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轩专利>正文

一种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328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包括支撑架、趴枕和趴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趴床能够促使患者正确采用面向下体位,自然抬高身体并使口鼻与床面保持一定距离,可保证患者呼吸通畅,血液循环流畅,患者舒适度更高,利于患者持久坚持面向下体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趴床能够减少面向下体位不正确情况的发生,进而降低该情况引起的手术失败率,还可减轻胸腹部受压情况,使憋气、胸闷等不适减少,也使皮肤压力伤得到有效避免,同时视网膜脱离术后趴枕的应用更为符合生理要求,显著减轻了患者腰部、颈部等不适,促进患者睡眠时间、体位维持时间延长,使患者良好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
技术介绍
视网膜脱离术后长时间俯卧位的面向下体位患者一般使用U形枕。视网膜脱离术后长时间面向下体位会使患者出现胸闷、憋气等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为患者增添了许多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1.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改善视网膜脱离术后长时间面向下体位使患者出现胸闷、憋气等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睡眠、生活质量,为患者减轻痛苦。2.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包括支撑架、趴枕和趴垫;所述趴枕为环形软性气囊,且安装在所述支撑架前部;所述趴垫为梯形软形气囊,且安装在所述支撑架后部;所述趴枕内圈两侧对称设置有气圈,且所述气圈与所述趴枕连通;所述趴枕内圈上部对称设置有软套,且所述软套内包括由冰敷眼袋;所述趴枕一侧设置有趴枕注水孔,另一侧设置有趴枕注气孔;所述趴垫顶面一侧设置有趴垫注水孔,另一侧设置有趴垫注气孔。上述的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其中,所述趴垫包括“凵”形外气囊和条形气囊,若干所述条形气囊间隔设置在所述外气囊内,且所述条形气囊与所述外气囊连通。上述的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其中,所述条形气囊为中间凹陷的条状结构。上述的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条形气囊相互接触。上述的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其中,所述趴垫注水孔设置在所述外气囊一端,所述趴垫注气孔设置在所述外气囊另一端。上述的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其中,所述外气囊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凸点。上述的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顶面对称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基板底面设置有滑轮;所述趴枕卡装在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且通过固定贴粘接在所述基板上。上述的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其中,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的夹角介于60~120°。3.有益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趴床能够促使患者正确采用面向下体位,自然抬高身体并使口鼻与床面保持一定距离,可保证患者呼吸通畅,血液循环流畅,患者舒适度更高,利于患者持久坚持面向下体位;(2)本技术的趴床能够减少面向下体位不正确情况的发生,进而降低该情况引起的手术失败率,还可减轻胸腹部受压情况,使憋气、胸闷等不适减少,也使皮肤压力伤得到有效避免,同时视网膜脱离术后趴枕的应用更为符合生理要求,显著减轻了患者腰部、颈部等不适,促进患者睡眠时间、体位维持时间延长,使患者良好恢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趴枕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包括支撑架1、趴枕2和趴垫3;所述趴枕2为环形软性气囊,且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前部;所述趴垫3为梯形软形气囊,且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后部;所述趴枕2内圈两侧对称设置有气圈4,且所述气圈4与所述趴枕2连通;所述趴枕2内圈上部对称设置有软套5,且所述软套5内包括由冰敷眼袋;所述趴枕2一侧设置有趴枕注水孔6,另一侧设置有趴枕注气孔7;所述趴垫3顶面一侧设置有趴垫注水孔8,另一侧设置有趴垫注气孔9。所述趴垫3包括“凵”形外气囊301和条形气囊302,若干所述条形气囊302间隔设置在所述外气囊301内,且所述条形气囊302与所述外气囊301连通,其中,所述条形气囊302为中间凹陷的条状结构,优选的是,相邻两个所述条形气囊302相互接触,患者在趴在所述趴垫3上时,胸腹部位于所述凹陷处,提高了患者的使用舒适性。所述趴垫注水孔8设置在所述外气囊302一端,所述趴垫注气孔9设置在所述外气囊302另一端。所述外气囊302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凸点10,所述凸点10能够对患者的躯干进行简单的按摩,提高所述趴垫3使用的舒适性。所述支撑架1包括基板101;所述基板101顶面对称设置有限位板102,所述基板101底面设置有滑轮103;所述趴枕2卡装在两个所述限位板102之间,且通过固定贴104粘接在所述基板101上。两个所述限位板102之间的夹角介于60~120°,所述限位板102的开口方向为患者的头顶方向,因此患者在头部压在所述趴枕2时,具有朝向所述限位板102的力,使得整个所述趴枕2朝向所述限位板102压紧,避免所述趴枕2远离患者。使用方法:本技术的爬床一共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支撑架1、趴枕2、趴垫3,所述趴枕2和趴垫3可以充气也可以注水,根据自己喜好和舒适度进行调节。首先将所述支撑架1从床面下抽出,打开支撑架1并支撑于抽出的床面,将所述趴枕2放于所述基板101上,并通过所述限位板102和固定贴104限位和固定。然后,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采用面向下体位时,胸部趴在所述趴垫3上,面部放于所述趴枕2内,趴枕2可根据自身的头部大小进行调节,如果头部较小,所述趴枕2内的两块所述气圈4可以支撑面部。患者如果眼睛需要冰敷,所述趴枕2内设置有软套5,在所述软套5内放置冰敷袋,可以随时对患者眼睛进行冰敷。以上所述的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趴枕(2)和趴垫(3);所述趴枕(2)为环形软性气囊,且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前部;所述趴垫(3)为梯形软形气囊,且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后部;所述趴枕(2)内圈两侧对称设置有气圈(4),且所述气圈(4)与所述趴枕(2)连通;所述趴枕(2)内圈上部对称设置有软套(5),且所述软套(5)内包括由冰敷眼袋;所述趴枕(2)一侧设置有趴枕注水孔(6),另一侧设置有趴枕注气孔(7);所述趴垫(3)顶面一侧设置有趴垫注水孔(8),另一侧设置有趴垫注气孔(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趴枕(2)和趴垫(3);所述趴枕(2)为环形软性气囊,且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前部;所述趴垫(3)为梯形软形气囊,且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后部;所述趴枕(2)内圈两侧对称设置有气圈(4),且所述气圈(4)与所述趴枕(2)连通;所述趴枕(2)内圈上部对称设置有软套(5),且所述软套(5)内包括由冰敷眼袋;所述趴枕(2)一侧设置有趴枕注水孔(6),另一侧设置有趴枕注气孔(7);所述趴垫(3)顶面一侧设置有趴垫注水孔(8),另一侧设置有趴垫注气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趴垫(3)包括“凵”形外气囊(301)和条形气囊(302),若干所述条形气囊(302)间隔设置在所述外气囊(301)内,且所述条形气囊(302)与所述外气囊(30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气囊(302)为中间凹陷的条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轩
申请(专利权)人:吴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