下颚贴(13)包括左侧下颚贴(1301)和右侧下颚贴(1305),左侧下颚贴(1301)和右侧下颚贴(1305)上端通过第三连接部(1303)与面膜贴(2)主体连接,毗邻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祛痘面膜贴,包括包装袋(1)和面膜贴(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膜贴(2)主体轮廓为人体面部轮廓,包括眼部位孔(5)、鼻子位孔(7)、嘴部位孔(11),位于眼部位孔(5)内通过第一连接部(4)与面膜贴(2)主体连接有眼睑贴(6),位于鼻子位孔(7)内与面膜贴(2)主体连接设置有鼻翼贴(8),位于嘴部位孔(11)内通过第二连接部(10)连接有上唇贴(12),面膜贴(2)主体下巴边缘处还设置有下颚贴(13),所述的下颚贴(13)包括左侧下颚贴(1301)和右侧下颚贴(1305),左侧下颚贴(1301)和右侧下颚贴(1305)上端通过第三连接部(1303)与面膜贴(2)主体连接,毗邻左侧下颚贴(1301)和右侧下颚贴(1305)下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二切口(1302),面膜贴(2)主体下缘与左侧下颚贴(1301)、右侧下颚贴(1305)处分别设置有第三切口(1304),且下颚贴(13)沿着面膜贴(2)主体下缘第三切口(1304)和第三连接部(1303)向上翻折与面膜贴(2)主体下巴处通过若干条间断连接线(1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友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琦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