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一体化敷贴及盒装一体化敷贴,一体化敷贴包括用于固定穿刺针针梗的针梗固定贴,所述针梗固定贴后方连接有用于固定连接管的连接管固定贴;所述连接管固定贴上横向设置有条状的针翼固定贴;所述连接管固定贴上位于针翼固定贴的后方横向设置有条状的连接管辅助固定贴;所述连接管固定贴上位于针翼固定贴和连接管辅助固定贴之间横向设置有两根条状的加固贴;本申请中,将固定各处的胶贴集成到一起,并且首先进行固定的针翼位置的固定贴只用隔离层进行覆盖而不直接接触,使用的时候可直接掀开隔离层将针翼固定贴粘贴在针翼上进行初步加固后再进行后续工作。以上步骤都可单手操作,也无需预先撕扯胶带备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敷贴及盒装一体化敷贴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固定穿刺针的敷贴及盒装的一体化敷贴。
技术介绍
目前建立血管通路是临床进行各种疾病治疗最重要最常用的基础和途径。能否快速规范成功建立血管通过离不开敷贴的选用。穿刺后必须采用一只手按压针柄,否则容易退针,因此只能利用单手进行其他操作。例如临床常用的胶圈胶带和条状胶贴出来必须提前撕扯粘到护士自己的衣袖上或者病床上,十分容易被污染并且操作也很繁琐,费时费力。正是由于上述临床常用的敷贴普遍存在设计不合理、不科学,致使临床使用中常需要在有创操作前提下提前撕备,做不到现拆现用,增加感染机会,不符合规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敷贴及盒装一体化敷贴,便于单手操作,做到现拆现用,符合医疗规范。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一种一体化敷贴,包括用于固定穿刺针针梗的针梗固定贴,所述针梗固定贴后方连接有用于固定连接管的连接管固定贴;所述连接管固定贴上横向设置有条状的针翼固定贴;所述连接管固定贴上位于针翼固定贴的后方横向设置有条状的连接管辅助固定贴;所述连接管固定贴上位于针翼固定贴和连接管辅助固定贴之间横向设置有两根条状的加固贴;所述针梗固定贴、连接管固定贴、针翼固定贴、连接管辅助固定贴的粘胶层设置在底面,而加固贴的粘胶层设置在顶面;还包括上、下隔离层;所述上隔离层粘于加固贴上;所述下隔离层分为前后两张,前部的下隔离层I粘于针梗固定贴上而后部的下隔离层II粘于连接管辅助固定贴上,并且下隔离层I和下隔离层II中的一个将针翼固定贴覆盖,但并不与针翼固定贴接触。在临床操作中,为了穿刺针能更好的固定,需要在针梗、针翼、连接管处均用胶带紧固,因此需要预先撕扯下多张胶带备用。本申请中,将固定各处的胶贴集成到一起,并且首先进行固定的针翼位置的固定贴只用隔离层进行覆盖而不直接接触,使用的时候可直接掀开隔离层将针翼固定贴粘贴在针翼上进行初步加固后再进行后续工作。以上步骤都可单手操作,也无需预先撕扯胶带备用。作为一种改进,覆盖针翼固定贴的一个下隔离层前段搭于另一个下隔离层上。搭接的隔离层在针翼固定贴处形成架空,不会与针翼固定贴接触。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针梗固定贴中部为透明视窗,且仅其边缘设置有粘胶层。透明的针梗固定贴便于医务人员对扎针处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出血、肿胀等问题。作为另一种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针梗固定贴为矩形,仅前、左、右三边设置有粘胶层,方便拔针。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针梗固定贴与连接管固定贴之间开有易撕孔。拔针后可从易撕孔处撕断,仅保留针梗固定贴。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接管固定贴中部设置有于连接管宽度一致的无粘胶区。连接管固定贴依靠连接管两边的粘胶层将连接管固定,而连接管上不设置粘胶,减小拔针难度。本技术还提供种盒装一体化敷贴,包括一个收纳盒以及上述的一体化敷贴;所述收纳盒顶部开有供一体化敷贴拉出的条形开口;所述若干一体化敷贴叠放于收纳盒内,并且相邻一体化敷贴之间首尾相连。若干一体化敷贴整齐的叠放于收纳盒中备用,避免污染。使用的时候拉出在最表面的一张使用。由于一体化敷贴之间是首尾相连的,因此第二张一体化敷贴也被拉出。一体化之间采用不牢固的连接,比如大面积易撕孔等。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收纳盒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开口设置在盖体上;所述盖体和收纳盒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磁性扣。当收纳盒内的一体化敷贴使用完毕后,可以另行添加。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一体化敷贴,将紧固穿刺针所需的若干胶带集成一体,无需预先撕扯下备用。并且最先使用的针翼固定贴仅采用覆盖的方式遮蔽,使用时仅掀开即可,因此可采用单手操作。整个过程符合现拆现用的医疗规范,避免污染。