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飞专利>正文

一种PICC用的换药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325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ICC用的换药椅,包括座椅,其特征是:所述座椅的靠板中部设有矩形通槽,所述矩形通槽的两侧分别铰接一组均匀排布的按摩筒的中心轴,一组所述按摩筒的一端中心轴均穿过所述座椅的靠板并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连杆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均匀排布的铰接在连扳的一侧,所述连扳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直槽的一端,所述座椅靠板的一侧一端固定连接安装座的一侧,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L形柱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药椅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PICC用的换药椅。本装置可以实现在患者进行PICC治疗时,启动电机带动按摩筒旋转,对患者背部进行按摩,防止长期静坐浑身僵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ICC用的换药椅
本技术涉及换药椅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PICC用的换药椅。
技术介绍
PICC是将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由肘窝静脉沿血管送入上腔静脉(SVC)的一种方法,已发展成为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目前,在进行PICC导管日常维护时,通常是患者坐在硬质座椅上,将手臂放在面前的硬质小桌子上后,医护人员坐在患者对面进行操作,患者长期静坐,座椅太硬,对于身体状况不好,或老人及孩童在维护时,难以坐的住,且硬质桌子十分硌胳膊,长时间维护,胳膊会产生麻木酸痛的状况,所以亟于制作一种PICC用的换药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PICC用的换药椅,用于PICC患者维护换药。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PICC用的换药椅,包括座椅,其特征是:所述座椅的靠板中部设有矩形通槽,所述矩形通槽的两侧分别铰接一组均匀排布的按摩筒的中心轴,一组所述按摩筒的一端中心轴均穿过所述座椅的靠板并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连杆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均匀排布的铰接在连扳的一侧,所述连扳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直槽的一端,所述座椅靠板的一侧一端固定连接安装座的一侧,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L形柱的一端,所述L形柱另一端的滑柱设于所述直槽内。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座椅坐板上设有对称的导向孔,U形杆的两竖杆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导向孔内,两个所述U形杆的竖杆上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弧形板的下侧中部,所述座椅下侧设有丝杠槽,所述丝杠槽内侧两端分别对应的铰接丝杠的一端,所述丝杠的一端铰接穿过所述座椅并固定连接转盘的一侧中部,所述丝杠槽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丝杠,所述滑块下侧铰接顶杆的一端,所述顶杆的另一端铰接圆轴的一端,所述圆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U形杆的横杆一侧中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弧形板上侧均包被有软质橡胶层。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按摩筒的表层均设有一组均匀排布的按摩球。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导向孔均为矩形通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座椅的座板上侧包被有软质海绵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装置可以实现在患者进行PICC治疗时,启动电机带动按摩筒旋转,对患者背部进行按摩,防止长期静坐浑身僵硬。2、本装置可以实现在患者进行PICC治疗时,将双臂分别放在对应的弧形板上,可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调节两个弧形板至适宜的高度。3、本装置可以实现座椅的座板上的海绵层及两个弧形板上的橡胶层使患者在治疗时更加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三。图中:1、座椅,2、按摩筒,3、连杆,4、连扳,5、直槽,6、L形柱,7、弧形板,8、U形杆,9、转盘,10、顶杆,11、圆轴,12、安装座,13、电机,14、丝杠槽,15、丝杠,16、滑块,17、按摩球,18、矩形通槽,19、导向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包括座椅1,所述座椅1的靠板中部设有矩形通槽18,所述矩形通槽18的两侧分别铰接一组均匀排布的按摩筒2的中心轴,一组所述按摩筒2的一端中心轴均穿过所述座椅1的靠板并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连杆3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3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均匀排布的铰接在连扳4的一侧,所述连扳4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直槽5的一端,所述座椅1靠板的一侧一端固定连接安装座12的一侧,所述安装座12的一侧固定连接电机13,所述电机13输出端固定连接L形柱6的一端,所述L形柱6另一端的滑柱设于所述直槽5内。所述座椅1坐板上设有对称的导向孔19,U形杆8的两竖杆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导向孔19内,两个所述U形杆8的竖杆上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弧形板7的下侧中部,所述座椅1下侧设有丝杠槽14,所述丝杠槽14内侧两端分别对应的铰接丝杠15的一端,所述丝杠15的一端铰接穿过所述座椅1并固定连接转盘9的一侧中部,所述丝杠槽14内设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螺纹连接所述丝杠15,所述滑块16下侧铰接顶杆10的一端,所述顶杆10的另一端铰接圆轴11的一端,所述圆轴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U形杆8的横杆一侧中部。两个所述弧形板7上侧均包被有软质橡胶层。每个所述按摩筒2的表层均设有一组均匀排布的按摩球17。两个所述导向孔19均为矩形通孔。所述座椅1的座板上侧包被有软质海绵层。本技术的工作流程为:U形杆8处于最低位置,使用本装置时,让患者坐在座椅1的座板上,将背靠在座椅1的靠板上,转动转盘9,转盘9带动丝杠15旋转,丝杠15带动滑块16滑动,滑块16带动顶杆10摆动,顶杆10通过圆轴11带动U形杆8的两竖杆沿着对应的导向孔19向上滑动,U形杆8的两竖杆分别带动对应的弧形板7向上滑动,当两个弧形板7调节至适宜患者小臂放置的高度时,停止转动转盘9,患者将小臂放入至对应的弧形板7上,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医治处理,患者坐着时间较长时,可启动电机13,电机13带动L形柱6旋转,L形柱6的滑柱在直槽5内滑动,直槽5带动连扳4摆动,连扳4带动一组连杆3循环摆动,一组连杆3分别带动对应的按摩筒2循环转动,一组按摩筒2分别通过对应的按摩球17对患者背部进行按摩,防止患者长期静坐,上身僵硬,也使患者治疗过程更加舒适,在治疗结束后,停止电机13,患者离开座椅1,将装置恢复至初始位置。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ICC用的换药椅,包括座椅(1),其特征是:所述座椅(1)的靠板中部设有矩形通槽(18),所述矩形通槽(18)的两侧分别铰接一组均匀排布的按摩筒(2)的中心轴,一组所述按摩筒(2)的一端中心轴均穿过所述座椅(1)的靠板并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连杆(3)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3)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均匀排布的铰接在连扳(4)的一侧,所述连扳(4)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直槽(5)的一端,所述座椅(1)靠板的一侧一端固定连接安装座(12)的一侧,所述安装座(12)的一侧固定连接电机(13),所述电机(13)输出端固定连接L形柱(6)的一端,所述L形柱(6)另一端的滑柱设于所述直槽(5)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ICC用的换药椅,包括座椅(1),其特征是:所述座椅(1)的靠板中部设有矩形通槽(18),所述矩形通槽(18)的两侧分别铰接一组均匀排布的按摩筒(2)的中心轴,一组所述按摩筒(2)的一端中心轴均穿过所述座椅(1)的靠板并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连杆(3)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3)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均匀排布的铰接在连扳(4)的一侧,所述连扳(4)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直槽(5)的一端,所述座椅(1)靠板的一侧一端固定连接安装座(12)的一侧,所述安装座(12)的一侧固定连接电机(13),所述电机(13)输出端固定连接L形柱(6)的一端,所述L形柱(6)另一端的滑柱设于所述直槽(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CC用的换药椅,其特征是:所述座椅(1)坐板上设有对称的导向孔(19),U形杆(8)的两竖杆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导向孔(19)内,两个所述U形杆(8)的竖杆上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弧形板(7)的下侧中部,所述座椅(1)下侧设有丝杠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飞刘晓玲郭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于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