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对电池芯与绝缘包覆层分离的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30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对电池芯与绝缘包覆层分离的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包括投料口、电动机、外壳、风机、卸料板、挡板、主动轴、传动皮带、从动轴、碾辊一、碾辊二、电磁辊、传动带和同步带,投料口开设于外壳顶端面,碾辊一和碾辊二分别通过轴一和轴二并列转动连接在外壳内部上侧,电磁辊通过轴三转动连接在外壳内部中间位置,轴二通过传动带与轴三传动连接,主动轴和从动轴均转动连接在外壳内部右下侧,传动皮带包裹于主动轴和从动轴外表面,轴三与主动轴的驱动轴传动连接,风机设置在外壳外表面右侧,挡板设置在外壳内部底端面,且位于主动轴左侧,卸料板设置在挡板右端面顶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优良,效果好,效率高,便于使用,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对电池芯与绝缘包覆层分离的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回收设备领域,具体为可对电池芯与绝缘包覆层分离的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现有技术中电池内部有电池芯以及外表面包裹的绝缘包覆层,在电池报废后,需要进行回收,一般的回收设备无法分类,回收效果差,当需要分类时,一般由人工手动剥离,并进行人工分类回收,耗时较长,效率较低,综上所述,现急需可对电池芯与绝缘包覆层分离的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可对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对电池芯与绝缘包覆层分离的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料口(1)、电动机(2)、外壳(3)、出料口一(4)、支脚(5)、出料口二(6)、风机(7)、卸料板(8)、挡板(9)、主动轴(10)、传动皮带(11)、从动轴(12)、碾辊一(13)、碾辊二(14)、电磁辊(15)、传动带(16)和同步带(17),所述投料口(1)开设于外壳(3)顶端面,所述出料口一(4)开设于外壳(3)左端面,所述出料口二(6)开设于外壳(3)右端面,所述支脚(5)设置在外壳(3)下端面,所述碾辊一(13)和碾辊二(14)分别通过轴一(131)和轴二(141)并列转动连接在外壳(3)内部上侧,所述轴一(1...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对电池芯与绝缘包覆层分离的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料口(1)、电动机(2)、外壳(3)、出料口一(4)、支脚(5)、出料口二(6)、风机(7)、卸料板(8)、挡板(9)、主动轴(10)、传动皮带(11)、从动轴(12)、碾辊一(13)、碾辊二(14)、电磁辊(15)、传动带(16)和同步带(17),所述投料口(1)开设于外壳(3)顶端面,所述出料口一(4)开设于外壳(3)左端面,所述出料口二(6)开设于外壳(3)右端面,所述支脚(5)设置在外壳(3)下端面,所述碾辊一(13)和碾辊二(14)分别通过轴一(131)和轴二(141)并列转动连接在外壳(3)内部上侧,所述轴一(131)和轴二(141)通过同步带(17)传动连接,所述电磁辊(15)通过轴三(151)转动连接在外壳(3)内部中间位置,所述轴二(141)通过传动带(16)与轴三(151)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10)和从动轴(12)均转动连接在外壳(3)内部右下侧,所述传动皮带(11)包裹于主动轴(10)和从动轴(12)外表面,所述轴三(151)与主动轴(10)的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风机(7)设置在外壳(3)外表面右侧,所述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永安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