具有上述结构的盒装一体化敷贴,采用类似餐巾纸的结构,取用上方一张时,下方一张也随之被拉出,以备二次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体化敷贴结构示意图。图2为A-A剖视图。图3为使用状态图。图4盒装一体化敷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针梗固定贴、2连接管固定贴、3针翼固定贴、4连接管辅助固顶帖、5加固贴、6透明视窗、7下隔离层I、8下隔离层II、9上隔离层、10易撕孔、11针梗、12针翼、13连接管、101收纳盒、102盖体、103磁性扣、104开口、105一体化敷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敷贴,包括用于固定穿刺针针梗11的针梗固定贴1,所述针梗固定贴1后方连接有用于固定连接管12的连接管固定贴2;所述连接管固定贴2上横向设置有条状的针翼固定贴3;所述连接管固定贴2上位于针翼固定贴3的后方横向设置有条状的连接管辅助固定贴4;所述连接管固定贴2上位于针翼固定贴3和连接管辅助固定贴4之间横向设置有两根条状的加固贴5;所述针梗固定贴1、连接管固定贴2、针翼固定贴3、连接管辅助固定贴4的粘胶层设置在底面,而加固贴5的粘胶层设置在顶面;还包括上隔离层9、下隔离层;所述上隔离层9粘于加固贴5上;所述下隔离层分为前后两:前部的下隔离层I7粘于针梗固定贴上1而后部的下隔离层II8粘于连接管辅助固定贴4上,并且下隔离层I7和下隔离层II8中的一个将针翼固定贴2覆盖,但并不与针翼固定贴接触2。本实施例中,用的下隔离层I7来遮蔽针翼固定贴2。覆盖针翼固定贴的下隔离层I7前段搭于下隔离层II8上。或者在下隔离层I7与针翼固定贴2交界处折出一个折痕,也可以避免下隔离层I7与针翼固定贴2接触。针梗固定贴1中部为透明视窗6,且仅其边缘设置有粘胶层。具体地,所述针梗固定贴1为矩形,仅前、左、右三边设置有粘胶层,方便拔针。连接管固定贴2中部设置有于连接管13宽度一致的无粘胶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盒装一体化敷贴,包括一个收纳盒101以及上述的一体化敷贴105;所述收纳盒101顶部开有供一体化敷贴105拉出的条形开口104;所述若干一体化敷贴105叠放于收纳盒1内,并且相邻一体化敷贴105之间首尾相连。收纳盒101顶部设置有盖体102,所述开口104设置在盖体102上;所述盖体102和收纳盒101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磁性扣103。使用流程:1、扎针后,一只手固定针翼102。另一只收从收纳盒101中取出一张一体化敷贴105。拉出的时候将第二张的一部分也拉出收纳盒101。由于两张一体化敷贴105之间为不牢固的连接,很容易单手扯断。2、将下隔离层I7遮蔽针翼固定贴3的部分掀开使得针翼固定贴3的粘胶层暴露,然后利用针翼固定贴固3定针翼12。3、将下隔离层I7、下隔离层II8撕开,利用针梗固定贴1固定针梗11,利用连接管固定贴2以及连接管辅助固定贴4固定连接管13。4、将上隔离层9撕开,使得加固贴5暴露。并将两个加固贴5两端弯折呈U形分别对针翼固定贴3和连接管辅助固定贴4进行加固。拔针流程:1、将针梗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穿刺针针梗的针梗固定贴,所述针梗固定贴后方连接有用于固定连接管的连接管固定贴;所述连接管固定贴上横向设置有条状的针翼固定贴;所述连接管固定贴上位于针翼固定贴的后方横向设置有条状的连接管辅助固定贴;所述连接管固定贴上位于针翼固定贴和连接管辅助固定贴之间横向设置有两根条状的加固贴;所述针梗固定贴、连接管固定贴、针翼固定贴、连接管辅助固定贴的粘胶层设置在底面,而加固贴的粘胶层设置在顶面;还包括上、下隔离层;所述上隔离层粘于加固贴上;所述下隔离层分为前后两张,前部的下隔离层I粘于针梗固定贴上而后部的下隔离层II粘于连接管辅助固定贴上,并且下隔离层I和下隔离层II中的一个将针翼固定贴覆盖,但并不与针翼固定贴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穿刺针针梗的针梗固定贴,所述针梗固定贴后方连接有用于固定连接管的连接管固定贴;所述连接管固定贴上横向设置有条状的针翼固定贴;所述连接管固定贴上位于针翼固定贴的后方横向设置有条状的连接管辅助固定贴;所述连接管固定贴上位于针翼固定贴和连接管辅助固定贴之间横向设置有两根条状的加固贴;所述针梗固定贴、连接管固定贴、针翼固定贴、连接管辅助固定贴的粘胶层设置在底面,而加固贴的粘胶层设置在顶面;还包括上、下隔离层;所述上隔离层粘于加固贴上;所述下隔离层分为前后两张,前部的下隔离层I粘于针梗固定贴上而后部的下隔离层II粘于连接管辅助固定贴上,并且下隔离层I和下隔离层II中的一个将针翼固定贴覆盖,但并不与针翼固定贴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敷贴,其特征在于:覆盖针翼固定贴的一个下隔离层前段搭于另一个下隔离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敷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凤英,陈怡洁,刘冰洁,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